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于明代的赤壁古城墙 |
赤壁,古称蒲圻,缘起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设置蒲圻县。因孙权作“蒲草千里,圻上故垒;莼蒲五月,川谷对鸣”的诗句而名蒲圻。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手抗曹,在赤壁江段筹划了震古烁今、驰名中外的“赤壁大战”,对魏、蜀、吴三分鼎立局面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198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有着1700多年沿革的蒲圻撤县设市。1998年6月更名为赤壁市。赤壁市现辖9个镇,3个办事处,3个国有农、林、茶场。总面积1723平方公里,人口52万,城市人口21万,城市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赤壁市地处湘、鄂、赣三省经济、文化交流的结合部和武汉、黄石、岳阳等大中城市的经济技术辐射圈上,天然地成为南北交通要冲,省际交流窗口,平原山区纽带,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京广铁路、武广高速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贯穿全境,黄金水道万里长江依境而过,拥有长江赤壁深水码头,又是国际旅游轮的停靠点,加上即将动工的宁(波)(西藏)樟(木)高速公路、仙(桃)洪(湖)赤(壁)高速公路及赤壁长江大桥,使赤壁处于我国东西、南北交通大动脉的交汇处。
赤壁市旅游资源丰富,有古今兼备的历史文化,有山水兼备的自然风光,到处闪耀着三国古文化的灿烂光华,流溢着秀丽的江南风光,展示着奇特的风土人情。
赤壁境内盛产楠竹、茶叶、苎麻、水果、水产,素称“楠竹之乡”“茶麻之乡”、“猕猴桃之乡”、“鱼米之乡”。现有山林面积116万亩,耕地面积46万亩,水面养殖面积3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18.85万吨。矿产资源有铁、锰、锑、钨、金、银、煤炭、石灰石、河沙、方解石、大理石等。全市已形成电力、造纸、建材、机械、化工、服装、食品等支柱产业。已经打造一批产值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企业,工业经济走上了振兴崛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