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新农合,去看病心里就踏实多了
2012-01-30   作者:实习记者 王璐/兰州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农历腊月二十三一大早,甘肃省庄浪县岳堡乡的陈岁兰就催促孙子起床去乡上赶集,一方面购置当天祭灶所需的东西,另一方面则是去乡医院开些日常必备的药品。 
  “每年每个人可以免费买80块钱的药,住院的话国家也给报销一半多的费用。”自5年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陈岁兰就拥有了“看病报销”的权利,而这曾经是当了大半辈子农民的她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2007年,庄浪县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岳堡乡成为试点之一。这一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农民人均每年自愿缴纳10元,其中8元用于建立家庭门诊账户;另外的2元,加上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共80元的配套补助,组成大病统筹基金。
  “刚开始实施时,农民不太了解合作医疗的好处,很多人都有疑虑。为了提高参合率,村里干脆强制给大家集体交了钱。”岳堡乡梗棱村的张支书告诉记者。
  从2007年1月开始,除了在外工作的儿子,全家其余4口人就一直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截至2011年共缴纳参合费360元。合作医疗政策的优惠之处很快就显现出来,而陈岁兰正是受益者之一。
  2009年,67岁的陈岁兰因骨折、肺间质纤维化等疾病,先后4次入住县医院,每次住院时间都在13天左右,共产生医疗费用逾15000元。根据当年医保规定,县医院住院起付线为300元,住院封顶线为20000元,住院报销比例为80%。而且农民在本县大病住院医疗费,可以在医疗机构现场直报。但因为CT等检查费用以及一些用药费用不在报销范围内,所以陈岁兰在出院时拿到了9450元左右的医药补偿费,最终实际报销比例约为63%。
  因新农合而省下的这笔钱,对于这个年收入不到3万元的家庭来说绝对不是小数目。
  老人儿子李宏强的工资是家里惟一的经济来源,其中的一半用于支付两个孙子的大学学费和生活费,财务捉襟见肘,像医疗费用这样的大额支出就足以把这个家庭拖入贫穷边缘。
  在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屡见不鲜,就像当地顺口溜说的那样:“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做个阑尾炎,白耕一年田”。因为不想因看病而背上沉重的债务,许多农民都选择小病扛、大病拖。
  “以前是看不起病,住不起院,现在有了新农合,看病能报销,大病有救助,妇女生孩子还免费……去医院看病心里就踏实多了。”李宏强的这番话道出了众多参合农民的心声。
  张支书也感慨道:“以前是干部动员群众参合,现在是群众主动要求参合。现在虽然参合费涨到了50元,但只要一通知,大家很快就交齐了。”
  据了解,截至2011年11月底,庄浪县累计为2.2万名住院患者报销医药费用3948万元,人均补偿1794元,住院补偿率为65%,门诊补偿13.9万人次462万元,人均补偿33.3元,户受益率达到70%。
  从2003年7月开始试点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极大提高了农民及进城务工者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的能力。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兰州佛慈 2011-12-23
· 兰州车市低迷 受交通拥堵、油价上涨影响 2011-12-13
· 兰州蔬菜最高限价缘何受阻? 2011-11-02
· 兰州蔬菜最高限价缘何受阻? 2011-11-02
· 兰州今冬供热遭遇“燃煤”之急 2011-10-31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刘远举:抽签或可解决春运售票难题·[思想]高连奎:福利国家经济反而更高效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