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货还得勤吆喝 “天价榨菜”到底惹了谁
2011-07-08   作者:  来源:新华网
 
【字号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据说,这是中国人传统的为人处世之箴言。不过,从现实来看,似乎是过时了,或者说为现在的人们所不耐烦。对很多人来说,在这个人声嘈杂的时代,沉默是有落伍之嫌疑的。
    这些日子,一包小小的榨菜,拨动着众多的人们的神经。在中国,涪陵几乎是榨菜代名词。涪陵榨菜之声名,几乎人人皆知。这一原本普通的大众食品,因为一则消息的披露,不经意中闹出了大动静。那消息说,涪陵榨菜公司推出了一款600克装的沉香榨菜,零售价达到了2200元,成为迄今为止涪陵榨菜最高端的产品。
    一包榨菜,要卖2200元!结果自然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冷嘲热讽者有之:这年头太疯狂,榨菜都卖出燕窝价了;顾影自怜者有之:一个月的工资就只够买包榨菜了;忧国忧民者有之:榨菜本是大众消费品,非要赶奢侈大集,前途一定很“咸”;当然,更多的,是慷慨激昂的痛斥:这是炒作,这是作秀,这是厂家策划的恶意“炫富”!云云,云云。
    这样的言论,外强中干,表面上气势汹汹,但实则虚弱得不堪一击。咸菜为什么不可以卖出鲍鱼价?市场上一两块钱的榨菜遍地都是,嫌 2200元的榨菜太贵大可以不买,是不是?这这2200元的榨菜无论是卖得出去还是卖不出去,那都是企业自己的事情,你操哪门子心呢?生意人都知道,好货还得勤吆喝。试看市场之上,哪家企业不在炒作,哪家公司不在作秀?
    更为荒谬的声音,是居然还有人认为“榨菜价格畸高,政府不作为”。总算重庆市物价局的脑子清醒,回答得干脆利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是不能随意干预企业定价行为的。榨菜并不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多年来一直是自主定价,不需要到物价部门备案,无论其行为合理与否,2200元的定价肯定不违法。”
    毫无疑问,2200元的榨菜是一种市场营销行为,一种品牌推广行为。其目的,无非是想要提升产品的定位和形象。用该企业负责人的话说,是想“把榨菜打造成高端产品”。一个企业有这样的追求和志向,其实非但无可指责,而且应当加以鼓励的,尤其是在当下的中国。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痛心疾首于“中国制造”与中低档产品联系在一起,痛心疾首于中国已成世界第二经济体,却鲜有世界级的品牌。以时下的舆论而言,最为热门的经济话题之一,就是有关奢侈品的议论。在中文世界里,奢侈品具有明显的贬意,从客观的角度看,其实以“高档商品”名之更为合适。从报道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奢侈品消费大国,而且有望在一两年内登顶第一奢侈品消费国。而由于国内外价格的落差,中国的消费者纷纷到国外“扫货”,据说令外国人为之惊叹云云。这种消费的外流,自然有多种原因,但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国内企业生产奢侈品或者说“高档商品”能力的欠缺。自然,打造“高档商品”非一日之功,需要日积月累地努力。但倘若连尝试的想法都没有,何谈实现之可能?
    那么,涪陵的沉香榨菜能不能打造成一个“高档商品”呢?我以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核心的因素,是可以向市场“讲故事”,这对于一个品牌而言,是难得的际遇。涪陵榨菜的历史和文化,涪陵原产地的不可替代,原料青菜头品种的独一无二,传统的巴国古法腌制工艺……都有一系列的故事好讲。其实呢,西方的那些所谓的奢侈品,反反复复地强调的,无非是类似的故事。譬如说法国红酒,一上来强调葡萄的产区——来自香槟区、波尔多还勃艮第;强调血统的高贵和正统——来自哪个酒庄?这个酒庄有着怎样的历史和文化传承;讲究酿造工艺的怎样的与众不同等等……这些故事,使得这些著名的法国红酒在众多的葡萄酒中脱颖而出,鹤立鸡群。同样一瓶葡萄酒,国产的卖几十元钱,法国红酒就能卖几千乃至几万,两者的质量和口味,真的有价格那样“天上人间”般的落差么?只有天知道。
    对涪陵的沉香榨菜而言,其要打造成“高档商品”,一个内在隐忧在于企业的战略定位。从企业对外发布的信息来看,沉香榨菜定位于“一款高端礼品榨菜”。“只在涪陵地区销售,且主要是用来送礼的。”姑且不论销售区域的固步自封,单说“主要是用来送礼的”这一思路,便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贡品”思维,其与面向市场的“商品”思维是背道而驰的。这是其最大的硬伤所在,也将是其迈向成功的最大障碍所在。
    一方面不满于“中国制造”处于产业链条的低端,一方面却对企业的突围努力笑骂不断,真不知其“意之所之”。二千多年前,韩非子讲过一个故事,说一个人在大街上卖军火——矛和盾,先说:“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接着又说:“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于是有人问他:“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结果自然是“其人弗能应也”,尴尬的很。向来,这是作为笑话流传至今的。但看看现实,这个卖矛盾之人的同道者,又何其多也!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1-07-08
· 天价涪陵榨菜作坊内蛛网丛生 或涉消费欺诈 2011-07-08
· 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1-07-08
· 中信证券回应天价榨菜研报:未实地调研 2011-07-01
· “天价榨菜”是“石墨矿”的延续 2011-06-29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谢国忠:软着陆可能成为陷阱·[思想]张立伟:中国奶业没有“消费者主权”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