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三省”之地破解“边缘化”困境
2011-11-16   作者:记者 李劲峰 周之江 王丽/采写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我国南方最大的天然草场威宁百草坪牧场。

    毕节试验区充分发挥山地优势,推动茶园产业化发展,提高群众收入。

    作为“中国最穷试验区”,毕节试验区建立的20多年来,在群众生活水平、森林绿化建设、人口素质提高等方面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初步摆脱“越生越垦、越垦越穷、越穷越生”怪圈后,毕节试验区对“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赋予更多新的时代内容,在新起点上着力探索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不断发挥试验区精神探索为“穷人经济学”求新解。
  昔日“鸡鸣三省”之地,正在通过改善交通瓶颈、挖掘资源潜力等种种措施,破解“边缘化”困境。

  破除思想痼疾剔除“穷根”

  毕节试验区建立20多年以来,探索科学发展的成效,得到了中央和贵州省的肯定与支持。2009年4月14日,中央在北京召开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座谈会和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工作研讨会,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在政策、项目、资金上加大对试验区的支持力度,为试验区借力求强带来了提速发展机遇。
  今年5月下旬,贵州省政府召开毕节试验区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意见》,按照“先行先试、封闭运行、风险可控”的原则,将国家、省需要试行的新政策新机制安排在试验区先行先试,为毕节试验区描绘了新蓝图。
  站在历史新起点上,如何发挥干部攻坚克难、敢闯敢试作风,带领全区各族群众迈上新征程,成为试验区能够实现新跨越的关键因素。毕节地委、行署负责同志表示,各级领导、干部中,仍普遍存在一些不适应改革发展要求的陈旧观念,成为影响试验区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的思想痼疾,要彻底剔除“穷根”,就得下大力气努力破除思想痼疾。
  一是“小富即安”、满足于现状。试验区20多年改革探索的确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绝不能因为这些成绩而满足,而现在一些干部存在纵向与自己比较多、横向与外界比较少的问题,他们热衷于纵向比谈成绩,而不愿意、不敢于横向比找差距,只看到成绩而看不到差距,就不会有强烈的危机意识,更难有前进的动力,这种局面必须改观。
  二是讲“条件”多、讲“困难”多,凡事喜欢“唯条件论”。这种心态在毕节地区不少领导和干部中还相当普遍,一些人认为毕节经济发展慢、工作不好干是理所当然的事,任何事情一遇到困难就讲客观条件。对于毕节这样的贫困地区来说,干事业如果不拿出“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勇气,是很难成功的。必须打破这种观念,树立“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意识,以强烈的责任心推进试验区改革发展。
  三是领导、干部中对非公经济发展仍较广泛地存在偏见,对企业和投资者“高高在上”,不愿服务、不敢服务、不会服务,丧失发展机会。毕节试验区就是要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吸引投资者创造条件,打破障碍,让试验区真正成为生产要素聚集的“洼地”、投资者的热土和创业者的乐园。

  发挥“洼地效应” 破解“富饶的贫困”

  毕节是我国典型的喀斯特石山区,山高坡陡、地形破碎、土地贫瘠,但在当地连绵的山峦之下,蕴藏着及其丰富的水能、矿产等资源,是我国西部重要的能源资源“聚宝盆”。
  据了解,毕节目前发现矿种40多种,已探明矿种16种,煤炭、铁、磷矿(含重稀土)、铅锌等矿产资源储量均居贵州首位,且品味高、分布集中、易开采。毕节优质无烟煤探明可开采储量达256.9亿吨,占贵州已探明的煤炭储量的45%以上,为“江南煤田”之最。
  2000年11月,地处毕节的洪家渡水电站开工建设,拉开了“西电东送”工程的序幕,毕节沉睡的资源开始被逐渐唤醒。尽管国家“西电东送”战略工程让毕节逐步成为西部重要能源基地,但长期以来,较为粗放的资源开采方式未形成集聚效应,让毕节长期难以摆脱“富饶的贫困”。
  如何科学地、可持续地开发当地丰富的能源资源,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在生态脆弱的毕节试验区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上世纪90年代,由于炼硫炼锌,毕节地区约100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不毛之地,就成为当地资源开发的“前车之鉴”。进入当地土法炼硫炼锌的村寨,一到夜间,不时可见冒出类似焰火的土窑,生态破坏严重,对人体也带来极大损伤。
  因此,毕节要发挥出贵州乃至中国西部储量最大、品味最好的煤炭、磷矿等资源优势,就必须用好政策、好环境吸引一流的企业、一流的技术和一流的人才,让毕节成为生产要素集聚的“洼地”。
  织金县新近探明的磷矿是我国目前储量最大的一片磷矿资源,而这里还富集和伴生煤炭、稀土等战略资源。但是,毕节并没有盲目开发,而是高起点规划了一个90多平方公里的织金循环经济能源化工基地,综合发展煤化工、磷化工、电力、建材等产业,中石化、国电、中海油等一批大型企业相继进入,这儿也将建成现代化的磷化工和煤化工生产基地。
  2009年,毕节地区完成了全区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将按照“一区多园”的模式,建设9个工业聚集区、18个工业园。这些工业园区不仅将形成贵州最大的新型能源基地,还将按照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理念,形成以煤电磷一体化、清洁能源、生物制药及食品加工、汽车及矿山机械制造等为主的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优势产业集群。
  除发展传统的矿石能源产业外,试验区还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利用煤矸石、煤层气发电等新能源。赫章县、威宁县等地蕴藏着丰富的风力资源,这些地方风速较大、风向稳定、风能分布集中。目前,毕节地区正建设15个风电场建设项目,总装机75万千瓦,投资85亿元,未来将重点开发风电、生物质能源等新能源产业,使这里成为云贵高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绿色能源”基地。
  从“边缘化”区域到西南交通枢纽
  毕节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自古有“于滇为咽喉,于蜀为门户”和“川滇通衢”之称,是四川南下通往贵州、云南、广西的重要通道,为历代重要军事战略要地。但是,“鸡鸣三省”之地却因长期投资欠账,多年来由于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的缺失,物流环境低出高进,外来投资者等待观望,只好守着金山受穷处于加速“边缘化”的困境。
  毕节的落后归根结底是交通的落后,成为当地人的共识。毕节地区西部开发办公室主任付波说,试验区刚建立时,毕节共有公路4770公里,但超过80%都是等外公路。目前,全区也仅有贵昆、内昆两条铁路沿边缘的威宁县一隅穿过。全地区还没有一条高速公路,贵毕、大纳两条主干线公路建设标准低,通行能力弱,更没有机场,交通已成为制约毕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破解毕节“边缘化”,必须首先发展大交通。从2007年初开始,毕节地区将发展大交通的战略思维变成了拼争项目的实际行动。采取超常规的举措,全力打造“毕节速度”。尤其是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央出台扩大内需政策,这让毕节抓住了破解“边缘化”局面的历史机遇。
  随着杭瑞、厦蓉两条在毕节交汇的国家级高速公路先后开工,以及将在“十二五”时期先后开建的多条省级高速公路,毕节地区将从过去没有一公里高速公路到形成“三横三纵”的高速公路交通网,上千公里高速公路将让毕节各地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目标。
  与此同时,毕节试验区还将建成成都至贵阳、隆昌至黄桶等13条铁路共749公里,6个县(市)可通铁路。其中,计划在5年内开通的成贵铁路,将让“动车开进毕节”梦想成真。在建的毕节机场,也将于明年10月建成通航。
  志在建设“川、滇、黔三省交汇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毕节,随着毕节机场、毕节国家公路运输枢纽、物流中心等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到2030年,将建成为一个四通八达,快捷高效的综合交通骨架网络。
  “今后从毕节出发,1小时到达贵阳、2小时融入成渝经济圈、5小时融入珠三角经济圈,毕节不仅将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还将实现通江达海的目标。”付波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小基金公司被边缘化 暂时难倒闭 2011-11-15
· 云时代中国彩电业谨防再被边缘化 2011-09-20
· 李迅雷:A股处于被边缘化窘境 2011-06-21
· 银行理财独孤求败 证券业会否惨遭边缘化 2011-06-13
· 银行理财围剿 券业会否惨遭边缘化 2011-06-13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