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欧更加专注中国经济发展
在捷克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投资论坛上传出重要信息
2011-11-15   作者:记者 骆国骏 孙希有 肖莹莹 刘振冬/布拉格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中国投资论坛”11月7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记者 刘振冬 摄

    11月7日至11日,由捷克国家银行和捷克经济部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投资论坛”(CIF)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捷克、斯洛伐克、欧盟、中国等政府机构代表、工商界人士及专家出席了这一盛会。
  论坛期间,与会人士就世界经济前景、中国经济发展、中国与中东欧经贸金融合作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研讨。与会人士一致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而中东欧地区背靠欧盟统一市场,地理条件优越,成本优势明显,双方经贸金融合作前景广阔。现将论坛期间的精彩观点阐述如下,以飨读者。

  增长的中国 增长的机遇

  虽然此次论坛的讨论范围广阔,但与会嘉宾一致的判断是,欧洲企业将从中国的增长中获益,中国与捷克等中东欧国家之间的经贸发展关系广阔。

  中国投资论坛(CIF)执行董事长 虎彼得:欧洲企业将从中国的增长中获益

  去年,首届中国投资论坛传递出来的主要信息是,西方不应当害怕中国。事实上,西方应当害怕的是中国经济放缓的情形。本次论坛讨论的话题虽然差别很大,但它们有一共同之处,那就是,中国市场是一个正在增长的市场,欧洲企业有机会从中受益。所有在中国取得成功的欧洲企业都知道,合作才是正确的方向。
  事实上,德国对中国出口的增加已经极大地推动了德国经济发展,进而也间接推动了捷克经济的发展。捷克的政治家们开始提出,我们需要实现经贸合作的多元化,应当积极探索包括中国在内的更大市场。即使是欧盟总部也已讨论中国参与稳定欧元区的必要性。
  几年前,中东欧还只是吸引西方投资的新兴市场。西方国家通过各种利润丰厚的商业活动来帮助我们国家发展和创造财富。现在的经济形势已大为不同,中东欧已成为一个较为发达的市场,不仅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很快将成为其增长引擎,中东欧十国还将遵循西方的成功范例,参与开发新兴经济体的市场,包括其中的领军国家——中国。
  与此同时,中国公司正走向全球化,这就增加了双方可以采用的合作模式,比如制造业、物流和研发等等。中国投资论坛的主要目标是鼓励贸易的发展和投资的流动,我们不仅会强调其中的投资机遇,也会告知中东欧企业如何能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中国的产品、服务和投资市场都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市场,诀窍、经验和耐心都是成功的要素。

  中国驻捷克大使 于庆泰:把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大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联合国贸发会的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引资610亿美元,环比增长12%。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总体运营情况良好,如来自捷克的汽车品牌斯柯达,PPF金融集团等均与中方进行了成功合作,并在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某些欧洲媒体关于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的评论并不客观。中国政府正积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赴海外合作,中国企业在欧洲更加活跃地寻找商机。在捷克,长虹、华为、中兴、亚普汽车部件公司、大连橡胶机械厂等在捷投资合作也取得成绩。
  中欧、中捷互利合作大有可为。未来若干年,中国将把中东欧地区国家视为与欧洲合作的优先地区,加大投入,予以重点推动。中国愿与捷等中东欧国家发展更广泛、更深入、更紧密的经贸关系,把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大。欢迎捷克等中东欧国家企业积极参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共享中国繁荣进步的机遇和成果。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布达佩斯“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上明确指出,我们把中东欧地区视作我们的合作伙伴。当今世界,中国和这个地区的国家都是极具潜力的新兴市场,我们合作定能获得双赢。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 任鸿斌:双方的经济结构高度互补

  从2001年到2010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整体贸易额从40亿美元增加到了411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2%。其中,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的出口总额从34亿美元增至32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31%;中东欧国家对中国的出口总额从6亿美元增至90.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37%。过去十年中,双边贸易的商品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机械和电子产品的总价值占到了总体贸易额的80%以上。
  中东欧国家的地理优势使它们成为东西方之间的纽带,其法律体系与欧盟标准一致,且经营成本也低于西欧国家。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在中东欧国家的投资有助于充分利用欧盟的政策,通过和当地企业展开合作,达到拓展西欧国家市场、以更低的成本融入当地工业分工体系的目的。
  截至2010年底,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的投资总额达8.3亿美元,占中国对欧盟国家投资总额的6.6%。中东欧国家对中国的投资总额达10.1亿美元,占欧盟国家对中国投资总额的1.4%。中国在中东欧国家的投资领域十分广泛,其中尤以制造业和服务行业为主。
  目前,中国和中东欧十国之间贸易和投资合作的规模还相对较小,但双方的经济结构高度互补,这将转化为未来经济合作的巨大潜力。中国在加工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拥有优势,而汽车制造、造船、航空工业、污水处理、酿酒和生物制药、生命科学等行业则是中东欧国家的强项。在中国企业投资欧盟国家的兴趣日渐增加的背景下,中东欧国家在吸引中国投资方面也越来越富有竞争力。相互学习和互利互惠可能会使它们成为长期稳定的贸易和经济合作伙伴。

  捷克工贸部副部长 米兰·霍沃尔卡:中捷经贸关系仍有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认识到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位置,对中国这些年取得的经济成果也深感敬佩。中国和捷克有着多年的经贸合作关系,中国的成功给捷克企业带来了很多机会,同时捷克也是中国的一个非常好的市场。然而,捷克去年从中国的进口额达到160亿美元,对中国的出口额为13亿美元,进口与出口的比例为1:14,而中国每年从欧盟的进口额同欧盟从中国的进口额之比为1:3,我们希望中捷贸易关系能更均衡一些。
  中捷两国应共寻贸易机会,开拓市场,发掘潜力,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捷克欢迎中国投资商帮助捷克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或将捷克企业的生产技术传播到中国。我们不只欢迎企业到捷克增加他们的市场份额,更欢迎中国企业到捷克后帮助捷克企业提高他们的市场地位。
  时下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给欧洲各国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捷克也不例外。捷克经济增长十分依赖外围整体环境。捷克出口额占整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高达70%,是全世界该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捷克出口的产品中有84%面向欧盟各国,这些国家经济的下滑必然会影响捷克经济的发展,因此欧元区的问题也就是我们的问题,我们将尽力帮助欧元区解决债务问题。尽管到目前为止捷克尚未加入欧元区,且捷克政府当前并未就何时加入欧元区进行更进一步的讨论,但我们深信,加入欧元区符合捷克的利益。

  中国消费金融市场向中东欧招手

  随着中国经济的消费转型,中国新兴的消费金融市场,也给中东欧的金融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PPF集团,早在2007年就在中国开始了消费金融业务,并在2010年获中国银监会批准成立了国内唯一一家外商独资消费金融公司。

  捷信亚洲集团总裁 帕维尔·纳莱克:捷信将为中国客户提供便捷的消费金融服务

  中国的消费金融市场空间巨大,PPF集团将致力于为中国客户提供更好的消费金融服务。
  PPF集团是中欧和东欧最大的投资和金融集团之一,管理资产约为120亿欧元,投资业务涉及银行、保险、房地产、能源、采矿业到零售业。PPF在1997年组建了捷信集团,专门从事消费金融业务。现在,捷信集团已经成为欧洲领先的消费金融提供商之一。在中东欧、俄罗斯、独联体国家和亚洲各地服务于消费者。
  2007年,捷信在中国深圳建立了信用工厂,开展消费信贷业务。2010年2月底,获批在天津建立国内第一家外商独资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消费金融(中国)有限公司在2010年12月1日正式开业。如果捷信拥有全国性的消费金融公司牌照,每天达到4万笔的业务规模并不仅仅是一个梦想。目前,中国的监管部门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成都4地开展了消费金融公司的试点,希望监管机构能够鼓励消费金融下一步的区域扩展。
  消费金融在拉动个人消费方面存在巨大的潜力,依靠消费金融拉动内需也是中国今后政策的重要目标,中国政府正在采取各项措施以更好地平衡出口和国内市场。目前,俄罗斯的家电市场有40%是通过消费金融的方式销售的。在西方成熟经济体,如经合组织(OECD)中,消费信贷(不包括房贷)对于GDP贡献度达到15%到20%,而中国还不足6%。中国的消费金融市场空间巨大,捷信将致力于为中国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消费金融服务。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国际经济合作部主任 潘江:扩大消费是中国经济长期战略

  中国的消费金融市场起步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在扩大内需和改善银行信贷资产结构的背景下,消费金融业务开始逐步推开。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消费金融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中国的消费金融市场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机会。
  “十二五”规划指出,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中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这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首要任务,也是“十二五”期间最主要的一个政策导向。
  2008年中国的生产占全球的7.2%,但消费只占全球的4.3%。2008年中国的贸易依存度是56.7%,而消费率只有36%。并且,消费率一直在下降,下降幅度还非常快,相反投资率却在提高。“十二五”期间,中国政府试图改变这个趋势,预计将刺激中国的个人消费从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提高到2015年的42%-45%。
  2011年10月21日,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三部委出台了《关于“十二五”时期做好扩大消费工作的意见》,提出扩大消费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也作为商务工作的重要任务,抓实抓好,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其中明确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商贸流通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消费信贷产品和管理模式创新,支持扩大农村消费,这又为中国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目前,中国的消费金融市场发展面临着诸多有利条件。一是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外部环境。二是基础制度建设的加快为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社会金融监管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就是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国也将建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提上议事日程,并且中国政府也在不断加大对于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三是社会融资结构的调整将使商业银行更注重消费金融业务。可以预期,消费金融市场必定会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扩大,而自然发展和壮大。

  中捷高技术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与会嘉宾认为,中国和捷克有着共同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趋势,即向高附加值和科技密集型产业转变。在中捷两国,研发项目,技术转移和创新活动正变得日益重要,双方在这些领域的互补性强,未来经济合作的潜力巨大。

  捷克投资局首席行政长官 米罗斯拉夫·克里热克:合作集中在汽车、精密仪器、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领域

  目前,对中捷两国而言,研发项目,技术转移和创新活动正变得日益重要。这是因为中国和捷克有着共同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趋势,即向高附加值和科技密集型产业转变,这也为两国的经贸合作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根据捷克投资局的数据显示,两国合作潜力最大的领域主要在汽车、精密仪器、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等方面,两国企业可以采用的合作方式包括并购、绿地投资、研发和供应链合作,等等。
  在投资优惠政策方面,捷克政府2007年2月实施了修订后的投资激励法案,对新成立的公司和追加投资的企业提供5年的所得税减免,对在失业严重地区的企业提供就业补助金和培训和再培训补助金。捷克政府又于今年10月19日批准了新的激励政策,将税收优惠的期限从5年延长到10年,将激励范围扩展到R&D中心和商业支持服务中心。
  此外,捷克投资局及其主管单位捷克工业贸易部正逐步完善一项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双边技术合作的方案。该方案的目标在于促进捷克与外国公司在技术开发上的双边合作,已经选定的支持领域包括工程,电子,信息和通信技术,可持续发展和清洁技术,农业和食品加工技术,生物技术和医疗技术等。该方案将在2012-2016年实施。最高补贴金额为可补贴费用的50%,补贴的费用包括工资,交通,管理费用等,三年内最高补贴20万欧元。
  同其他中东欧国家相比,捷克在以下四个方面更具优势。从宏观经济形势来看,在中东欧国家中,捷克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失业率和通胀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从传统来看,捷克拥有长期的工业和研发传统,这也是其具有发达的商业环境和供应商基础的原因。从地理位置来看,捷克处于欧洲交通要道的十字路口,很容易成为连接发达和新兴经济体的桥梁。最后,捷克同中国的经贸关系也更为紧密。2010年两国的贸易总额为167亿美元,匈牙利、波兰和斯洛伐克与中国同年的贸易总额分别为80亿美元、110亿美元和35亿美元。
  对于公共基础设施而言,捷克政府前期的一项政策方案,旨在支持建设和发展工业区,工业废弃地改造和商业投资地产开发,研发项目和服务共享中心。捷克政府支持兴建的工业园区达103个,其中有540家新兴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达10万个。

  捷克国际商会董事长 米哈尔·迈斯特里克:捷针对不同投资领域推出激励方案

  捷克是整个欧洲的贸易中心,很多电子产品在捷克组装后再出口到欧洲。捷克针对不同的投资领域推出了不同的激励方案,个别方案甚至还得到了欧盟的拨款支持。
  捷克2007年7月生效的投资激励法案规定:新创立的企业(包括本土和外资企业)可以享受5年期的企业所得税税收全部减免优惠,而扩大规模的企业可以享受5年期的税收部分减免优惠;对于在失业率较高地区设厂的企业,政府将为每个就业机会提供5万克朗的补助,同时政府还将负担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培训和再培训成本的25%。上述投资激励的总金额(除了培训和再培训补助金)不得超过企业投资长期有形和无形资产总和的40%,对于中型企业和小企业而言,这一标准提高到50%和60%。
  今年10月,捷克政府批准的新激励方案将以上的税收优惠期限从5年延长到了10年,并将可以享受上述优惠的企业范畴进一步扩大,研发中心和商业支持服务中心也被包括在内。

  斯洛伐克共和国经济部国际贸易司首席顾问 杜尚·诺沃特尼:斯洛伐克向中国的出口额增长45%

  中国和斯洛伐克的经济合作主要是在商业和贸易方面。两国的贸易关系已有80年的历史,斯洛伐克每年从中国的进口额占前者全部进口额的40%。中国是斯洛伐克在亚洲最重要的经济伙伴,而斯洛伐克也已成为中国在中东欧地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中国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其发展对斯洛伐克有很大影响。两国的经贸合作已经由单纯的商品贸易发展到相互投资、技术研发、生产合作等。中国联想集团欧洲、中东与非洲的客户运营中心已在斯洛伐克落户。
  斯洛伐克对中国有长期的贸易逆差,这在中东欧是普遍的情况。但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国对斯洛伐克出口的产品既有最终消费品,也有半成品。这些半成品在斯洛伐克完成组装,然后再出口,这积极地影响了斯洛伐克的贸易状况。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斯洛伐克的企业向中国出口,从2005年到2010年,斯洛伐克向中国的出口额增长了45%,最终的数字可能还要更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中国投资论坛 2010-09-10
· 中国投资论坛——您的欧洲投资导航灯! 2010-09-08
· 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投资论坛上发表演讲 2010-09-07
· 中国产业投资论坛将于27日在京开幕 2008-11-06
· 首届中国-科威特投资论坛举行 第二期11月举行 2008-05-26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