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膜“铺”出旱作农业新希望
2010年甘肃全膜玉米占粮食总产量56%
2011-11-03   作者:朱国亮 李挺  来源:经济参考网
 
【字号

    全膜玉米、全膜马铃薯、全膜小麦、全膜西瓜……正在快速推广的全膜技术为西北旱作农业“铺”出新希望。
    天气渐冷,甘肃中东部旱作农业区却变得繁忙起来,许多计划来年种植玉米的农民忙着铺地膜,以期赶在封冻之前为裸露的耕地披上一层白色的“外衣”。
    甘肃农民运用的这项种植新技术全名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甘肃农技人员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项新的旱地增粮技术。其技术核心之一就是在雨水丰沛的秋季过后或者土壤刚刚解冻的春季,用地膜将耕地全覆盖,减少蒸发,保住耕地墒情。
    益岁润是甘肃通渭县平襄镇城关村的一个玉米种植大户,也是养牛大户。近年来他连续承包上百亩土地种植玉米等作物,同时发展养殖。明年他还将运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七八十亩玉米。
    “如果没有全膜技术,我们这里几乎种不成玉米,没有玉米,我也养不了牛。”益岁润说。
    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杨祁峰介绍,这一看似简单的技术蕴含了诸多科学原理,保墒、集雨、增光、增温,能将水分的利用率提高到70%至80%。一般情况下,1亩地1毫米降水最多只能生产1公斤粮食,而利用这一技术可达到2.2公斤。
    2006年、2007年,甘肃省开始小范围示范推广这一技术,因抗旱增粮效果好,2010年推广面积迅速扩大到1048万亩,其中运用这一技术种植玉米893万亩。现在稳定在1000万亩左右。
    因为雨水少或温度不够,甘肃中东部旱作农业区许多地方都无法种植玉米,但这一技术改变了这一切。
    甘肃临夏州永靖县杨塔乡农民崇尚志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当地以往以种植小麦为主,雨水好的年景,产量也只有200-250公斤,而现在利用全膜技术种植玉米,亩产可达650公斤。
    杨祁峰介绍,2010年,甘肃省推广全膜技术种植玉米893万亩,平均亩产达606公斤,生产的粮食约占甘肃粮食总产量的56.5%。另外,全膜玉米每亩还能生产秸秆上千公斤,这为发展养殖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不仅仅是玉米,甘肃还将地膜运用到马铃薯的生产中,用一种黑色地膜将耕地全覆盖,来增加马铃薯的产量。在甘肃,现在每年用地膜全覆盖的耕地在1200万亩以上,这超过甘肃粮食播种面积的1/4。
    当前,甘肃又开始推广一项新的地膜技术——全膜覆土穴播技术。这项技术同样是用地膜将耕地全覆盖,适宜的主要作物有小麦、胡麻、谷子、油菜、青稞等。甘肃的实践证明,运用这一技术种植的小麦,亩产比露地小麦高出100多公斤。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刘广才说,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解决的是玉米等稀植作物的抗旱、增产问题,全膜覆土穴播技术解决的是小麦等密植作物的抗旱、增产问题,两者的结合丰富和完善了甘肃旱作农业技术体系。
    地膜在甘肃的大范围运用是干旱所迫。甘肃年平均降水量为307毫米,且降水主要集中在7、8、9月。降水不足,又时空分布不均,造成干旱频发。甘肃耕地立地条件也不好,尤其是中东部干旱山区,可灌溉的川地很少,多为山坡上的旱地。
    杨祁峰说:“这些旱地天上水不足,地下水太深太苦,河水太远,远距离高扬程输送,山区农民用不起,这迫使我们走上旱作技术创新之路,地膜保墒、集雨的作用因此在甘肃得到充分运用。”
    地膜的运用让甘肃旱作区农业抗旱能力大增,粮食产量大幅增加,生产更加可控,过去粮食不足的旱作农业区现在成了重要的粮食产区,因此甘肃一些农业专家将全膜双垄沟播、全膜覆土穴播等技术称之为一场“白色革命”。
    甘肃创新的全膜技术现在在周边具有相同气候条件的省区也开始推广运用,与此同时,一些农技人员还将这一技术尝试运用到粮食作物以外的其他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中。
    会宁县农牧局总农艺师刘生学正在尝试运用这一技术种植西瓜,他说:“这是一项基础性的技术,在很多作物上都可运用,毫不夸张地说,这项技术挽救了西北干旱区种植业。”
    不过,全膜技术也带来了一个副产品——“白色污染”。但一些农技人员认为,只要做好地膜回收工作,这一技术在旱作农业区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加快科技化破解农业发展难题 2011-11-03
· 特色农业产业化:贵定做大“农业”文章 2011-11-02
· 太原市投资26亿多元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2011-10-26
· 粮农组织总干事呼吁增加农业投入保证世界粮食安全 2011-10-18
· 现代农业将是循环经济新起点 2011-10-17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