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超越•裂变
霸州市经济发展纪实
2012-02-22   作者:《新霸州》记者徐巍 本报记者 朱羽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霸州地理位置及交通示意图
    盘点2011年,霸州逆势而上,唱响经济强市主旋律,画出了一道持续回升向好的漂亮弧线:全年GDP完成293亿元,同比增长13.1%;财政收入完成29.1亿元,同比增长2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6亿元,同比增长20%。
  一个个鲜活的数字,犹如跳动的音符,在摆脱金融羁绊、加快工业化进程中,奏响了霸州经济提速发展的华丽乐章。
  回首霸州经济的发展历程,既有上世纪90年代的阵痛、新世纪之初的艰辛,更有着如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建设“京津冀经济圈”的历史机遇。
  霸州北依京师、东临津门。依托京津的地缘优势和人缘优势,以京津工业产品配件加工为依托,国家、集体、联户、个人“四个轮子”一起转,在改革开放之初,霸州的乡镇企业曾名扬燕赵。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发展,党的十五大后个体私营经济与集体经济比翼并肩。失去优惠政策的庇护、宽松信贷支持的集体经济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个体私营经济却显示出强大的市场生命力。
  1993年,霸州开始了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造为主的企业改制。1994年,全市1053家集体企业中有682家建立股份合作制。同年,霸州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
  在加快城乡集体企业改造的同时,霸州市打破所有制界限,鼓励个体私营业主收购、兼并、租赁国有、集体企业,促进了民间资本积累由货币资本向产业资本转移。
  1999年被霸州市委、市政府确定为“个体私营发展年”,极大的地促进了全市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
  这之后,每年出台的《霸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都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更新与调整,《规定》中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分别从融资、项目审批、土地供给、人才招聘、物质奖励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并鲜明提出了“内资项目与外资项目在霸州享受同等政策待遇”的规定,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私营业者加快发展的热情。
  园区带动、科技振兴、民企对接……凭借着乡镇企业时期的原始积累和政府引导,加上霸州人特有的天赋商业禀性,霸州民营经济发展很快进入了黄金时期。2000年,全市乡镇企业达到20061家,从业人员130516人,完成总收入169.4亿元,实现税收1.89亿元。其中,个体私营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99.29%、92.13%、83.32%、73.55%,个体私营企业逐步取代了乡镇集体企业在经济领域的主导地位,实现了成功的超越。
  2008年以来,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严重影响和全方位市场竞争对传统产业的有力冲击,霸州重新审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明确提出实施经济结构战略转型的发展目标: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以旅游业、物流业、金融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和面向京津市场、实现规模经营的高效都市农业。
  转型是艰难的,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更为不易。在多年发展的基础上,在资源环境压力的倒逼下,霸州一批民营企业跳出粗放发展模式,通过技术创新,闯出了“就地升级”之路。
  新冠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大口径无缝钢管项目,东升制钢有限公司进军新型建材,恒源实业、长安塑胶、胜宝制管等多家企业纷纷进入新型主导产业领域。
  霸州市电化工程有限公司的CDS无氰无甲醛酸性化学镀铜液项目、克林(廊坊)机电有限公司的用于水电热等预付费控制的电子模块项目、雷森电化科技有限公司的超强固化耐候抗静电机箱涂层项目、邦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的复件无铅焊锡球等项目列入国家创新基金计划。
  同样是传统产业,前进钢铁集团依托科技创新,集成了国内外钢铁企业所有的新兴技术,从小型民营钢铁企业,一举晋入中国钢铁企业的先进行列,在环保、绿化等方面达到了国内业界先进水平。
  目前,霸州民营经济终端产品数量达3600多种;全市拥有注册商标1600余件、知名商标79件、著名商标44件。继“梅花”、“华晔”、“兴钢”后,廊坊三利木业有限公司的“鑫利”商标也上榜中国驰名商标。
  前进钢铁入围全国民企百强,河北梅花味精有限公司,生产能力居全国同行业第一,并成功登陆A股资本市场。霸州拥有全国“最大”的薄壁管生产基地、北方“最大”的金属玻璃家具产业基地、北方“最大”的西洋乐器生产基地。
  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其很快成为霸州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目前,全市80%以上的财政收入,80%以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80%以上的农民现金收入,8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均来自民营企业。
  昔日的“草莽英雄”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经贸英雄”,昨日风吹就倒的“小草”,已成为力擎经济新高的“榕树”。
  从本质上说,这应该是一种“裂变”。
  2009年霸州“一体两翼”战略横空出世。
  霸州通过与京津发展规划对接,实现了错位发展、融合发展,与京津产业对接,链接京津优势产业,引进了一批战略投资者和高新技术企业,倾力打造霸州的核心竞争地位与长远发展优势。
  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制造业基地”的思路,霸州把产业链招商作为开展招商工作的有效形式。国家电网中试基地、清华科技产业园、朝日集团产业基地等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项目顺利推进。
  京龙客车首批新能源公交车整装下线,国网富达科技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竣工投产,福兴彩印BOPP薄膜今年可生产BOPP薄膜3.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7.7亿元。一大批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的新兴产业在霸州迅速崛起。
  霸州市以开发区、胜芳经济协作区、津港工业园为平台,主动对接文化产业、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和新能源等七大新兴产业,打造以实力、活力、竞争力为标志的链型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三区”加“多点”的良性互动。
  在招商过程中,霸州市摒弃“捡到篮里都是菜”的理念,抬高引资门槛,严禁“三高一低”的项目入园投资生产,对已经入园的企业进行淘汰或搬迁改造升级,重新调整产业发展布局,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投资50亿元的国家电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25亿元的清华科技产业园、20亿元的达利食品生产基地、13亿元的LED产业园、11亿元的朝日化工产业园等一批优质项目纷纷落户霸州。2011年,三大园区项目入区率达到90%,产业关联度达到75%,财税贡献率超过80%,霸州市金属玻璃家具产业园和津港工业园获批为首批省级工业聚集区并完成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津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霸州开发区已入围全省开发区新兴产业发展五强,产业集聚让霸州走上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经济崛起之路。
  产业的集聚发展还为通过现代制造业发展引领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实现“双轮驱动”提供了机遇。
  总投资17亿元的京通物流中心一期工程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一个集多式联运、电子商务、流通加工、集货配送、大型仓储、国际物流、商贸展示、综合服务、配套商住九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信息化、国际化物流园区在霸州初步形成。
  “十一五”末,霸州GDP和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40亿元和23.5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4.4%和2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2亿元,年均增速1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加到22147元和7919元,分别比“十五”末提高106%和65%。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8.9:64.4:26.7发展到5.8:65.6:28.6。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新经济地理】对接东盟 八桂城市千帆竞发 2012-02-08
· 【新经济地理】青岛:“蓝色硅谷”扬帆起航 2011-11-30
· 【新经济地理】毕节:极贫地区的发展奇迹 2011-11-16
· 【新经济地理】贵州贵定:桂花开放幸福来 2011-11-02
· [新经济地理]承德:激活历史 精彩蝶变 2011-10-26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