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面临无法融入城市的尴尬
专家:探索建立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
2011-09-06   作者:记者 王晓明 姚湜  来源:经济参考网
 
【字号

   在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这一代进城务工人员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对职业预期很高,对物质和精神的追求也高于父辈,但同时却面临着职业技能水平低、收入难以提高、无法融入城市的尴尬。专家建议,应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工资和社会保障问题,针对这一群体加强技术技能培训、维护合法权益,采取措施促进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壮大 职业期望较高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进城从事非农产业的“80后”“90后”青年农民,这个称谓用来区别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入城市的第一代农民工。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为1亿人左右,占全部农民工的60%。
  来自长春市总工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长春市农民工人数在40万人左右,其中新生代农民工达24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60%。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是在改革开放中长大的一代,到田间从事生产劳动的较少,对土地和农村没有过多的依恋之情,他们与上一代传统农民工相比,在个体素质上以“三高”为基本特征。
  首先是职业期望值高。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对自身发展有较高的心理预期。吉林人沈洪飞生于1989年,他对未来的打算是开一间属于自己的店铺。初中毕业之后,他开始打零工,从日薪30多元涨到现在的近100元。“现在打工好好赚钱,以后就能自己开店做老板了。”他说。
  其次是对生活质量要求高。新生代农民工出来打工的目的是想融入城市,不但要求当前有工资有保证,劳动条件有改善,还对将来的社会保障有所要求,要有尊严和体面劳动,以及分享企业和社会的发展成果。在长春市总工会的一项调查中,有近80%的农民工表示希望能有固定工作,能有稳定收入,有近20%打算干几年有些积蓄再自主创业。
  另外,与父辈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对精神享受的要求也很高,这些年轻人有成才、发财的梦想,对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有一定的需求。但同时专家也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来城市时间较短,对城市生活、企业情况不熟悉或不适应,一旦遇到困难挫折,心理承受力和自我排解能力较差。

  文化程度低 培训机会少 收入、社保不到位

  在调查中《经济参考报》记者发现,在生存状况上新生代农民工也面临不少问题,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社会保障不到位,没有社会保险或是按最低档次缴纳;收入水平偏低,其工资收入与城市的消费水平、物价、房价相比,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职业技能水平低,参加培训的机会少,客观环境使他们技能培训的需求难以实现。
  由于自身文化程度有限,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在企业中作为低端劳动者工作着。以长春市中小企业较为集中的朝阳区为例,该区9个办事处共有新生代农民工8795人,其中约有60%的人在餐饮、服务行业工作。今年周岁28岁的刘丽在吉林省一家农牧食品开发公司的肉制品加工车间工作,初中毕业之后她没有再参加过技能和教育培训,现在月平均收入2000元左右,刘丽也觉得很满意。
  据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中的一部分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家里无力资助等原因,在初、高中毕业之后来到城市打工,还有一部分是跟随打工的父母,在城市出生并长大。在日前吉林省德惠市举办的一场农民工专场招聘会上,《经济参考报》记者随机采访的前来找工作的农民工,大部分都没有高中毕业。今年26周岁的崔超家住吉林省德惠市毛家村,高中“实在念不下去”的他辍学之后,便在家里帮忙种地、养猪,经过村里相关工作人员的“动员”,才走出来参加培训、找工作。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从事一线的体力劳动,他们工月平均收入在1200元左右,其中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要求低的岗位工资较低,如餐饮服务、纺织业、超市员工每月平均工资850到1100元左右。”吉林省政协委员、长春市总工会副主席董珊梅说。
  不仅如此,董珊梅还补充说,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条件大部分也不容乐观,50%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住在工厂或雇主提供的集体宿舍,以及建筑工地的工棚。国家统计局也有统计显示,我国约有40%外出农民工的雇主或单位不提供住宿也没有住房补贴,这部分农民工每人月均居住支出为245元。
  同时,根据长春市总工会的调查数据,新生代农民工中已婚与未婚的各占50%。已婚并生育的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子女就学、住房困难等实际问题;而未婚者由于生活和工作环境改变了,眼界提高,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对他们来说是个难题。

  创新制度、降低门槛 推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

  有专家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融入城市却难以实现,在城市压力的排挤下,他们建立了自己的生活圈和社会,凭借着老乡、亲戚朋友等传统资源,以其特有的方式解决自身遇到的问题,支撑他们在城市里的生活。
  而长此以往,城市可能会发展成由主流社会和边缘社会构成的双重结构,后者的扩大会对前者产生冲击,矛盾扩大后可能引发较大社会问题。因此专家和学者建议及早采取措施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以维护安定和谐。
  首先,创新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例如对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实现稳定就业创业并放弃农村责任地的农民工,取消准入门槛;在稳定就业前提下,农民工有条件进行投资或符合有不低于城市人均住房面积的住房等条件的,准许转入城镇户口。
  建议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积极研究放宽新生代农民工进城落户的相关政策,采取积分制落户办法,将教育、技术、资格、工龄、社保缴纳年限等作为积分内容,优先考虑将农民工劳模、农民工高级技能人才、农民工人大代表等农民工优秀分子转变为市民,从根本上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问题。
  其次,推进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专家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问题涉及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参与和管理、权利表达与维护等诸多方面,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综合性、普遍性。
  吉林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付诚建议,推进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保障机制,政府应把农民工问题纳入全市民生计划,拿出切实可行的规划和考核机制,让长期在城市打工的优秀农民工享受市民的社保、医保、子女入学等相关政策。
    同时,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技术技能培训力度,政府、企业和相关部门应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共同做好农民工的培训教育工作。建议政府出台吸引农民工自学、提高职业技能的政策,采取在相关院校、大型企业建立培训基地,为优秀的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对考试毕业的人员颁发职业资格证书等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提升工作。
  崔超说,参加技能培训可以说是改变了他的人生。“我参加了政府组织的免费技能培训,学习计算机,然后到一家药业公司工作,边工作边学习。我打算报考成人自考,把自身的学历提高上去,以后在公司谋求更高的发展。”崔超说。
  另外,专家建议将农民工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使之享受与城镇职工同城化待遇,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统一政策,统一制度,统一管理和统一服务。多渠道多形式提供农民工居住场所,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农民工公寓,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置夫妻房,探索建立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农民工移居城市是中国城市化的最大难题 2011-08-15
· 农民工失业率总该待字闺中吗 2011-07-27
· 朱启臻:农民工市民化解决“用工荒” 2011-07-15
· 安顺:金融服务跟着农民工走 2011-06-29
· 贵州安顺:金融服务“跟着农民工走” 2011-06-28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