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太累就没办法创新了"
--戚发轫呼吁给科研人员"松绑"
2012-03-01   作者:记者 查文晔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全国政协委员、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1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呼吁,要给科研人员“松绑”,否则“人太累就没办法创新了”。
    戚发轫说,中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但仍存在很多影响科技创新的因素,科研人员工作压力大、科研以外的事情多,是其中的一大原因。
    “现在科研人员的考核压力很重。还要申请课题,要到处跑项目,搞得很忙碌,哪有时间创新?很累的人,工作很忙的人,天天忙着加班加点的,要产生创新的想法是很难、很难的。”戚发轫感叹说,“总得有点宽松的环境,在特定的条件下做这些可以,天天如此,年年如此,这个人就麻木了。不会有什么新的思维。创新的东西往往是在闲暇的时间中想出来的。”
    “创新不一定是花很大的功夫,搞很大的工程,贵在能解决问题。”戚发轫举了两个例子:美国科学家曾经投入很多精力研究供航天员使用的水笔,想方设法要让墨水在失重状态下流出来,但是俄罗斯航天员至今都是用铅笔,避免了这一问题。
    另一个例子是美国科学家为了使航天服拉链不漏气,也花费了很大的力气。俄罗斯的航天服就不搞拉链,设计成“大口袋”形状,航天员钻进去,加上一些处理,也能实现不漏气。
    “干嘛花那么多钱,搞那么多科技?用自己的办法解决问题就是创新。”他说。
    谈起创新思维的匮乏,戚发轫最担心的是中国的孩子。“我的外孙,天天忙着做作业,还有奥数什么的,他没有时间想着玩,更没有时间想想有新意的事情。”
    “国外的小孩,看到一个圆圈,会说这是鸡蛋,这是太阳。我们的孩子就会说,这是O(英文字母),或者是零。思维从小时候起就僵化了。”谈起现状,戚发轫不无忧虑。
    “创新人才要从孩子开始培养,首先要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戚发轫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突破400亿元 融资融券余额创新高 2012-03-02
· 农产品期货创新或驶入快车道 2012-03-02
· 3月期市上涨概率大业务创新或成热点 2012-03-02
· 天津国药联合研究院创新生物医药融资手段 2012-03-02
· 个人退休账户是美国养老金体系制度创新 2012-03-02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