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市场化需渐进而行
2011-09-19   作者:记者 夏保强/整理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近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出席2011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时表示,发改委正在研究和推进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完善。此前,发改委体改司副司长连启华也曾透露,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以及阶梯电价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将在年内推出。也有报道称,根据发改委向国内主要石油公司下发的有关征求意见稿,成品油调价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天,并拟将成品油定价权下放。
  对此,有网民表示,成品油定价确实应逐步向市场化迈进,在管理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短期从调价周期着手,有利于市场更灵敏地反映国际油价的变动。而更多网民指出,无论是调价周期还是定价权下放,目前尚存在一定障碍,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市场化切不可慌了手脚。

  现有机制运行中显现弊端

  我国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规定,国际市场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价格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变化正向或负向超过4%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即可相应调整。网民指出,现有机制在运行中显现出不少弊端,调价时间滞后刺激了投机行为,形成国内油价易涨难跌的格局,而缩短调价周期能使得国内油价的变动更贴近市场。署名“悠悠涔涔”的微博也指出,从短期来看,国内成品油定价周期缩短为10个工作日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幅度也可适当缩小为2%或3%。
  也有网民对此表示疑虑。网民“太极人生”指出,浅层次的改革难以做到两全其美。把时间缩短到10个工作日,可能招致民营企业的反对。因为他们要从两大公司批出油来再运回去,时间跨度可能大过油价调整时间,给经营者留的空间非常小。这需要更多的改革。
  还有网民指出,定价机制透明化才是关键。网民“众志成城”认为,成品油定价机制计算方法不透明已成为广为诟病的问题。其次,还要明晰石油公司的炼油成本以及合理的利润数值。让人们知道相关部门对上涨幅度的控制力度以及我国与国际石油公司的距离,也让石油公司有动力去提高技术、降低成本。另外,成品油定价机制应“控两端放中间”,即国际油价过低或过高时,国家要控制其涨跌幅度;而在中间价位合理区间内,不需再去干预。

  定价权下放需打破垄断

  对于成品油定价权的下放,有网民指出,下放并不意味着完全由市场定价,实质仍然是按政府的规矩定价。也有网民表示,下放的范围与程度值得期待,但这并不能解决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不透明问题,反而会使企业“集运动员与裁判员于一身”,从而进一步助推高油价。
  网民“吃亏是福”认为,必须重视一个前提,那就是石油企业相对垄断的格局要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变,否则下放定价权容易致使垄断巨头操纵价格。反过来看,垄断企业也未必愿意接这个定价权,因为他们现在本来就处于主体地位,如果再让他们定价会使之成为众矢之的。因此,如果没有市场机制启动的话,这可能起不到实质作用。
  网民“朱春凯”也指出,下放定价权的时机可能尚不成熟。一方面,我国原油储备很不齐全,成品油对外依存度达54%以上,而且原油进口呈急剧扩大化趋势;另一方面即使将定价权下放给各大油企,他们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致力于保障供应。

  油价市场化还需渐进而行

  署名“董秀成”的博客指出,国际石油市场已不完全是供需市场关系,而增加了金融资本的因素,我国的外汇储备往往用于购买低风险的国债,而没有参与石油金融资本操作,结果自然是难参与到石油能源的定价体系。而完全的市场化是由企业根据原油行情、生产成本、市场供需等自行定价,政府只是起监管职能。这是一个庞大系统的工程,改革的核心也是在现有基础上逐步实现市场化,但考虑到战略储备、经济发展等多重因素,“十二五”期内实现完全的市场化不太现实。
  网民“小桔灯”也指出,油价市场化可谓任重而道远,切不可慌了手脚。我国现在的油价跟国际市场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国内成品油交易市场尚未健全。如果现在突然间快速放开定价市场化,可能会在短时期内看到油价一个相对较快上涨的趋势,所以定价市场化虽是大趋势,但还是要渐进而行。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油价怪象:国外猛跌 国内大涨 2011-09-27
· 欧佩克油价继续小幅下滑 2011-09-27
· 油价怪象:国外猛跌 国内大涨 2011-09-27
· 大宗商品一周回顾 资金转向美元 油价金价遭重挫 2011-09-26
· 纽约油价单周跌幅创四个月最大 2011-09-24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