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2年第一个工作日。此时,我们已经沐浴在新一年的阳光下。亲爱的读者,我们祝福你,愿明媚的阳光映在你脸上,暖在你心里。我们也衷心地期望,新年的阳光中含有更多的理性粒子,照耀着中国经济的前行之路。 在理性的阳光下,我们知道所处方位和前进方向。从2008年到2011年,华尔街的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再蔓延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危机以及应对危机的政策,正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过去的一年,是宏观调控多措并举的一年,年末的数据显示,基本上达到预期目标:增长较快、价格趋稳、效益较好。但是,我们清醒地看到,未来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复苏仍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也十分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和物价上涨的压力并存,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金融等领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稳为主,稳中求进,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主旋律”。 在理性的阳光下,我们明白症结所在和力用何处。分析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得出的必然结论是:以我为主,扩大内需,让消费不再像以往那样在一个常数上徘徊。然而,扩大内需之所以成为一句常提不新的口号,就在于提升之难,实施之不易。为此,更需要顶层设计,系统运作,扎实推进。要加快提高中等收入人群比重,要推动教育均衡布局和发展,要扶持小微企业,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推进医疗体制改革,要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一言以蔽之,让老百姓有钱花,敢花钱。这既是发展经济的出发点,也是发展经济的落脚点,否则,经济发展就会迷失方向,失去依托。 在理性的阳光下,我们看到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致力于寻求深化改革的共识和动力。无须争辩“强政府”或“弱政府”的优劣,应当着力划清权力的边界,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我们不仅身处后危机时代,我们也还在改革的路上且任重道远。一方面,市场化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另一方面,在一些关键领域改革还没有突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尤为令人忧心的是,一些既得利益者已经成为改革的阻力,腐败在侵蚀着人们对改革的共识,垄断扭曲着市场秩序。今日中国,发展和改革仍是推动我们事业发展的两个轮子,发展离不开改革,改革是支撑发展的动力,只有通过持续不懈的改革,逐步理顺体制机制和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实现平稳、较快、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后危机时代,不仅要有应对种种困难的大智慧,还要有深化改革的勇气和魄力。正像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抓改革,就是以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解决影响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 作为中国第一家综合性财经报纸,《经济参考报》与改革开放共同走过了30年。我们诞生于改革开放潮头,成长在改革开放时代。为改革开放鼓与呼,服务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是我们一以贯之的使命。新年伊始,在理性的阳光下,我们与您共同再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