西海岸新区:我们负责续写青岛新的百年辉煌
2012-06-27   作者:本报记者 修国华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青岛开发区远眺


未来西海岸新区行政中心区效果图

    “西海岸经济新区”,这是去年以来青岛乃至山东媒体出现得最多的词汇之一。这个“西海岸”指的是胶州湾的西海岸。
  说西岸还得先说东岸。
  公元1892年,当清政府登州总兵章高元令人在胶州湾东海岸为修建海军码头——也就是今日青岛栈桥的前身——打下第一根桩时,他肯定不会想这也为百年后的美丽港城青岛铺下了第一块基石。
  而5年后德国人由此登陆后,强盗们恐怕也不会想到,在给中国人带来耻辱的同时,他们继而强租的这块土地,会成为今日中国沿海最具欧陆风情和开放潜质的城市之一。

  为什么是东海岸?决定的因素是地理位置

  研判地图不难发现,这里是由海路转陆路前往山东省会济南、继而进抵天津北京的道路的最佳起点。
  德国人后来从栈桥不远处开始修建的那条影响了山东半岛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胶济铁路,和其后不断发展以至成为中国北方最大港口的青岛港,都印证了此地这一重要的经济地理禀赋。也正基于此,才有了后来青岛开埠后的百年繁华。
  直到今天,多数游客来青岛,总要先逛逛栈桥欣赏“长虹远引”、“飞阁回澜”的景致,走走中山路看看洋房教堂领略异域风情,接下来向东向北戏水汇泉湾,看石老人逛啤酒城登崂山访道士,这几乎是一条经典的路线,也是早些年被同城不靠海的内陆市民艳羡之后戏称为“抹布镶金边”的“金边”。
  环顾胶州湾,百年风情,东海岸青岛独占。

  西海岸并非空白,而且有了不错的基础

  指完“东”,再道“西”。现在媒体上提到的“西海岸经济新区”,范围涵盖青岛下辖的黄岛区、胶南市全域。说是新区,但并非待开垦的处女地。改革开放之初,已感觉发展空间逼仄局限的青岛市,在向东向北拓展的同时,也已将目光盯在了胶州湾的西岸特别是黄岛。
  1985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青岛开发区即在黄岛动工兴建。1992年,山东省和青岛市更将开发区与黄岛区体制合一,同年还在区内兴建了国家级保税区和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随后又先后在黄岛区域内设立国家级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和青岛前湾保税港区。
  2000年后,青岛市提出产业战略重心西移,青岛港整体西移至黄岛。在大港口的支撑下,一批临港大工业和现代物流业临港而兴。
  家电电子产业,形成了以海尔、海信、新都理光、瑞智精密机电等大项目为龙头,中小型配套企业集聚发展的产业格局,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
  汽车产业,上汽通用五菱具备年产30万辆整车和35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整车生产突破35万辆,一批工程机械和汽车零部件项目已形成批量生产规模,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微型车生产基地。
  造修船和海洋工程产业,总规划面积超过8平方公里,总投资逾300亿元。有大型造修船坞7座,其中50万吨级船坞1座,30万吨级船坞4座,15万吨级船坞1座,10万吨级浮船坞1座;海洋工程滑道10条;大型龙门吊11台,已形成年造船500万载重吨、修船200余艘、海上石油生产平台16座的生产能力。
  石化产业,1000万吨大炼油、总投资6亿美元的丽东化工等龙头项目建成投产,海湾高端化工在董家口港区全新布局,这里正形成企业数量最多、产业规模最大、拉动力最强的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重要的环保型石化基地。
  而2011年夏天同时开通的胶州湾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更从根本上改变了因海相隔“青(岛)黄(岛)不接”的窘况,东西海岸得以进入同城时代。

  成就不等于没有问题,关键在空间和体制

  正如专家分析那样,青岛在早期开发中,随机式被动招商、滚动式地域开发,导致了布局的专业化程度偏低,园区内产业间缺乏明确的关联,项目布局混杂。
  现在开发区已经布局的家电电子、石油化工、造船、汽车、海洋工程、港口物流和贸易六大产业集群要进一步转型升级,就受到了产业配套率的提升的限制。比如汽车产业,目前配套率大概有50%,家电电子产业配套率只有40%,船舶和海洋工程的就地配套率只有30%。而国际公认理想的配套率应在60%以上。“只有这样,外部的龙头企业才会因为你的产业环境好,到你这儿来发展和聚集。假如说我们的产业配套老是达不到50%,我们的龙头企业就会跑到配套率好的地方去发展,这是区域经济竞争和市场机制的一个规律。”开发区的同志说,“就像我们养了一条鱼,但是我们的水不够,这条鱼迟早是要死掉的。”
  从40%提升到60%,综合配套率要提高20个百分点。这需要强大的产业支撑和要素集合,需要大规模的企业,需要绵长的产业链,需要更发达的城市功能。而这一切的出发点,是必须拥有足够的空间,但是开发区已无地可寻。
  再比如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是我国目前政策最优、功能最强、层次最高、手续最简的开放高地,保税港区独有的八大功能,即仓储物流,对外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港口作业等,令其它区域艳羡不已。但由于青岛保税港区是依托原有的保税区和港口整合而成的,而原保税区经过近20年发展,空间早已饱和,这直接导致独一无二的政策优势受制于空间,无从释放。保税港区8大功能,现在最多发挥了一半。
  此外,由于传统行政格局形成的人为壁垒,还造成区际之间产业雷同、自成体系、同城竞争,重复和低档次布局的现象,造成产业资源、空间资源的浪费。
  实践表明,打破行政壁垒,在更为阔大的空间里全新运筹,整体性的统一规划,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优化既有产业布局,将成为青岛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构建战略性经济增长极,推动城市跨越式增长之必须。而“西海岸经济新区”浮出水面,可谓生逢其时。

  发展蓝色产业条件之优越,全国难觅

  去年1月,国务院批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继而青岛市委、市政府把西海岸经济新区规划建设纳入蓝色经济区战略的核心内容。今年1月31日,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成立,新区开发建设全面启动。3月,青岛市发布《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规划》。规划显示,新区范围为青岛开发区、胶南市全域,陆域面积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9万,规划期限2011年至2020年。
  无论是开放格局或是产业基础,无论是区域条件或是自然资源,放眼全国,恐怕很难找出像青岛西海岸这样具有如此发展蓝色产业优势的区域。
  这里是中国沿海国家级园区数量最多、功能最全和政策最集中的区域之一。规划范围内同时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等经济园区,区内还有中德两国政府共同推动的中德生态园项目。
  这里区位条件优越,处于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都市圈之间核心地带,与日韩隔海相望,具有贯通东西、连接南北、面向太平洋的战略优势。胶州湾大桥和胶州湾隧道的建成通车,使新区与母城青岛实现了同城发展。区内的前湾新港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建立了贸易往来,是世界十大外贸集装箱港口之一。建设中的董家口港区规划总面积70平方公里,设计总吞吐能力达3.7亿吨。2011年,西海岸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3.9亿吨和1300万标箱,黄岛口岸完成进出口货值1400亿美元,是山东省最大的外贸口岸和中国北方重要的货物中转基地。 
  西海岸经济新区海岸线长达282公里,海洋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小珠山、铁镢山、藏马山和大珠山构成东北—西南向的生态走廊绵延全境,森林覆盖率达44.2%。区内拥有凤凰岛、琅琊台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金沙滩、银沙滩、竹岔岛、灵山岛、唐岛湾等众多优美的旅游景点珍珠般地镶嵌在西海岸版图之上,使这里成为青岛旅游格局中的重要组成。另外,空间优势突出。西海岸海岸线280多公里,滩涂80多平方公里,适宜建设用地约450平方公里,发展空间广阔。
  强悍的经济实力和制造业方阵更是这一区域无可比拟的优势。2011年这一区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23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10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195亿元,收入分别青岛市的27.6%、18%、34.2%和14%。
  专家认为,西海岸经济新区的建设,将有利于有效对接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战略,优化我国沿海总体开发开放格局;有利于率先构筑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引领我国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增强青岛的带动力和辐射力,促进沿黄流域发展;有利于青岛城市形态的优化,推动形成海湾型的大青岛新格局。
  历史选择了西海岸,只有科学运筹、大胆创新、先行先试,才能不辱使命
  “历史选择了西海岸。不管是发展理念、体制机制,还是产业调整、转型升级,西海岸经济新区都必须在统筹的前提下,科学运筹,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在不断突破中探索出西海岸模式,才能不辱使命。”中共青岛市委常委、西海岸经济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张大勇提出了这样的思路。
  他表示,“西海岸经济新区将整合西海岸港口、园区、产业和政策等各方面优势,吸引高端要素科学集聚。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打破原先各自为政、画地为牢的行政壁垒,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加速要素资源合理自由流动,实现统筹发展。
  胶南市委书记万建忠则表示,“以前我们引进项目、布局产业都是围绕胶南做文章,现在不一样了,必须站在新区乃至青岛全局的高度,依据新区各个功能区不同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高层次谋划,高起点引进,高标准建设,促使要素资源按照产业链的要求合理流动,让每一个项目落到最适合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在统筹的思路下,我们能够制定科学、长远的规划,持续实施,一张蓝图推到底。”
  据管委会的同志介绍,按照这一思路,西海岸经济新区将重点打造“一核五区”。“一核”为中心区,包括青岛开发区、胶南经济开发区、青岛临港经济开发区、胶南城区和黄岛部分城区,形成西海岸经济新区中心区,建设新区行政、金融、商务、文化、科教中心和西海岸中心城区。“五区”为五大经济功能,包括保税功能拓展区、国际经济合作区、董家口经济区、西海岸国际旅游度假区和古镇口服务保障区。 
  在产业发展方面,西海岸经济新区将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导向,做强临港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海洋服务业,提升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构建海洋特色产业体系。围绕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重点推进董家口石油化工基地、中石化青岛炼化扩能改造等一批制造业大项目和凤凰岛影视文化演艺中心、山东高速物流总部等一批服务业项目,推动蓝色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到2015年,西海岸经济新区将基本形成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海洋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到2020年,建成高端产业集聚、生态环境一流、城市功能完善的创新开放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区。成为托起青岛蓝色战略的重要支撑,续写青岛新的百年辉煌的关键和驱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驶向深蓝的重要引擎。

  [背景链接]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起源于胡锦涛总书记先后两次视察山东时对于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高度关注和重要指示。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009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再次视察山东时强调要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为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探索海洋经济科学发展之路,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山东省相关部门制定出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规划》,这意味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山东半岛是环渤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结合部、黄河流域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这个区域也是海洋生物、能矿资源的富集区。
  《规划》明确要求积极探索海洋经济科学发展之路,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规划》的批复实施,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
  根据《规划》提出的目标,到2015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海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率先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青岛计划3年内建成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2012-06-11
· 首届中德循环经济论坛青岛举办 2012-06-11
· 三得利将与青岛啤酒成立合资公司 2012-06-05
· 国内外行业专家青岛共商临港经济发展 2012-05-22
· 中国(青岛)国际时装周开幕 2012-05-07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