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粮食市场购销冷清 观望情绪浓
农民盼涨 企业怕亏
2011-11-14   作者:记者 王猛 管建涛 杨成军/长春、哈尔滨、沈阳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一家粮库正在收粮。受到近期新粮上市量增加及不易保存等因素影响,东北地区深加工企业连续下调新玉米收购价格。记者 王猛/摄

    今年东北地区粮食生产获得大丰收,黑吉辽三省粮食总产量超过2200亿斤。但相比去年同期田间路上收粮车来来往往的热闹场景,目前东北秋粮购销市场显得十分冷清。受价格预期高、企业加工效益低等因素影响,东北三省部分粮食收储企业和农民都表现出浓厚的观望情绪。一些农民盼望高粮价,同时希望能够按粮食水分等级销售,真正实现优质优价。而部分企业已经开始调低玉米等作物的收购价格。

  秋粮价格高开稳走

  “今年又是个丰收年,水稻成熟度不错,开秤价就达到1.4元。”今年种了45亩水稻的庆安县丰收乡丰裕村农民李兴说。据统计,今年东北三省粮食增产270亿斤左右,实现粮食生产“八连丰”。随着东北地区秋收结束,秋粮收购也陆续开始。《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黑龙江省一些粮食主产区秋粮收购价都超过去年同期。
  庆安县是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今年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20万亩。记者在庆安县丰收乡、久胜镇等地走访时了解到,虽然水稻开秤价较高,但并没有表现出去年一路上涨的迹象,价格只有小幅涨落,比较稳定。黑龙江省五常市水稻品质较好,当地水稻开秤价虽然比邻近地区高出一些,但同样没出现太大涨幅,水稻价格呈现高开稳走趋势。
  国家粮食局等六部委日前发布2011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规定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在内的11省区粳稻最低收购价为每斤1.28元。黑龙江省最低收购价执行时间为2011年11月16日至2012年3月31日。东北地区粳稻已经上市,开秤价每斤都已达到1.4元,远超过水稻最低收购价。11月份水稻最低收购价开始执行时,市场价格可能更高,水稻最低收购价恐难以启动。
  同水稻类似,今年黑龙江省玉米收购价也高于去年。青冈县卢河镇农民翁立军说,今年玉米开秤价每斤达到0.8元,比去年每斤0.62元高出一截。“出价后一直没怎么涨,现在新粮刚下来,收玉米的粮贩子也不多。”
  据吉林省市场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吉林深加工企业玉米整体收购量不大,价格平稳:四平天成每吨收购价2150元,收购量千余吨;吉林燃料乙醇每吨收购价2140元,自有库存较充足;公主岭中粮每吨收购价2110元,收购量数百吨。
  据统计,今年东北三省水稻播种面积大幅增加,总面积达7408万亩,同比增加762万亩,增幅11.47%。受今年雨水充沛等因素影响,东北三省水稻单产与去年基本持平或略有增加,因此产量较去年有较大幅度增加。
  专家预计,2011年东北粳稻产量约3427万吨,同比增加537万吨,增幅19.24%,其中黑龙江为2290万吨,同比增446万吨,增幅24.19%。

  成交不旺:农民“等价钱” 企业慎入市

  由于种子、化肥、柴油、包地价格不断上涨,人工、机耕、机播等服务费用增加,种地成本大幅提高,农民对粮价预期也随之升高。种植成本增加、物价上涨等因素拉高了粮价预期,农民惜售心理严重,观望情绪浓厚。
  “鸡蛋一斤五块多,猪肉一斤快20元,买件衣服的价钱都翻番了,粮价要是不多涨些,农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一些农民抱怨,物价涨得太快了,盼着粮价也高一些。黑龙江省绥化市东津镇利民村水稻种植户刘利说,当地水稻收购价在每斤1.4元,但都是当地的小企业收储,并没有外地粮贩子和大企业。往年这个时候村里水稻已经销售过半了,但今年没有几家卖的,大家都在等粮价再高点。
  黑龙江省巴彦县农民孙宝玉今年种了22亩玉米,目前还没有出售新粮。他说,玉米开秤每斤就到了8毛钱,比去年高不少,想着涨涨价再卖。村里人都认为今年粮价多少会涨些,大家都在等价钱。去年这时候村里已经有人陆续卖粮了,但今年还没有,属于有价无市。
  据黑龙江省粮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新粮上市后的两三个月内,黑龙江省农民售粮速度明显快于往年。由于后期粮价持续上涨,同村农民的粮价可能每斤相差0.1元以上,不少农民都觉得卖亏了。受此影响,农民今年对粮价预期较高。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第一管理作业站职工张景会是当地种粮大户,他表示,每年这时候收粮车已经很多,但今年却不多。今年包地价、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价格不断提高,种地成本又高了。他认为后期水稻价格下降的可能性较小,应该还会涨一些,但不会像去年涨得那么多,所以打算等一段时间再卖。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了解到,不少农民期盼所售粮食能优质优价。黑龙江省兰西县一些玉米种植户介绍,以前粮食卖给粮库时大都查验水分、杂质等,确定等级,好粮能卖个好价钱。但现在经常是统一收购价,只要是新粮,不管干湿度区别都一个价。市场上的不少粮贩子也直接给定价,他们用手一抓就能判断出多少水分,老农民虽然懂一些,但总觉得心里没底,看得不如粮贩子准,担心吃亏。
  农民惜售心理严重,收储企业入市积极性也不高。庆翔粮油开发有限公司是黑龙江省一家年加工水稻15万吨的粮食加工企业,该公司总经理白玉峰介绍,去年水稻开秤价在每斤1.25元左右,企业还能接受,后期涨到1.42元以上,企业已经没有任何利润空间,相反赔了几百万元。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庆翔粮油开发有限公司看到,修葺一新的库房已基本空了,为即将开始的秋粮收购做准备。白玉峰说,公司已和家乐福等大型超市签订合同,定期定量提供加工好的大米。即便去年出现“稻贵米贱”的不正常现象,公司仍要保证一定的收储量,满足客户需求。目前企业还有一些存量,看看市场行情后再定何时收购新粮。
  昌图县是辽宁省第一产粮大县,尽管当地秋收已经结束,家家户户堆满了刚刚收获的玉米棒,但粮食交易市场十分冷清。辽宁省昌图县粮食局副局长郭东风告诉记者,当地共有141家粮食收购企业,但目前只有12家开始收粮,且交易量不大。
  目前,吉林省梅河口地区新季超级稻上市量持续放大,但由于市场需求不旺,大米外销趋缓,部分企业采购原粮意愿不高,价格整体呈现稳中有降趋势。
  吉林省梅河口市部分米业有限公司收储价显示,目前出米率70%-71%,水分含量16%的超级稻收购价每斤1.55-1.56元,抛光色选的稻米出厂报价每斤2.26-2.28元;出米率68%-70%,水分含量16%的普通圆粒水稻收购价为每斤1.45-1.46元,抛光色选的圆粒大米出厂报价每斤2.10-2.12元,近期也出现每斤0.02元-0.05元的下跌趋势。
  10月下旬,吉林省松原地区超级稻米销售价格也出现小幅下滑,稻米外销数量减少,企业采购加工意愿不高,市场购销趋于平淡。松原市部分大米加工企业出米率68%-70%,水分含量15%的超级稻收购价每斤1.52-1.55元,抛光色选的超级稻米出厂价每斤2.25-2.28元,价格均有所下跌。
  辽宁盘锦地区是水稻主产区,当地粳稻收购价也出现持续下降,出米率67%-68%的盐丰水稻收购价每斤1.43-1.46元,价格有所下跌。
  白玉峰说,成本上涨,但大米价格没有明显涨幅,企业利润越来越薄,收储意愿就会随之降低。今年的合同额就比去年少,不敢签太多了,去年很多稻米加工企业都吃了抢粮的亏。他介绍,今年黑龙江省气温整体降得慢,水稻水分大,给储存带来一定风险,一旦保管不好容易出现坏粮情况,也影响了企业收储。
  位于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建三江管理局的宝丰米业有限公司每年水稻加工量在3万多吨。公司总经理张贺说,今年水稻收购价在每斤1.35元左右。目前已开收半个月,但收储量并不多。由于运距远、电费高,公司加工成本也越来越高。加上后期水稻价格不明朗,也不敢收太多,边加工边收储,基本不留库存。如果水稻收购价每斤达到1.4元,就几乎没有利润空间了,公司也不会收水稻了。
  分析人士认为,企业观望情绪浓厚原因很多。一是企业2010年的余粮还有一些,收购主体没有处理完库存,占用大量收购资金;二是南方市场对北方产区的稻米采购热情不高;三是一些企业利润降低,甚至赔本,影响了今年的收购积极性。

  中小企业担心稻谷价格下滑

  大型粮食加工企业的观望等待给中小型企业带来压力,即便有资金也不敢贸然入市。业内人士分析,受今年国家紧缩货币政策影响,企业贷款困难,收购资金受阻。加上去年亏损严重,企业今年入市采购经营活动十分谨慎。一些中小米业担心稻谷价格有下滑风险。
  分析人士指出,玉米收购刚刚启动,价格总体行情还不明朗。因此,粮食部门将加大宣传力度,研判市场行情,建议农民适时售粮,避免坏粮等损耗。同时谨防收粮主体炒作粮价。
  此外,据专家估计,目前东北三省各类主体手中尚有300万吨的2010年陈粮等待销售,而今年东北三省水稻产量约3400万吨,比去年增加500万吨以上,水稻整体保有量比去年增加800万吨。预计今年东北地区粳稻需求与去年基本持平或略增,粳稻市场整体供大于求。
  吉林省松原市二马泡有机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相池认为,随着新季粳稻上市量增多,铁路运输紧张,稻米外销困难,可能出现东北水稻主产区稻米价格持续小幅下滑、交易市场冷清等情况。
  去年10月中旬,北大荒、益海、中纺三大集团陆续展开收购,中粮也于10月下旬入市采购,且竞价抢粮现象十分突出,市场购销火热。但今年截至目前,中粮集团、华粮集团、益海集团、北大荒米业集团、东方集团等大中型粮食经营、加工企业等迟迟没有进驻市场。截至10月末,这些往年市场新粮的收购主力军迟迟没有展开规模收购,观望等待行为比较明显,市场收购活动十分冷清。
  除了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外,今年国家仍没有新的政策出台,导致各方主体观望情绪十分明显。需求低迷、收购主体不采购,农民恐慌心理加重。11月末是集中偿还贷款的时间,农民在盼粮价上涨无望的情况下可能集中出售。等到大批水稻集中上市,农民着急出售,一些企业可能趁机压价,水稻价格可能进一步下降,降低农民种粮收益,影响种粮积极性。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山西粮食收购创新高 2011-11-09
· 小米粒大学问 记者探秘沪上粮食生产基地 2011-11-05
· 我国将制定粮食法 2011-10-31
· 2011年山西省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2011-10-24
· 2011年山西省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2011-10-24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