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经贸:寻找资源热之外的机遇
2011-05-20   作者:记者 肖莹莹 实习生 李觅/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我们将关注中澳贸易关系,及其在资源热退去后将发生何种变化。”澳大利亚企业董事协会主席瑞克·李18日在该协会于北京召开的第十四届企业董事大会上如是表示。
  瑞克·李的此番表态和中澳贸易关系当前的状况息息相关。出席当天大会的澳大利亚驻华大使芮捷锐介绍说,近四年来,中澳双边贸易总额增长40%,达到1000亿澳元。与1991年中澳双边贸易额只有20亿澳元相比,两国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中国目前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其最大的出口市场。
  “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出口产品80%都集中在大宗商品领域。”接受《经济参考报》专访的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商务参赞、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高级商务专员孟哲伦指出。
  这一现象引起了澳大利亚政界和商界的普遍担忧。美国《华盛顿邮报》日前发表文章说,澳大利亚一些反对派议员已公开批评其政府过度依赖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对资源的需求实现经济繁荣。这些人士担心,一旦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需求下降,严重依靠矿产资源出口推动经济增长的澳大利亚将陷入危险境地。
  同样在这种危机感的推动下,为澳洲境内2.87万会员提供信息、代言和教育服务的澳大利亚公司董事协会专程来到中国召开其年度大会,并将会议主题定为“与龙同飞”,目的之一就是挖掘资源热退去后的中澳合作新机遇。
  孟哲伦认为,服务贸易将成为中澳经贸合作未来最具发展潜力和前景的领域。据介绍,中国在2010年已取代美国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服务贸易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旅游服务和国际教育服务两方面。在澳的留学生中,中国学生的数量占据最大的比例。
  澳大利亚中国总商会高级顾问兼澳大利亚企业董事协会大会委员会成员邱盛丽19日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澳大利亚不仅是一个矿产和农业大国,也是一个颇具竞争力的服务业大国,其在建筑设计、医疗器械、金融服务等领域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据介绍,澳大利亚的建筑设计企业及建筑师正在为中国提供环保建筑设计服务,北京奥运场馆水立方和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就是双方合作成果的最佳展示。一些具有国际地位的专业医疗器械企业,如澳大利亚科利耳(Cochlear)公司和瑞思迈(ResMed)集团,也正致力于发展中国市场。
  邱盛丽还特别指出,由于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且面临资金匮乏等难题,很多澳大利亚企业的医疗器械研发成果以前都要到美国实现商业化,如今在美国经济仍未从金融危机中完全走出的情况下,很多澳资企业都希望能和中国企业合作。
  澳大利亚最近几年一直是资本净流入国,对外资有一定的依赖性。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首席经济师Tim Harcourt介绍说,中国在澳大利亚投资的220个项目总额已超过600亿澳元,而四年前中国在澳的投资只有80亿左右,“澳大利亚欢迎更多的中国企业赴澳投资”。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中企逐鹿中澳经贸主动权 2010-01-07
· 商务部:力拓间谍门事件不会影响中澳经贸关系 2009-07-17
· 外交部:司法个案不应影响中澳经贸合作大局 2009-07-10
· 中澳飞跃“力拓门” 2009-11-02
· 商务部:力拓“间谍门”不影响中澳贸易 2009-07-16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鲁政委:资本项下全开放时机未到·[思想]厉以宁:怎样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