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忙碌的日子
我回收人们的垃圾,他们付钱给我,蚯蚓吃掉垃圾,产生排泄物,我把排泄物装起来,卖掉。也就是说,我的原材料成本为负(人们付钱给我),员工免费工作(可以说,它们只需要食宿),它们的粪便人们也要花钱购买。我两头赚钱。
第二章
理想起航
那一刻,一道灵光在我的头脑里闪现,自此再也没有熄灭。我们可以回收垃圾(这是项有偿服务),把垃圾喂给数吨蚯蚓(这是一个给环境降温的过程),得到蚯蚓粪便(皮特已经证明这是极佳的肥料),然后把肥料卖给大众!
创立TerraCycle的想法诞生了。
第三章
艰难时势
当时,“零”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数字。我们的工作人员是零,客户群是零,收入是零,不用说,薪水也是零。当我们有时间又不累时,我和乔恩就去寻找创业资金,把我们的企业计划书送给每一位我们能够找到的投资者。不过遗憾的答复是——你猜对了——零。
第四章
胡萝卜与大棒
就在那一刻,TerraCycle植物肥料诞生了。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转折点,它出现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拒绝了“胡萝卜资本”的钱。这件事迫使我们努力在不花钱的东西上找到价值(如同蚯蚓为我们做的那样),也就是说,在别人看来是负价值的东西上找到价值。
第五章
走向大卖场
我和罗宾开始给沃尔玛、家得宝、劳氏等所有大卖场打电话。这个过程确实很难。没人接电话,于是我们就不停地打。35天后,家得宝的采购员终于接电话了,给我们30秒钟来推销产品。我告诉他,我们有“世界上最环保的产品,是用垃圾生产和包装的。更为可贵的是,比同类竞争产品便宜”。
第六章
初获成功
罗宾说:“我们想让你看看我们的植物肥料是如何促进蔬菜生长的。这些是不是你所见过的最漂亮的西红柿?”买方没有表态。“另一个原因是,如果你不喜欢我们今早给你看的东西,你可以用它来砸我们。”
第七章
沃尔玛的订单
我们没有员工,没有设备,没办法生产出订单要求的三万加仑蚯蚓堆肥液。在2004年大棚生产时,如果好的话,每周的产量为1
000加仑,这还不包括装瓶和贴标签等其他程序。全部订货都必须在2月中旬运走,这要求我们要在两个月内把产量提高三倍,可我们却在创业阶段。
第八章 史高斯诉讼案
如同醒不来的噩梦一样,2007年3月6日,史高斯·奇迹集团(Scotts
MiracleGro),美国最大的植物肥料公司,把我们告上了法庭。先是发送电子邮件,然后派人递交,接着邮寄挂号信。来势汹汹,势不可挡。
第九章
为什么不用垃圾制造一切?
“垃圾”完全是一个现代的人为的看法,我不再把垃圾看作垃圾,而是慢慢地把它看作是一种商品,是一种具有某种独特特点的商品:具有负的或者非常低的价值,往往是具有其他某种功能的副产品,遍布我们周围,几乎我们生活的每一部分都要创造它,数量巨大。
第十章
品牌垃圾与特许垃圾
如果“诚实孩子”的果汁袋成了垃圾,甚至成了填埋场的一部分,该品牌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换句话说,像塞思公司这样的企业需要投资来解决品牌垃圾问题。
第十一章
特许垃圾腾飞
卡夫的品牌经理回信说:我读了有关TerraCycle的报道,对你们所做的事情很感兴趣。除了背包和铅笔盒等新产品,我还想和你谈谈有关收集果汁袋活动以及我们如何(或者能否)参与等事宜。环保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年轻消费者考虑的头等大事,可沛利和酷爱需要融入这个潮流。
第十二章
升级回收的营销策略
TerraCycle品牌标识出现在数十亿个产品上面,同时出现的还有其他大品牌(比如说奥利奥)的标识,而这些大品牌会大力宣传他们的赞助商身份(如通过《新闻周刊》的封面广告),所有这些都会让TerraCycle成为升级回收垃圾的象征性标志。
第十三章
生态企业家的艺术与社会
我们需要开始用新的方式来思考什么是垃圾,什么不是垃圾。有时,这关系到要找到重新使用垃圾的新途径,不管是蚯蚓堆肥,还是饮料瓶,还是涂鸦艺术。有时,它需要我们开始质疑家里物品的真正价值。也许我们能够帮助把“什么都扔掉”的社会转化成“持有—再利用”的社会。
第十四章
公关的艺术
公关的技巧是提供有趣又适时的故事。幸运的是,TerraCycle正是这类故事。尽管我从普林斯顿大学退学(这也成为故事的一部分)去卖蚯蚓堆肥看起来非常荒谬,但大家都喜欢反传统的做法。TerraCycle不仅仅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引人入胜、鼓舞人心的故事。这个能让人真切感受到的能激起读者共鸣的故事,有助于我们引起大小媒体的注意。
第十五章
如何每周上市一个环保产品
无论你在哪儿,逐一看看周围的物品,极力想象它在生命的终点会发生什么。你也许看到的是椅子、地毯、窗户、窗帘、窗帘杆、台灯、一段绳子、灯罩和灯泡。现在,思考一下,如果你(或者任何一位主人)不再需要它们时,这些物品会怎样?你也许会想到很多结果。
结论
消除垃圾的观念
在很多情况下,扔掉东西要比再利用或者进行适当的回收便宜得多,而且企业还没有被要求对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现在,很多大型企业已经主动和TerraCycle签订了赞助回收垃圾活动的协议,与收集它们包装的消费者进行合作,承担起回收包装垃圾的责任。
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