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与另两名日本学者为首的团队,耗时10年对日本经济进行了系统研究,其成果即著名的《日本还有竞争力吗?》一书。该书提到日本企业界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即日本企业长于改善运营效率,而短于制定独特的竞争战略。1995年,特劳特和里斯做了一项研究,发现日本和美国企业前100强的销售额非常有意思,刚好都是都是2.8万亿美元,可是日本100强的净利润却连1%都不到,也就是说几乎不赚钱,而美国100强利润却高达6.6%,是日本企业的6倍多。这里面的核心原因,是日本企业的发展模式比美国的模式要庞大复杂得多,既是多元化,又是品牌延伸,导致了日本企业的盈利能力虚弱。在美国的前10强企业中,只有通用电气是多元化企业,而日本的十大企业中八家是多元化企业,只有丰田汽车与日本电话电报不是多元化企业。也许这就是日本持续二十年经济低迷,而美国经济持续在全球处于领导地位,美国企业极具竞争力的重要原因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吸引全球投资方面,长期处于全球第一,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具有成本优势。大量外资的拥入,大大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然而这条路能带领中国持续走向成功吗?全球定位之父——特劳特在寄语中国读者时说道:“继续‘制造更廉价的产品’只会死路一条,因为其他国家会想办法把价格压得更低”。制定与众不同的竞争战略,走品牌化之路,是打开世界大门的唯一道路。 特劳特先生的著作《与众不同:极度竞争时代的生存之道》,向我们详细阐释了如何变得与众不同。这是特劳特先生数十年来,经过为无数企业创造差异化,也即与众不同实践之后的理论结晶,可谓字字珠玑。 我们身边的品牌,王老吉定位为“预防上火”的凉茶而成功超越可口可乐;劲霸男装定位为“专注夹克”而创造了60亿元的销售额;九阳因专注于“豆浆机”而成为豆浆机的第一品牌。他们都是在《与众不同:极度竞争时代的生存之道》所阐释的理论指导下打造的成功品牌。 我们身边有数以千万计的企业,数以百万计的品牌,如何脱颖而出,打造强势品牌,读《与众不同:极度竞争时代的生存之道》是不错的选择。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