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曾经的A股上市券商“第一股”——中信证券,也是去年18家上市券商中唯一利润增长者。(资料照片) |
|
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国内证券公司今年再次加快了上市的步伐。乘着5月3日西部证券成功挂牌的东风,包括东兴证券、国信证券和东方证券等在内的证券公司均已进入上市冲关阶段,一波新的券商IPO潮已拉开序幕。
然而,与此相对应的,却是行业利润普遍滑坡和部分上市券商大股东频繁减持,以及已上市券商高管薪酬高居不下的诸多尴尬。
多家券商叩响IPO大门
在证监会上周末更新的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在审企业名单中,设立仅4年的东兴证券位列其中,其保荐人为瑞银证券。
公开资料显示,东兴证券成立于2008年5月,是由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大盛资产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全国性综合类证券公司,注册地为北京市,注册资本为20.04亿元。其前身为因陷入巨额财务黑洞而被托管的闽发证券。
根据相关规定,企业在A股上市,至少须提交三个完整会计年度的经营数据。东兴证券设立至今,则刚刚度过了2009、2010、2011三个完整会计年度。
除东兴证券之外,排队等候上市的还有国信证券和东方证券。证监会最新披露的信息显示,国信证券的IPO申请已处于“落实反馈意见中”,其保荐券商为广发证券,保荐代表人为钟鸿鸣;东方证券还在初审阶段,光大证券为东方证券上市项目的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为周平、余健。
根据证监会的官方数据,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共有证券公司107家。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9家券商在A股成功上市,尚未上市的券商还有80余家。如果一切进展顺利,A股上市券商年内突破20家已经几无悬念。
利润大滑坡无碍高管高薪
一边是多家券商拥堵在IPO门口蠢蠢欲动,另一边却是上市券商所面临的诸多困顿与尴尬。由于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影响,资本市场持续低迷,近几年靠天吃饭的券商业绩滑坡趋势非常明显。
东兴证券年度审计报告显示,其2011年度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41亿元,2010年度为4.9亿元,2009年为5.06亿元。虽然跨过了“持续三年盈利”的硬门槛,但净利呈现逐年下滑之势。类似情况是,东方证券2009年实现净利润19.1亿元、2010年实现净利润13.15亿元、2011年实现净利润9.49亿元。
同时,业绩滑坡的现象在上市券商中也较普遍。最近公布的年报显示,上市券商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735亿元,同比下滑42%;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共265.2亿元,同比下降46%。18家券商中,仅中信证券一家净利润同比增长,增幅为11.07%,其余17家券商全部同比下降。其中,广发证券、长江证券等券商去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下降四成以上。
在营收、净利同比大幅下滑的背景下,2011年上市券商高管薪酬却表现得异常坚挺。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8家上市券商合计为165名高管发放薪酬3.13亿元,高管人均薪酬为190万元。具体来看,宏源、广发、海通、光大、中信等7家券商2011年向高管支付的薪酬总额较2010年同期均有所增长。
有的券商频遭到大股东减持,套现金额更是惊人。今年5月初,太平洋发布减持公告,2011年11月18日至2012年4月27日,公司一致行动人股东累计减持太平洋901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根据相关媒体报道,自上市以来,公司大股东的巨额套现已达20亿元,这一数字是太平洋2011年净资产的95%。公司股价自上市之初的46元开盘价跌至5月23日的7.80元(后复权),跌幅已经超过八成。尽管如此,原始股东以1元/股的低廉成本获得股权,其在4年间仍获得了6倍的增值收益。
如何实现券商、股民和证券市场共赢?
新一轮券商上市潮,已在市场引起一片质疑声。其中最大的、也是共同的声音是:如果券商利润、股价不断下滑,不能给股民创造价值,相反却成券商大股东、高管的“提款机”,那它为什么要上市?监管部门为什么要让它上市?
不过,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张远忠博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持续三年盈利”是包括券商在内的公司发行上市的硬指标,至于业绩是上升还是下降等趋势性问题构不成实质性要件。不能因为已上市券商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拿这些问题来向即将IPO的券商说事,这样是不客观不公平的。
专家分析认为,中国股市不能沦为少数人少数企业“圈钱”“造富”的“赌场”,而应真正成为资源配置的场所、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而这正是问题根本所在。在中国股市发展过程中,券商作为证券市场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应该为此多做积极、正向的努力,而不是相反。
事实上,在5月7日召开的全国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上,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就曾明确表示,证券公司要承担起市场责任和社会责任,决不能让华尔街式的少数金融机构与社会大众的分裂,在我们这里出现。
张远忠也认为,已上市券商出现的这些问题,应是管理层在对待新一轮券商上市潮的监管上所重点防范和把控的环节。包括券商信息隔离墙制度、投资者保护制度等方面的完善也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