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签署2000亿元人民币本币互换协议
2012-03-24   作者:王慧 李景卫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中国人民银行与澳大利亚储备银行22日在北京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或300亿澳大利亚元,有效期为3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中国央行表示,协议的签署旨在加强双边金融合作,促进两国贸易和投资,共同维护地区金融稳定。澳大利亚央行发表声明称,该协议旨在促进中澳两国的投资和贸易往来,特别是以本币为计价单位的交易,并加强双方的金融合作。同时,还反映了两国间以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和进行人民币计价投资的机会增加。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23日报道分析认为,中澳货币互换协议的意义非常重大,中国此前还不曾与这等规模的发达经济体签署货币互换协议,这一趋势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22日发表文章称,澳中两国签署货币交易协定表明,澳大利亚在吉拉德政府称之为“亚洲世纪”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使澳大利亚更进一步深入亚洲金融市场。澳中货币交易协定的签署是中国履行开放其外国资本账户、促进人民币更具兑换性的重要信号。文章援引澳副总理兼国库部长韦恩·斯旺的话说:“这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步骤,是澳中经济关系继续深化的又一里程碑。”
  有分析认为,中澳货币互换表明了部分发达国家对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的需求和对人民币本身的信心。一个国家的货币能否国际化,关键在于其是否获得世界的广泛接受,而来自于发达国家央行的信心对全球金融市场和投资人及贸易商来讲,则具有信号作用。
  新加坡华侨银行经济分析师谢栋铭对本报记者表示,双边互换协议有利于推动中澳之间的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而尽管具体操作情况还有待观察,但此次协议显然为推动大宗商品使用人民币计价提供了发展空间。

  有利于提升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流动性

  据悉,在协议敲定之前,中国政府去年11月已批准澳元和人民币在中国银行间市场兑换。实际上,一些澳大利亚公司已经开始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2011年,澳大利亚矿业公司福蒂斯丘金属集团首次使用人民币结算交易,用其中国账户以人民币采购了物资。
  据澳大利亚统计局统计,2011年中澳双边贸易额为1180.7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中国对能源如煤、铁矿石等的需求刺激澳大利亚能源出口,对澳大利亚经济发挥着关键作用。
  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由于中澳贸易是澳大利亚顺差,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将有助于“输出人民币”,有利于提升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流动性。《华尔街日报》网站23日的报道称,“这是人民币日趋国际化的又一例证”,认为签署这份协定旨在支持中澳贸易和投资往来,增强双边金融合作。
  此前有评论认为,人民币互换协议局限于发展中国家或经济体较小的国家,影响力有限。谢栋铭对本报记者说,中国央行签署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目前已遍布亚、欧、美和大洋洲的17个国家,涉及面越来越广。发达国家中,中国已经与韩国、新西兰、新加坡等国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尤其是与韩国的货币互换协议去年更是将规模扩大到了3600亿元人民币。然而澳大利亚作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还是首例。

  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提供支付信心

  目前,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央行达成了逾1.5万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其中大多数都是象征性的,并没有正式启用。据谢栋铭介绍,2010年香港面临人民币紧缺时,短暂启动了与内地之间的货币互换。2011年新加坡金管局接受客户需求,使用货币互换为其提供了贸易结算,但此举主要是实验性质,并不是因为人民币流动性出现了紧缺。
  通常情况下,货币互换是各国央行在遭遇金融危机时为彼此提供流动性的一种手段。但由于人民币输出主要是通过跨境贸易结算的渠道,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双边本币货币互换也有了自己的特点,起到了使人民币慢慢进入国际市场、逐步国际化的作用。
  谢栋铭表示,使用人民币作为跨境贸易结算,国外进口商最担心的是手中有没有人民币来支付,而货币互换协议提供了这种支付信心。当离岸市场人民币不够时,互换协议可以作为应急使用。所以尽管实际使用不多,但是货币互换协议从信心上推动了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现在使用情况不多,主要是离岸市场的人民币规模暂时可以满足现有的需求。此外,外国央行投资中国国内市场,使用互换协议可以成为一个渠道,使得离岸人民币得以回流,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云威看澳洲]郭博士的中澳一体化“狂想” 2012-01-12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