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形之手”破“无形之门”
2012-03-13   作者:凌军辉 齐中熙  来源:新华网
 
【字号

  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引导民间投资的“新36条”并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是政府工作报告论述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两会期间一个热议话题。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央的既定方针。近年来,在中央政策支持鼓励下,我国民营经济不断发展,投资领域不断拓宽。但一些领域对民间资本进入设置的门槛仍然较高。有些行业,“有形之门”看似消除,但无形的“玻璃门”、“弹簧门”依然存在。为此,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
  打破垄断,放宽准入,亟须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有形之手”将那些无形的“玻璃门”、“弹簧门”或拆或破,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环境。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民间资本进入医疗行业,在政策方面条件已经具备,今后力争形成对外开放的多元办医格局。
  打破垄断,放宽准入,企业负担需“真减”。企业负担过重是抑制民间资本投向实体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关部门应从体制机制入手,在具体操作中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让民营企业在发展实体经济过程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回报。
  打破垄断,放宽准入,政府鼓励政策需“真扶”。当前,国家已经出台多项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法规,但有些方面尚未能做到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对此,有关部门应加强调研,尽快出台操作性更强的配套细则,让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打破垄断,放宽准入,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中国经济的发展,正面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阶段。民间投资是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积极推动力量,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极具活力的部分。可以相信,当民间资本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和提供就业的主要渠道源源不断注入实体经济的时候,必将有利于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给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巨大生力。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当前推进民营资本发展的真正障碍 2012-03-12
· 民营医院的玻璃天花板 2012-02-29
· 太原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011-12-27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