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现场]一个贫困乡的苦恼:高成本“门槛”挡了脱贫路
2011-10-26   作者:记者 朱国亮 赵元/兰州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种药材收益好些,但大部分人家种不起,特别是贫困家庭种不起。”伴随着一声叹息,榆中县贡井乡贡井村村支部书记范世恒说道:“在我们这样的干旱山区,脱贫成本太高了。”
  贡井是兰州市榆中县北山六乡之一。北山地区虽相距甘肃省会城市兰州不远,但却是当地有名的极旱贫困片带,这里还有不少人家住在阴暗、破败的土窑里,靠低保或外出务工来维系生存。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走访了贡井乡,经过采访了解到,这个贫困乡正在全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适宜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中药材产业,以助力农民脱贫致富。然而脱贫路上却遭遇高成本门槛,让许多贫困农户难以逾越。
  贡井乡人均耕地面积达到6亩,但是丰富的土地资源未能给农民带来丰厚收益,水资源的缺乏是导致贫困的首要原因,再加上山大沟深,交通也不便利,尽管就在大城市的边缘,却成为了被人们遗忘的贫困角落。
  今年,这个乡再一次“习惯性”遭遇干旱,小麦基本绝收,玉米到成熟季节也只有半人高,以耐旱、耐贫瘠著称的马铃薯也不好好长,这里一棵,那里一棵,出苗率低,产量也少得可怜。“基本是撒多少,收多少,撒下去的是饱满的种子,收上来的却是瘪瘪的粮。”贡井乡佐地村村支部书记刘银祖说。
  在将大量人口迁移出去的同时,当地政府也在积极谋划发展适宜当地的农业产业。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当地政府发现还是甘草等中药材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抗旱效果好,而且中药材收益高,有助于农民脱贫致富。
  贡井乡党委副书记魏立荣说,以今年的种植情况为例,小麦几乎没有收成,马铃薯只有200元/亩左右的收益,投入较高的全膜玉米最好也就500元/亩至600元/亩的收益,而甘草等中药材长势相对较好,每年收益为800元/亩至1000元/亩。
  喜的是找到了脱贫产业,忧的却是好不容易找到的脱贫产业推广不起来。农民和政府都意识到种植中药材收益好,无奈很多贫困户种不起。魏立荣说:“种植甘草等中药材,一次性投入就达1000元至1500元,且三年才能见效益。对于贫困户而言,不说一户种上10来亩,就是种几亩都种不起。”
  然而,这就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特点,高收益也意味着高投入、高风险。在一些发展设施农业的地方,仅一座占地不到一亩的日光温室大棚的建设,就需要1.5万元到2万元。贡井乡农民不敢奢望发展设施农业,可就是投入相对较低的中药材也投入不起。
  范世恒告诉记者,他们村里只有两家大户种的药材较多,多数人家投入不起。一些贫困户将地租给大户,每亩地每年租赁费仅30元到50元。他说:“能将地租出去已算是不错的,好多地都因干旱成了白地。”
  甘肃省是我国最早开展扶贫的省份,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甘肃省扶贫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贫困面下降了约60个百分点,目前已进入最艰难的攻坚阶段,攻坚的主战场正是榆中北山这样的特殊贫困区域。
  据甘肃省扶贫开发办公室提供的最新数据,按1196元的标准计算,到2010年底,甘肃省农村贫困人口还有309.8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4.8%。这些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严酷的石山区、深山区、高寒阴湿山区、林缘区和极端干旱带片。
  目前,甘肃省扶贫部门将这些贫困人口集中区域划分为少数民族地区、庆阳革命老区、中部极度干旱山区、南部高寒阴湿山(林)区和河西特困移民区等5大特困片带。这些区域的贫困人群贫困程度往往较深,但受到他们所生活的环境限制,要助其脱贫需要更高的成本,更多的投入。
  “整个北山地区的情况大致相同,基本生活有保障,但进一步的发展就存在较大的困难。”贡井乡政府党委秘书齐爱红说。在贡井乡,记者走访当地多户最贫困家庭也了解到,他们都有了最低生活保障,老人还有养老金,但这些钱仅仅能够维持最低的生活保障,没有多余的闲钱用于发展。
  打工,是贡井乡许多家庭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随着物价的上涨,生活成本、发展成本不断上升,记者采访到的多数农户务工的微薄收入也就只能支撑一家人过一个好年,对他们中大多数人来说,要以此积累本钱,迈过那些“高投入、高风险”的脱贫项目的门槛,并非易事。
  “就整体而言,扶贫工作已经由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转入了巩固成果、加快增收、稳定脱贫致富的新阶段。扶贫工作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甘肃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沙拜次力不久前分析当前甘肃扶贫形势说:“但扶贫攻坚的难度在加大,成本趋高,投入预期与实际可能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政府的扶贫资金是有限的,贫困户贷款也不太现实,我们现在的做法是扶持大户,建立合作社来带动贫困户。”魏立荣说。
  贡井乡做法的效果如何,还需要实践来检验,但这也是当地乡政府力所能及的最好办法。在这些深度贫困地区,如何更好地帮助贫困农户迈过脱贫高门槛,仍急需更高层级政府助力,给予更多关注,并转换发展思路。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关注贫困是个伟大的主题” 2011-10-21
· 清华“贫困县选才”的启示 2011-10-20
· 任何人都不该因贫困受“羞辱” 2011-10-18
· “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在京颁奖 2011-10-18
· 贫困县很强,“百强县”很弱? 2011-10-12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