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嬗变的“钢城•名城”
2011-09-28   作者:记者 杨烨 梁倩 李俊义/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钢2650炼铁高炉。李俊义/摄

    燕山的风,来自比西伯利亚更远的时空,在天地之间流动。历史文明古都——迁安,正是坐落在这个中国大地最古老的燕山脚下,三十六亿年的石头就长在它的胸膛内。翻看过去的足迹,迁安不仅是红山文化的发源地,被赞为“黄帝胜迹,光耀千秋”,更拥有国内唯一一段大理石长城,堪称长城绝景。
  坐拥4.2万年的历史文明,一路传承下来,迁安仍然像一个从不张扬的智者,安安静静地看着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享受着自己独有的清凉。

  黄帝胜迹 光耀千秋

  古城迁安,坐落于燕山和滦河之间。白羊河流于城北,有着美丽白羊峪风景。南面,是龙山的北麓。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迁安境内滦河沿岸、爪村一带就有人类居住。也被称之为中华民族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
  根据史料记载,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考古学家四次对爪村遗址进行发掘,出土了众多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打制石器和珍稀骨器。在安新庄、倪屯、八里塔、白蟒山,杨家坡等十余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也先后出土了大量文物。
  迁安,吸引众多驻足者在此落户,华夏文明的祖先黄帝就在此建都。由于年代久远,人们对黄帝时期的详实历史掌握的并不多,但学术界一直认为黄帝曾经长时期活动在我国北方滦河流域、燕山一带。另外,《山海经》、《史记》中均记载轩辕黄帝早期在陕北、中原一带活动,后来继续东征至迁安境内,并在此建立都城。
  就这样,迁安牵动了数位考古学家的心。1978年8月,中国历史博物馆李先登研究员亲临迁安安新庄遗址,经过仔细考古鉴定,推断出安新庄存在年代在四至五千年之间,从遗物的文化特征来看,既含有中原文化因素,也有北方文化因素,尤其是“红顶钵”和冀南豫北仰韶文化、裴李岗文化相同,而众多的夹砂直腹罐、盛行的篦纹、菱形纹、泥制陶钵底印有的席纹及打制精良的细石器等文物所表现出的特征又与辽宁地区的红山文化有密切联系。另外,从遗址中发现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来看,这里的陶器、石器已经具有很高制作水平,当地人类已从事农业和渔猎结合的生产活动。因此,李先登做出论断:“规模如此宏大的遗址在国内实属罕见,这里肯定是一个强盛的重要部落居住地。”
  天鼋和玉斧是安新庄遗址的重要出土文物,专家对其考证后做出结论:天鼋即黄帝部落的标志,玉斧则是黄帝权力的象征,这里就是黄帝的都城!著名考古学家郭沫若对天鼋也曾这样解释:“天鼋就是轩辕。”一直致力于黄帝时期历史研究的任重远教授、中央民族大学陈连开教授、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罗琨研究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冯征副会长、鲁淳秘书长等专家学者均认同此观点,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第一会长费孝通亲笔为任重远教授的学术专著《迁安--黄帝古都》题词:“黄帝胜迹,光耀千秋”。

  历史要塞 文化传承

  迁安是历代与少数民族的分界,也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尧帝时为幽州地。到了商朝,迁安时属孤竹国。史料记载,孤竹国是滦河之滨最早的奴隶制诸侯国之一,它的出现标志着今冀东大地已从蒙昧和野蛮状态中苏醒,从原始社会跨进了文明的门槛,是今冀东地区文明史的开端。历史记载,孤竹国建于夏末,兴于殷商,衰于西周,亡于春秋。
  到了春秋时迁安与令支盟好,后被齐桓公所伐。此后,秦朝在此建立离支县,西汉时改为令支县,直到金大定7年才更名为迁安县,沿用至今。
  历史记载,五代十国时,契丹族强大起来,于916年建立契丹国(947年后改为辽国),后连年开展对周围各族的大掳掠,并不断南侵。对于掳掠的汉人大略采用唐制,建立州县。把所俘的汉人和渤海人集聚其中,从事农业生产。被俘汉人虽受契丹族统治和奴役,但仍完整保留汉人的生活习惯。
  辽太祖六年,辽国占领平州(现今卢龙县),并把平州作为后方基地,对幽州、定州等发动掠夺战争,俘虏子女人口,迁移至辽国。其中把从安喜县抢掠的人口安置在迁安,仍袭用安喜县名称。到了辽宋对峙后期,女真族逐渐强大,建立金国。进攻辽国,辽国战败,将平州收入囊中,也就是在这时,安喜县更名为迁安。《金史?地理志》记载:“迁安县本汉令支县故城,辽以所俘安喜县民至,因定名安喜,大定七年今更名。”
  在迁安,古有抱节守志的伯夷叔齐,三国名将公孙瓒、韩当,今有被邓小平誉为“燕赵双骄”的革命先烈杨十三、杨秀峰叔侄。作为大禹治水、夷齐让国、老马识途等经典典故的发生地,迁安深厚的文化积淀,造就了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
  明朝永乐元年明成祖迁都北京,迫使苏州等十郡及江南九省大批百姓北迁,在北京周围开荒种田、繁衍生息。也就在这个时候,南京的李、岳两个家族,带着江南的造纸技术来到了迁安,并以当地盛产的桑皮为料,生产出了桑皮纸。迁安手工造纸主要以桑皮为原料,经过“去皮”“扁皮”“切皮”“打涧”“抄纸”“晾晒”等工序,制成“毛头纸”“红辛纸”“书画纸”等,是迁安独有的手工制品。迁安的手工造纸业,随着迁安经济的日益繁荣,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据《迁安县志》记载:1930年,迁安境内毛头纸作坊已有800余处,每年生产约160万张。产品畅销东北、华北及京津等省市。

  因铁而起 因钢而生

  熟悉河北的人,都会知道钢铁,熟悉“迁安”这个名字的人,更是会了解到,这是一座“因铁而起,因钢而兴”,典型靠资源型经济模式支撑发展的城市。
  迁安这个现有人口72万的半山区县级市,资源丰富,这里现已探明的矿藏有铁、铜、镁、金和石灰石、白云石、膨润土等20余种,其中铁矿石储量达27.2亿吨。
  “铁迁安”的美誉早已被写入了中学教科书。早在1958年,首钢就在此建立了矿业公司,迁安西部形成了百里矿区,亚洲最大的露天铁矿就坐落在这里。年产1000万吨的铁精粉产量让迁安连续15年位居全国县级地方铁矿首位。
  1984年胡耀邦同志视察迁安,提出“解放思想、提前致富”的要求,迁安人民经历了一次思想的大洗礼、大解放,大办“三个工厂”(以铁矿资源开发为重点的黑色工厂、以山滩资源开发为重点的绿色工厂和以劳动力资源开发为重点的家庭工厂),结束了“端着金饭碗要饭吃、站在摇钱树下没钱花”的历史。
  根据当时的资料显示,1986年全县第一次实现工业产值超农业产值,1990年经济实力由改革开放之初的全省第127位跻身河北省十强行列,甩掉了全省贫困县的落后帽子;1993年迁安财政收入首次超亿元,1995年综合经济实力跃居河北省20强之首,1996年迁安撤县设市,成为全省首批小康县。
  直到本世纪初,迁安一直只是靠出售铁精粉获得微薄利润,当地有识之士心疼地称之为“卖血”。如何把资源优势变为产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彻底改变“捧着金碗要饭吃”的尴尬局面,迁安几代人苦苦摸索。
  机会在2001年出现。这一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新一届迁安市党政一班人敏锐觉察到这一历史事件对与首钢有着不解之缘的迁安所蕴含的特殊意义:首钢必然外迁,迁安将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2001年7月19日召开的迁安市委二届九次全会上,时任唐山市委常委、迁安市委书记姚自敏以超人的胆识和气魄,果敢地提出迁安要“依托首钢、服务首钢、发展迁安”,建设“钢铁迁安”。
  经过不到两年的紧张建设,2004年10月15日,首钢迁钢200万吨钢联项目正式投产。200万吨钢联项目总投资27.6亿元,一期建设规模为年产200万吨铁、200万吨钢、194万吨材,与相配套的220万吨焦化、孟家沟矿体合作开发、200万吨球团一起全部达产达效后,销售收入可达56亿元,按属地纳税的原则,年可为迁安增加税收7.1亿元。而在2002年项目落户时,迁安全部财政收入仅为6.5亿元,在此意义上,等于“再造了一个迁安”。
  迁安在接受首钢的同时,其新工艺、新技术对迁安地方钢铁企业也产生了拉动和调整。2003年8月25日,迁安九江钢铁公司生产出迁安历史上第一缕线材,结束了迁安有钢无材的历史;2004年9月15日,轧一联成锻炼出迁安历史上第一卷窄带钢,钢铁产业链条得到了进一步延伸;燕山钢铁日产钢材3000余吨,还有三联钢铁、建源钢铁、津安钢铁、松汀钢铁……到2006年底,迁安地方钢铁形成了1130万吨铁、1160万吨钢、600万吨材的生产能力,一个以200万吨钢联为龙头,以地方钢铁企业为骨架,一个新的国家级钢铁基地正在迁安形成。
  在“钢铁迁安”这一旗帜感召下,迁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自2001年以来,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8.9亿元,实施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重点项目514项,完成了水泥建材、地毯服装、造纸包装、医药食品、电线电缆、化工等7大支柱产业的三轮技改,弘业机制地毯、迁化公司20万吨甲醇、华北戴尔特三期扩建等重点项目先后竣工投产,全市形成了1440万平方英尺地毯、380万吨水泥、375万吨焦炭、15万吨纸及纸制品的生产能力。
  从“铁迁安”到“钢铁迁安”,虽只一字之差,却使古老的迁安获得了不竭的原动力,全市财政收入连年翻番:从2002年的6.5亿元飙升到2003年的12.5亿元,2004年又跃升到21.2亿元,2005年达到33.67亿元,2006年又创新高,达到41.38亿元。
  迁安依托丰富的铁矿资源优势,大打资源开发之仗,以钢铁产业为支撑的资源型经济使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连续9年位居河北首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跃居第24位。
  迁安的步伐并未就此停滞不前。特别是近几年钢材市场大幅波动,这个因钢兴盛的城市,敏感地察觉到了“一钢独大、大而不强”的产业结构矛盾带来的隐忧。2010年,面对经济总量下滑、财政收入负增长的严峻形势,迁安市提出了“四五”转型攻坚计划,正式迈出“资源型经济模式”向“文化型经济模式“转变的步伐。
  无人可以预知未来,但可以肯定的是,迁安依旧在征途中不断前行和蜕变着,这座以钢铁闻名于世的城市,正处处勃发着发展带来的无限生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郑州一拆迁安置小区刚封顶即拆除 2011-07-22
· 河北钢铁批量洽购迁安民营钢企 2010-11-25
· 北京将合理调控拆迁安置补偿标准 2010-08-17
· 南水北调丹江口市移民试点搬迁安置启动[图] 2009-03-09
· 三峡移民搬迁安置动态资金新增100多亿元 2007-07-10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