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场暴跌 经济前景难乐观
欧洲深陷债务泥潭 美国经济疲软依旧
2011-08-22   作者:记者 吴黎华 李唐宁/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专家认为中国经济超预期下滑仍是小概率事件

  在欧洲银行系统风险加剧和美国疲软经济数据的影响下,全球市场上周再次出现暴跌,避险情绪推动下的国际金价也屡创新高。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欧洲债务问题和全球经济前景难言乐观。有专家表示,对于中国经济无需过度担忧,超预期放缓仍是小概率事件。

  暴跌 全球市场再度大跌 金价连创新高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银行系统的风险仍在持续,再加上投资者对于美国经济恶化的担忧,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全球市场再度遭遇大跌。截至上周五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172.93点,跌幅为1.57%;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38.59点,跌幅为1.62%;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17.12点,跌幅1.50%。在过去的一周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了4.0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了6.62%,标准普尔500指数则下跌4.69%。
  欧洲市场方面,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收盘,伦敦富时100指数下跌51.47点,跌幅为1.01%;巴黎CAC40指数下跌59.05点,跌幅为1.92%;法兰克福DAX指数则下跌了122.80点,跌幅为2.19%。在过去的一周里,伦敦富时100指数累计下跌5.25%,巴黎CAC40指数累计下跌了6.13%,法兰克福DAX指数则累计下跌了8.63%。
  亚洲市场方面,东京日经225指数下跌了2.51%,周跌2.73%;香港恒生指数则下跌了3.08%,周下跌幅度达到了1.12%。国内市场方面,截至上周五收盘,上证指数收报2534.36点,跌25.11点,跌幅为0.98%;深证成指收报11301.53点,跌112.63点,跌幅为0.99%;中小板指跌幅为0.53%;创业板指跌幅为0.36%;沪深300指数跌幅为0.94%。在过去的一周中,上证指数累计下跌了2.27%,深证成指累计下跌3%。
  大宗商品市场方面,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上周五再次收跌,NYMEX9月份交割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2美分,报收于每桶82.26美元,创下自8月9日以来的最低收盘价,全周跌幅达到3.7%;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价格8月19日大幅上扬,12月合约每盎司上涨30.2美元,收于1852.2美元历史新高,盘中一度创下1881.4美元记录高位。而上周五沪金也持续走高,主力12月合约收盘大涨14.36元,成交持仓均大幅放量。
  兴业期货分析师龙玲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全球局势依然动荡,大西洋两岸有重陷衰退的风险。欧洲债务问题已经从单个国家发展至整个欧元区,更为严峻的是,欧债问题的持续已经影响到了实体经济,而美国则受制于疲软的经济数据,制造业陷入萎缩,房地产和就业依然未见起色。发达国家经济有进一步衰退的风险,再加上市场神经紧绷,对任何微小的事件都有可能引发恐慌性抛售,大宗商品整体上呈现弱势格局。国内市场上,由于经济复苏状况较欧美市场好,整体走势将强于国际市场;但受到经济增速放缓和外围压制影响,亦难走出独立行情。

  起因 欧洲银行系统风险凸显 美国经济持续疲软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分析师普遍认为,糟糕的美国经济数据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风险是导致全球市场上周再度大跌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在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下,欧洲银行系统的风险越发令人担忧。欧央行在上周三对外披露了一项提供贷款的计划,即在欧元区8000家银行均可申请规模为5亿美元的贷款。这是自今年2月以来欧央行首次宣布这类项目计划。分析师认为,从目前的迹象来看,欧洲的银行系统似乎已经开始陷入现金短缺的困境。而纽约联储则担心,欧洲区债务危机可能“最终导致欧洲银行无力偿还贷款及履行其他该类银行在美国的金融义务。”在这一轮全球市场的暴跌中,银行股的集体领跌尤其醒目,大部分银行股股价跌落至三年以来最低点。
  另一方面,美国上周糟糕的经济数据也使得市场对于美国经济的增长前景越发失望。美国政府公布的上周首度申请失业救济人数报告显示,失业救济人数小幅上升,就业市场持续疲软;美国7月份成屋销量降至今年最低水平,成交价也大幅下跌,表明疲软的美国住房市场短期内无法回暖。
  实际上,在过去的一周中,主要评级机构已经相继下调了美国经济增长前景。穆迪称已经下调了美国今年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前景,并表示虽然美国经济复苏仍会持续,但经济增长与就业市场前景已大幅下滑,而且如果股市持续下跌的话,那么未来一年美国经济出现二次衰退的可能性将会加大。标普则下调美国未来3年经济增长预期,将今年全年增速由原先的2.4%下调至1.7%,2012与2013年的经济增速分别下调至2%与2.1%。
  “欧洲这个地区在未来几年内将在债务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很难得救。”长城证券研究所所长向威达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欧洲债务的规模不是短时间内积累起来的,而是由于长期以来欧洲地区过多的福利开支而产生的,到今年9月份,将有3700亿欧元左右的债务到期,欧洲市场近几周来的震荡暴跌也是在情理之中。向威达表示,欧洲的债务主要集中在欧洲的各个银行,特别是在法国的银行,欧洲债务的恶化必然对欧洲银行系统的资产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也是上周欧洲银行股暴跌的主要原因。
  “美国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持续回落,目前已经回落到了2%以下,这是自1950年4月份以来的最低点。”向威达认为,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低迷表明了投资者普遍对于美国经济前景很不看好,另一方面,美国三十年期的国债收益率甚至和美国十年期的国债收益率出现了倒挂的情形,说明了投资者对于美国未来长期的经济增长并不看好。“美国未来的债务问题也会有继续恶化的趋势,如果其经济增长上不去,财政收入难以增长,压缩赤字也无法实现,就只能印钞票了。”他说。
  “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缓慢衰退的趋势依然没有改变。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已经到了极限,经济增长肯定会继续回落。”国泰君安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李迅雷则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中国 增长放缓已成趋势 超预期下滑概率小

  在欧洲债务危机的风险不断加剧和美国经济增长前景越发令人忧虑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增长的何去何从也成为了困扰投资者核心问题之一。
  “这次(中国经济)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向威达表示,2008年四万亿刺激带来的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以及2009年、2010年狂飙式的信贷扩张给通货膨胀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类似高铁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跃进也带来了很多隐患,这种情况下,很难指望政府再来一轮新的大规模的财政投资来刺激经济。“中国经济增速回落大概是一个长期趋势,企业整体的收益率的回落也将是一个长期趋势。”向威达表示。
  “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关联度越来越大,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过程中,中国经济肯定也是往下走的,只是这种往下走的幅度比较小。”李迅雷认为,再来一次四万亿没有可能,但中国经济问题不大,这种经济增速的下滑也是政府出于经济结构调整而希望看到的事情。李迅雷认为,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就业问题,经济增速降到8%以后,失业问题就有可能凸显出来。而房地产泡沫问题和地方债问题都不是致命的。“中国经济没有太大的问题。”李迅雷表示。
  “现在还是一个观察期。”申银万国首席分析师李慧勇则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出口情况还是不错的。日本的灾后重建带动中国对日本出口的增长,对欧洲地区的出口也不错,出口总体保持了稳定增长。但是因为金融风险而导致的这种需求变化是十分剧烈的,未来几个月的出口仍然需要观察。“一旦出口没有的话,对经济的杀伤力是非常大的。”李慧勇表示。
  李慧勇表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但他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出现超预期下滑(例如今年的增速低于9%)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经济前景不乐观 下周商品料走低 2011-08-19
· 习近平:中国经济决不会出现所谓的“硬着陆” 2011-08-19
· 美国债信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011-08-11
· 全球市场震荡致QDII损失惨重 2011-08-05
· 全球市场纵览(8月1日) 2011-08-02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观点擂台:奢侈品,降税的纠结·[思想]破解"两难"选择成为宏观政策着眼点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