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转型与战略转向
2011-12-27   作者:  来源:经济参考网
 

  在完成本书最后定稿之时,我想请读者思考几个问题:2012年猪肉价格下跌到每公斤20元,可能吗?三年以后,中国猪肉价格上涨到50元,可能吗?如果上述现象发生了,会对CPI和股市产生什么影响?会招致什么样的货币政策?这些国内政策又会引发国内投资、消费,以及热钱在外汇市场上做什么样的调整?

  凯恩斯式调控让周期越来越短
  2011年二季度以后,中国猪农们饲养每头生猪的毛利率已经连续三个月为正常年份的两倍,由于无法做到对翻倍的利润视而不见,2011年6月份后的持续“补栏”又开始了,这势必造成2012年猪肉供给的大幅增加。
  由于猪肉的供求价格弹性较小,一旦供求关系有很小的逆转,就可能造成价格的大幅下跌——2012年个别月份下跌到每公斤20元的可能性是极大的。不仅如此,从2009年每公斤10元涨到2011年的30元,只用了两年时间;三年后,从现在的30元每公斤上涨到50元,也不是不可能。
  上述小小的猪肉问题一旦对物价产生影响,其意义就非比寻常了:假定2012年7月份猪肉跌到20元,当月CPI就可能回落到3%以下;如果三年以后猪肉价格涨到50元,中国人必然陷入新一轮的通胀恐惧中。
  由于不区分“猪肉通胀”、“食品通胀”与全面通胀,政策一次又一次地错杀中国经济。比如,最近一次毫不犹豫地使用了全面紧缩的货币政策,已经使中国的M1、M2增速累计20个月回落,资金面的长期偏紧对投资、生产和消费产生了极大的抑制作用,铁路投资、公路投资、市政投资的大幅度回落,重工业企业订单的骤然减少,用电量的连续下滑,出口订单的下降和房地产开发商购地的减少预示着下一阶段中国经济还将承受出口减少和房地产投资下滑的打击……2012年,GDP增速将回落到8.4%以下,个别季度GDP同比增速将在8%以下。
  面对2012年可能的经济增速和物价双双回落,当前的紧缩政策如果得以延续,中国经济会不会从“软着陆”演化为“硬着陆”呢?地方债务和房地产价格的下跌会不会带来金融风险呢?反之,如果出台刺激政策,放松货币,2013年会不会发生新一轮更高水平的通胀呢?
  显然,中国经济这辆老爷车,行驶得越来越颠簸:原本三五年一轮的经济周期,变为一两年一轮的波动——越是不停地踩刹车、踩油门,经济波动就越大;越是关注短周期,经济周期就越短。

  过度追求稳定使系统偏离均衡
  “稳定”和“均衡”,看似近义的两个词语,有时候却是两个相互冲突的目标,因为过度强调稳定,就会抑制市场力量的调整,阻碍经济系统依靠自身力量走向均衡。
  比如,过度强调人民币汇率稳定,不敢让人民币价格大幅波动,外汇市场的均衡就只能通过数量调整来实现,造成越来越多的外汇流入,国际收支严重失衡。结果,人民币汇率稳定了,3.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价值稳定不稳定?为了购买外汇而发行的数十万亿人民币对国内物价、房价的冲击,算不算稳定?为了回收这些因购汇而投放的人民币(更多投放给售外汇的外资外贸企业),被迫提高存款准备金紧缩国内资金,造成股市一落千丈、中小企业命悬一线,算不算稳定?
  又比如,过度强调就业稳定,就会造成劳动力价格的失衡。多年来,政府担心工人失业、农民工回流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出口一有风吹草动,我们就会增加出口退税或补贴。2010年,中国出口退税总额超过7300亿元,相当于当年财政收入的1/10,超过社保或医疗卫生支出,依靠这些出口退税补贴的就业,算不算稳定?2008年年底,我们出台了4万亿投资计划,如果这4万亿投资完了,与上述项目相关的就业机会消失了,还稳不稳定?不仅如此,由于我们不允许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数量调整,系统地均衡就只能通过价格来实现,结果中国平均工资加速上涨,削弱了国家竞争优势,为未来的不稳定埋下了伏笔。
  再比如,过度强调物价稳定,就会造成增长的失衡。2008为了实现物价稳定,政策“超调”,造成2009年的经济下滑;2011年为了物价稳定而出台的一系列紧缩措施,势必造成2012年的经济下滑,“软着陆”有可能演变为“硬着陆”。
  可见,无论在什么市场上,过分强调稳定,就必然会有碍于系统自身的调整,妨碍经济均衡的实现——偏离均衡的经济系统,必然越来越不稳定。

  政策转型:从需求管理到供给管理
  在凯恩斯主义宏观调控者的眼中,当前中国经济决策最难回避的矛盾是:物价、房价还没有下来,经济增长却先下来了。此时,若政策转向宽松,尚且担心造成物价、房价反弹;若继续从紧,则担心明年经济“硬着陆”。
  其实“紧”或者“松”都是“反周期”、“宏观调控”、凯恩斯主义的专用概念。如果跳出凯恩斯主义、跳出需求管理或货币管理,转向“供给主义”的改革,上述矛盾根本就不存在——比如:减税,放松垄断,放松管制,整饬流通秩序,对缺乏竞争力的国有垄断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革,减少行政干预,推行邓小平、里根、撒切尔夫人等提倡的自由市场竞争,结果即能够增加总供给,又能平抑物价——可以同时符合“反通胀”和“保增长”两个目标。
  所以,中国经济政策如果长期陷在“周期管理”、“宏观调控”的泥潭里,走入“死胡同”是必然的。事实上,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早在30多年前的美国就已经走入了死胡同,在欧洲也走进了死胡同。在中国,政策应该尽快从周期管理走向供给管理,而增加供给的所有政策都指向“变革”——让政府财政收入不再高增长,让财政支出不再挤占民间投资,让行政垄断不再抑制创造力,让准入限制和管制不再保护落后,让有形之手不再抑制生产和消费,让资金、劳动等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战略转向:新对外开放观
  央行最新数据,8月份新增外汇占款3769.4亿元,这就意味着仅一个月时间又有500多亿美元进入中国。由于央行刚刚出台了扩大了存款准备金缴纳基数的政策,按照规定,未来两个月各商业银行每月应该多缴纳3000多亿人民币给央行作为存款准备金,几乎正好对冲掉每月新增加的外汇占款。所以,在9月和10月,如果外汇流入暂时都可以不作对冲,那么11月呢?明年呢?
  当中国经济面临极大的“硬着陆”风险、政策想放松、想降低存款准备金以刺激经济时,持续的外汇流入却逼着中国央行被迫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否则就只能任由新增货币继续推高房价、冲击物价了。
  要改变外汇持续流入的局面,就必须改变当前的对外经济政策:中国“鼓励出口、吸引外资、稳定汇率”等政策,都是90年代制订的,一度对推动中国过去10年的经济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时过境迁,再坚持这些老政策,就会继续消耗宝贵的财政补贴资源,加剧劳动力价格失衡,让内资内贸企业、小企业和股市成为“外病内治”和“外松内紧”政策的牺牲品,让外汇储备继续增加并不断不贬值,让中国消费者补贴国内生产者和国外消费者……
  为了不再复出更多的代价,中国需要实施“新对外开放战略”,从鼓励出口、追求顺差,到追求国际收支平衡;从盲目吸引外资,到只重外资质量不求数量;从僵化的汇率政策,到更灵活的人民币汇率政策。
  物价的背后
  最后,让我来重新审视一下本书讨论的物价问题:物价牵动民生,是经济周期运行的重要指标。小小的物价,可以折射出整个中国经济宏观、微观的各个方面,而站在物价表象背后的,其实是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经济政策、经济战略和经济体制。
  透过物价和通胀,读者可以发现:中国经济表面稳定,实际上正在严重偏离均衡;执行了20年的或松或紧的周期调控政策,已经把经济周期变得越来越短;在房价物价调控目标尚未实现之前,投资已然“高台跳水”,经济掉头向下;当国内信贷资金紧张、中小企业资金链纷纷断裂时,央行每个月还面临着为了对冲外汇占款而不得不提高存款准备金的压力——面对上述复杂矛盾,传统经济政策已经进入“死胡同”,惟有政策转型和战略转向才能让中国经济避免危机。
  企盼着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能够尽快转型,中国的经济战略能够尽快转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理性、全面、客观地看待物价和通胀,祝愿中国经济列车越开越平稳,祝愿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通胀恐慌猛于虎!
  通胀恐慌所导致的调控政策更猛于虎!
  因此,中国人要战胜通胀,首先要战胜通胀恐惧症。这不仅需要在居民和企业中全面普及物价和通胀的知识,还需要对那些不做认真研究就到处“忽悠”的学者和媒体做出系统的批判,更需要政府决策部门进行“适度调控”——有时候多前进一小步,就可能掉进泥潭!
  尽管中国早已实现了粮食自给和供求平衡,且大部分工业品都处于产能或产量过剩状态,可是每一次短期物价上涨,都有人把它夸大成长期现象,并说:这次不同以往!
  最早以中国为例说“这次不同以往”的是LesterRussellBrown,他在1995年出版的WhoWillFeedChina?一书一度让全世界为之恐慌。作者宣称中国人的食品消费增长将造成全球粮食短缺,以及粮食价格的暴涨。可是16年过去了,中国的粮食消费并没有明显的增加,甚至主要粮食的消费量仍然停留在1992年的水平,直到2006年之前的10年里,全球粮价也基本保持了稳定。
  2006年以后,当全球粮价真的开始迅猛上涨的时候,更多的声音说:这次不同以往!为什么呢?因为粮食的需求变了:以前人吃粮食,现在机器也吃粮食(用玉米等农作物提炼燃料油乙醇等等)。听起来很有道理,可是很快人们就迎来了2008年的下跌——半年之内,主要粮食价格暴跌超过50%!
  2010年6月开始的全球新一轮粮价上涨,终于在10月份造成中国CPI迅速上升。之后,中国又连续经历了冬季的“蔬菜通胀”和2011年夏季的“猪肉通胀”,于是又有人说:这次不同以往!因为中国已迎来“刘易斯拐点”,工资价格上涨将推动中国物价走高,并将很快迎来两位数的通胀时代!也有人说,这一轮通胀是受到了国外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成本推动,将演变成长期难以化解的通胀压力;还有人说,中国过去几年累计超额发行了几十万亿人民币,这些货币最终要变成物价上涨;上述观点不仅在媒体上铺天盖地,在学术界也影响极大,甚至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决策机构。
  2010年底,我应邀参加央行金融稳定局召集的经济形势专家咨询会。在我之前发言的几个专家似乎都提到了“不能忽视原材料上涨对物价的影响”、“不能忽视劳动力成本上涨对物价的影响”、“不能忽视货币超发对物价的影响”……然而,到底上述因素如何影响价格,影响多少?却无人论及,仅凭想象!
  事实上原材料上涨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原油涨了数十倍而下游化工数量涨价甚微;铁矿石价格早已是几年前的数倍而汽车价格依然下跌;
  劳动力工资价格上涨从2005年以后就明显加速,为什么那时候没有推动物价上涨?五年来证券行业的工资涨幅最快,可是证券行业的产品——交易佣金率为什么却为什么下跌了60%?
  至于货币超发,货币增长最多的年份显然不是2010年,而是2009年,可是为什么那一年是通货紧缩?
  所以,中国的物价形成机制并不像上述学者“忽悠”的那么简单。
  那么,中国这一轮通胀,究竟是周期性的食品通胀,还是结构性的长期通胀?有多少是需求拉动,有多少是原材料或工资成本推动?有多少是货币因素造成的,有多少源于实体经济本身?有多少物价上涨是从国外输入,有多少源于国内?有多少物价因素要从宏观治理,又有多少是因为微观上的垄断、管制、物流、流通等原因造成?物价上涨和资金流动、房价、股价分别是什么关系?
  只有解决上述问题,才能帮助居民和企业全面认识通胀,帮助投资者正确预测物价,并有利于决策部门采取对症下药的政策措施。为此,从2010年12到2011月年8月,我带领10名宏观分析师,先后完成了6个专题研究报告,分别为:关于劳动力价格对物价影响的四层过滤模型专题;关于输入原材料价格上涨对CPI影响的四层过滤模型专题;关于四层吸收后的单位GDP货币供应量对物价影响的报告;中国货币流向报告:货币流向对物价和资产价格的影响;关于PPI与投资、库存及行业盈利能力变化的报告;关于PPI对CPI传导的专题研究以及影响物价的微观机制的专题;等等。
  尽管这些专题研究报告费时耗力,甚至因为涉及很多绕不开的理论创新、概念创造和模型创新,以及大量的数据处理和量化分析,结果也难免有偏差,但是据我们了解,这样全面从货币到实体,从宏观到微观,从产业链到竞争环境,分别对原材料、工资、货币、食品等因素对于通胀的影响开展系统的定量系列专题分析在国内学术界尚属首次。
  在本书所涉及的物价系列专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的宏观团队一边研究、一边向机构投资者推介路演,并及时把研究成果送到有关决策部门和学术交流机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得到了各界朋友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也收到很多宝贵的批评、指导、意见和启发。在此对上述提供帮助和建议的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了更广泛地推广这些理论研究成果,我们应出版社的要求,改变了经济学理论和模型的抽象表达方式,删去了专题报告中繁杂的数据、图表,把这些专业研究成果改写成通俗著作,就有了大家看到的这本著作。
  从开始这本书涉及的系列物价专题至今,三个季度过去了,中国的通胀正按着我们预测的方向演进,中国人心中的通胀恐惧也将阶段性褪去。可是要正确地认识通胀、应对通胀、治理通胀,彻底告别非理性的通胀恐惧,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愿这本著作能够为关心中国经济、关心百姓生活、对理论创新感兴趣的朋友们提供一点儿积极的启发。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北京"文津读书沙龙"走进4号线 2011-11-30
· 这些书告诉我们如何读书 2011-07-25
· 揭秘外国人是怎样读书的 2011-06-03
· “欢乐课外活动营”六一主题读书活动 2011-05-31
· 世界读书日,别让书虫独自狂欢 2011-04-26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