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保荐5新股4只变脸 项目或被过度包装
2011-08-30   作者:熊凯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字号

    8月28日晚间,海通证券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净赚22亿元。
  至此,除刚刚上市尚未披露中报的方正证券、国海证券之外,上市券商投行业务座次落定,招商证券、中信证券、海通证券投行业务收入位列三甲。
  与此同时,A股半年报披露也已临近尾声。截至8月26日,今年新上市的209家新股业已披露中报,券商上半年投行业务质量“成绩单”也宣告出炉。
  Wind统计显示,209家新股当中,28家公司上市之初便宣告业绩“变脸”,而如果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的净利润同比数据来看,这一数字更是直线攀升到44家。
  其中,在中投证券作为主承销的5只新股中,有3只出现净利润“变脸”情况。还有1家如果扣除非经常性因素,业绩亦随之“变脸”。换句话说,中投证券实际保荐业绩变脸的公司达到4只。
  此外,民生证券保荐的6只新股中,也有3只出现业绩“变脸”。
  “今年中报业绩普遍报喜,而这些券商保荐的项目集中出现业绩变脸现象,应该检讨自身的原因。我认为,前期保荐人对项目的财务方面包装过度是原因之一。”8月29日,一位资深保荐代表人对本报记者表示。

  招商投行夺魁上市券商

  沾了创业板推出的光,招商证券的投行业务三年来发展迅猛。
  半年报显示,招商证券2011年上半年承销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97亿元,一举跃居头名。而在今年以来上市的新股当中,招商证券承销的家数达到11家,亦位居上市券商首位。
  之前的龙头中信证券则“退位”。中信证券在2010年上半年的主承销金额市场份额为7.11%,2011年上半年,中信证券主承销金额市场份额为5.42%。半年报显示,中信证券上半年实现投行业务收入6.2亿元(合并数据),同比下降42%,而同期全行业的投行收入同比增长了15%。
  按此排名,中信证券投行业绩排名第二,略强于海通证券。
  此外,光大证券、兴业证券、西南证券等中型券商今年上半年的投行业务增长斐然。
  半年报显示,光大证券投行业务上半年共完成10个主承销项目,实现营业收入4.28亿元,同比增长220.15%;实现利润3.08亿,是去年同期的4倍。西南证券的投行业务实现营收3.09亿元,同比大增140.2%;营业利润为1.77亿元,同比增长23.93%。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上半年IPO大跃进的背景下,唯一一家投行业务逆势出现亏损的是东北证券。半年报显示,东北证券保荐和承销业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18.86万元,发生营业支出3278.32万元,实现利润总额-1159.22万元。

  中投“变脸率”第一

  然而,在IPO发行节奏过快,一众券商投行业务纷纷增长的背后,是新股质量的参差不齐。
  Wind统计显示,截至8月26日,209家今年上市的新股当中,有28家公司发布的首份中报便宣告业绩“变脸”,涉及到18家主承销商。
  其中,中投证券以半年度保荐5家新股3家“变脸”,高达60%的“变脸率”高居榜首。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中投证券的“变脸率”高达80%。
  “变脸”的三家公司均为创业板公司,分别是华峰超纤、亿通科技、美晨科技,其2011年半年度净利润分别同比大幅下滑28.15%、38.66%、22.82%。除此之外,同是由中投证券保荐的于今年一月初上市的创业板公司先锋新材(22.080,0.08,0.36%),其今年半年度净利润同比增幅仅4.66%,而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这一数字直接转负。
  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亿通科技在上市仅仅两个月后,便发布关于更换保荐代表人的公告。
  7月22日,亿通科技公告称,“由于原保荐代表人范翔辉工作变动,中投证券决定自2011年7月21日起由保荐代表人李光增接替范翔辉担任公司的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继续履行保荐职责。”
  证监会公开资料显示,李光增在保荐宁波建工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申请过程中,存在对发行人控股股东的子公司涉及诉讼事项核查不充分的问题。并因此于今年6月13日受到证监会警示。
  事实上,据本报记者统计,在今年以来证监会对保荐代表人的总计10人次处罚中,有4次落在了中投证券身上。
  除李光增以外,中投证券保代赵渊也于6月13日因宁波建工遭受证监会警示。
  在紧随其后的6月14日,证监会再度出示针对中投证券保代的警示,事涉去年的“明星股”海普瑞。 证监会公告显示,中投证券保荐代表人冒友华、王韬,在保荐海普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项目中,对发行人取得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认证等事项的尽职调查没有勤勉尽责。证监会于2011年6月14日决定对冒友华、王韬予以警示。
  耐人寻味的是,在保代集中被处罚之后,中投证券今年以来保荐的项目业绩集中出现变脸。
  这究竟是小概率事件的偶然性爆发还是说明其投行队伍质量存在问题?
  “对于业绩变脸集中出现在一家保荐券商的现象,我认为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其投行部门资源有限,IPO项目有一单做一单,没得挑,质量差的概率就比较大;第二点就是为了过会,前期保荐人对项目的财务方面包装过度。”一位资深保荐代表人对本报记者表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18新上市创业板股变脸 中投民生各保三家 2011-08-26
· 中投接手IFC所持上海银行7%股权 2011-08-12
· 中投拟40亿美元投资法能源公司 2011-08-11
· 中投拟入股法国燃气苏伊士集团 2011-08-10
· 中投高管:不应对美国评级被下调做出过度反应 2011-08-09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观点擂台:奢侈品,降税的纠结·[思想]破解"两难"选择成为宏观政策着眼点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