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局势的不确定因素为中国企业“走出去”造就机遇。企业应如何把握机遇,规避风险,因地制宜地挖掘商机?网民指出,企业应端正“走出去”的目的,科学辨识并控制政治、法律等方面的投资风险,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认证资料为“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二分公司总会计师 颜景西”的新浪微博用户“东郭二木”—— 越是饥不择食时,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拾到篮子里不一定是菜,也许还有垃圾。我们的企业不能光喊着走出去,走出去是为了更好的生存,而不是衣衫褴褛的象饥民一样败回来。(2月28日12:50)
新浪微博用户“吴广帅”—— 标准就是游戏规则,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标准之争就是利益之争、国家之争。中国企业真正的走出去,不是说非要在国外拿多少大单、做多大规模,而应该努力成为国际市场重新制定游戏规则的参与者甚至主导者。(3月3日23:12)
新浪微博用户“企业战略问题专家杜振辉”—— “走出去”的目的是,在国际市场上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3月3日12:38)
新浪微博用户“益公ZhangJingNing”—— 随着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拓展全球业务的能力不断扩大,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将会越来越多。因此,在号召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同时,识别法律风险并采取相对科学合理的法律风险管理模式对于规避风险,降低损失是大大利好的。(3月1日11:47)
认证资料为“泰丰资本中国区总裁”新浪微博用户“石博”—— 中国对外投资失败该怪谁?中国企业对投资成败的决定作用往往比想象的更大。把握国外的政治形势,妥善管理投资程序,寻找合适的国外投资伙伴,都将提高成功几率。(2月27日
14:02)
新浪微博用户“罗保圣”—— 中国企业要走出去必须解放思想,讲究诚信,保证质量。(3月4日08:20)
认证资料为“工商银行总行产品创新管理部处长”新浪微博用户“周永林”—— 中资企业“走出去”的一大障碍是国际化人才的缺乏。我们对世界市场的了解不够深入,国内这方面的教育和研究急需加强。(2月22日
02:13)
认证资料为“爱国者总裁”的新浪微博用户“冯军”—— 现在,大量的中国企业正在筹划走出去的事宜,其他困难都好克服,而国际化人才的匮乏和培养现在和未来都将是企业家们的苦恼。太多的年轻人都认为国际化离自己太遥远,其实机遇都是留给做好准备的人的,只要明确目标,现在不但来的及,只要方法得当,现在正是时机!(3月2日22:23)
认证资料为“IBM全球服务采购总监”新浪微博用户“丁沪生”—— 目前国内的海归人才引进重点是放在技术/创业类。中国还需要融会贯通中西方商业/管理运营的人才,帮助一批中国的企业真正地走出去。对中国当下而言,这或许比单纯鼓励个人创业更重要。(2月26日
20:21)
认证资料为“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副秘书长”新浪微博用户“吕伟华”—— 国有企业一直主导着对外投资,但在对发达国家的投资中,民营企业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在中国对美国的全部直接投资里面,它们的占比已经超过七成。但这些公司在中国当前制度中处于劣势。不管是国内投资还是国外投资,国有企业都享有更有力的政治支持、更畅通的融资渠道和更快速的投资审批。(2月25日
21:18)
认证资料为“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新浪微博用户“刘鹤伟”—— 民营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并购的步伐在加快。值得注意的是,民营企业并购选择时,特别关注与自己所在市场相关的企业技术、品牌、渠道及发展战略上考虑适合自己的并购对象,不再盲目抄底。多数企业表现出冷静、理性与自信。如澳优并购海普凯诺,均胜并购普瑞。当然,并购后的整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月26日
2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