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郭凤莲:希望那个时代再不要来了
2012-03-14   作者:记者 石岩  来源:中新网
 
【字号
    “希望那个时代再不要来了。”说到这儿,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大寨党总支书记郭凤莲一脸的凝重。
    郭凤莲所说的“那个时代”,指的是始于1966年的“文革”。同年,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郭凤莲这个“大寨铁姑娘”的命运与十年的“文革”捆绑在一起。郭凤莲的人生,自此风云诡谲。
    时至今日,提及“铁姑娘”这一称谓,郭凤莲的心里仍旧是“暖乎乎”的,“对这个称呼还是很有感情的。”她笑着对中新社记者说。显然,那段历史带来的荣耀,永远铭刻在这位65岁老人的心中。
    在那段风起云涌的日子里,接待过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寨,是个“闪闪发光的地方”,那时立于虎头山上挥斥方遒的郭凤莲,成了一代女性的偶像。
    “文革”的结束,同样意味着郭凤莲一段辉煌的终结。1980年,郭凤莲被调离大寨,“工资定为行政24级”。其后的11年,她去过晋中果树研究所,当过昔阳县公路段党委书记。回忆起那段“冷遇”,她坦言“挺难熬的”。
    “那是个大形势,历史就是这样,你不可能一个人做的那么完美无缺,可能一段时期你就适应,另一个政策来了你就不适应了。”郭凤莲说:“你总不能和历史赌气。”
    那段时期,郭凤莲一直在给自己打气:“我不是贪官,我是劳动出来的,劳动了二十多年怎么可能有罪了?”“不管人家怎么说,我自己知道没有办过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的事”。念及此处,郭凤莲就觉得“心宽了很多”,相信“总有一天会有个说法。”
    1991年,郭凤莲重回大寨,在她的带领下,“卧薪尝胆”的大寨破旧立新:办羊毛衫厂、办水泥厂、成立大寨公司……昔日计划经济排头兵的大寨,却在市场经济的风潮下重获新生。“大寨现在蛮漂亮。”郭凤莲自豪地笑着。
    面对大寨的重新崛起和自己的新生,郭凤莲不无感慨地说:“是那11年历练了我。”
    而当荣耀和冷遇归于平静,显然成熟了的郭凤莲也开始反思与她曾经相连的“文革”:“当政治风暴来了之后,你才知道人的脆弱。那时法制还不健全,对于来自外界的人生攻击乃至伤害,你毫无还手之力。”她说:“不经历这种苦痛,不会懂得‘以人为本’的珍贵。”
    历史的烙印注定不能抹去。“现在一接电话,一听董事长啊、总经理啊,我就说你打错电话了,不愿意听到这些名词。”曾为计划经济标兵的郭凤莲比划着说:“我更愿意大家叫我郭大姐、郭阿姨、郭书记”。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全国人大代表刘翔浩:应加快设立国家油茶产业发展投资基金 2012-03-13
· 人大代表:农村养老标准确实是过低 2012-03-09
· 人大代表炮轰酒文化建议公务员禁酒 2012-03-08
· 人大代表王晓华:实体经济需重核心技术 2012-03-04
· 人大代表宗庆后:对新就业人员免缴5年社保费用 2012-03-04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