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涉嫌做局压货 代理商400万货砸在手里
2011-10-25   作者:王如晨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惠普渠道生意伙伴北京烽火九州科技有限公司称,被惠普“耍”了一通,面临400多万元的损失。
  惠普中国发言人陈雷昨日对外表示,正展开彻底调查,将在合适时候给予回应。
  “当初我想,有惠普三个业务部门的老大邮件确认,不会骗人吧。”昨天下午,烽火九州总经理方浩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方浩反映,去年4月,惠普中国电信业曹姓销售总监找到他,希望能买下70万美元惠普软件,强调后者将写入惠普与广东移动签订的维保合同。当时,惠普并没与广东移动签协议。曹姓总监称,为将此项销售计入2010年上半财年业绩,惠普软件部、销售部急需有人在4月30日前压货。
  “我最初拒绝了,但这位总监多次找来,强调项目最长4个月结束,如有意外,惠普承诺从维保合同中拿钱支付软件款。惠普软件部门开出诱惑条件:每月2%利息。还说未来会给烽火九州更多合作机会。”方浩说,他最后答应从惠普一级经销商接单,而惠普答应4个月内付款。
  但两个月后,曹姓总监忽然离职,方浩找惠普沟通,后者说与广东移动还没签合同。
  方浩感觉上当了。去年10月,惠普与广东移动签协议,维保合同中未见70万美元软件内容。
  “惠普工程师告诉我,这软件它自己一年都卖不掉一套。”方浩说,再找惠普销售部、软件部,后者先说会放在其他项目里解决,但最后又说解决不了。
  方浩今年7月和9月先后写信给中国惠普原总经理符标榜、现任新总经理吉尔反映问题。他们的回复是,让惠普审计部门跟他沟通,符标榜还要求提供全部文件材料。最后,审计部门的解释是,调查只负责了解内部是否违纪,不负责解决问题。
  方浩称,准备走法律途径,目前他正在搜集证据,并已向惠普中国发出律师函,且不排除在海外起诉惠普。
  他说,惠普中国渠道运营支持部政策,产品发货后,内部如要计入业绩,须拿到代理商提供的最终用户收货验证,而软件目前仍在公司库房,未曾交付,惠普却已将此计入,涉嫌财务造假,作为美国上市公司,违反萨班斯法案。
  方浩透露,惠普方面约他今天下午沟通。
  本报昨天傍晚联系到已辞职一年的曹姓销售总监,他不愿做出任何评论,仅建议记者看公开信息。
  这不是惠普中国第一次涉嫌欺诈。本报2009年曾报道过,2008年,惠普中国一名徐姓销售经理找到华南物流企业越海董事长张泉洽,称想搞个网络营销,需要越海先买断2000多台PC,惠普提供咨询和销售、宣传推广支持。徐当时承诺,绝不让库存超过2个月。
  但当越海将1000多万元现金打过去,惠普却迟迟不推广,最后项目失败,导致越海背下沉重库存。同样蹊跷的是,当越海找惠普解决时,负责项目的徐经理离职了。
  “我知道越海这案子,我们当初也有点担心。”方浩说。
  本土IT业评论人士李易表示,压货现象很普遍,许多企业都用这手法做业绩,有销售环节做局,也有公司层面的欺诈。他认为,企业遭遇销售压力时,策略很可能扭曲。
  2010年至今年上半年,惠普中国PC业务大幅下滑。向软件与服务转型,这是惠普制订的战略方向。过去3年多,它接连收购多家软件服务型企业,追赶IBM。一个月前,它甚至对外表态不排除剥离PC业务。看来,PC成长乏力后,惠普中国的软件与服务业也开始承受压力。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惠普中国被曝骗代理商压货 伪造用户收货验证 2011-10-21
· 惠普再换首席执行官 2011-09-30
· 惠普:打造“一站式服务” 2011-09-08
· 惠普考虑正与Autonomy洽谈收购事宜 2011-08-19
· 惠普:秉承三大原则助推政府采购新时代 2011-06-23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