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京贫困带”有望成为新增长极
2011-03-21   作者:记者 李亚红 张淼淼  来源:经济参考网
 
【字号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采访中获悉,“十二五”期间,北京将深入开展与津冀晋蒙及环渤海地区合作,共同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和首都经济圈形成,实现整体发展水平的跃升。
  与中国改革开放相伴相生,京津冀三地协作已走过了漫长年代。河北对京津的“服务”,以及首都巨大的“虹吸”效应,曾形成河北省的“环京贫困带”,这也是历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之一。这次重提“首都圈”经济合作将给河北等北京周边省市带来怎样的变化?又该如何推进“首都圈”的顺利建设?

    北京期待“破茧蝶变”谋求更大发展空间

  北京石景山钢铁主流程已安全停产,这座有90年历史的“钢城”光荣退役。近年来,随着北京率先迈向后工业化社会,以及天津滨海新区增长极的快速崛起,北京与周边城市地区的关系发生重大转折。合作共建“首都圈”,既是北京破解人口、交通、环境压力等发展难题的内在要求,也是北京实现世界城市建设目标的战略需要及有效途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教授祝尔娟说,北京综合承载力面临严峻挑战,人口、土地、水源、环境和交通等所承受的重压,使城市未来发展已经无法靠自己继续前行。如何在突破发展瓶颈的同时实现更大发展,是北京市亟待破解的难题。联合津冀晋蒙共建“首都圈”,有利于实现“破茧蝶变”,在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同时,寻求新的发展动力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城市化率已经达85%的北京市来说,未来的发展动力,一方面来自于中心城区和郊区的联动,另一方面来自于区域一体化发展。政协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港澳台侨工作顾问黄钺说,北京市人口压力大、交通拥堵等问题都是由北京市城市功能过多引起的。全国重要的经济、教育、医疗资源集中在北京,就像一条巨大的吸水龙,把那些希望解决就业、就医和考大学的人吸引过来,造成人口、环境、资源失衡。
  黄钺认为,要解决以上问题,就要在调整资源配置上找出路,简化北京市这座城市的功能,有选择地保留部分功能,从推动国家宏观协调发展的高度,将医疗、教育和经济部分功能转移到二三线城市,达到与周边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状态。因此,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找到人口、资源、环境的平衡点。
  祝尔娟认为,联合共建“首都圈”,推进区域基础设施、要素、产业、生态和社会政策的一体化,既可通过在北京周边乃至京津冀晋蒙范围内迅速崛起的中小城市群吸引和聚集外来人口,形成阻隔其进一步涌入北京中心城的“反磁力”基地,从根本上解决北京人口、交通、环境的压力,还可以在首都圈更大空间范围内实现发达便捷的交通体系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品质和魅力。

  蝶变”时机成熟 北京或在新格局形成中发挥引领作用

  国际经验表明,任何一个世界城市,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独立维持的个体,而是更多地体现为“世界城市--区域”这一空间形态,世界城市依赖于它辐射的区域来汲取和释放“能量”。作为中国首都的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京津冀晋蒙地区也是中国最有可能建成世界城市区域的地方之一。
  北京市经济已经呈现后工业社会的特征,“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年均增长11%以上,总量超过1.3万亿元,人均超过1万美元,第三产业比重超过75.5%。
  然而,北京与自己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相比,不仅经济实力上存在较大差距,更主要体现在经济影响力和金融控制力的国际化程度较低,都市圈基础还比较薄弱。联合共建“首都圈”,有利于优势互补,形成整体竞争优势,也有利于提升北京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祝尔娟表示,北京与周边的关系已经发生重大转折,京津冀晋蒙区域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共建“首都圈”的条件已经成熟。以首钢搬迁河北曹妃甸为标志,在此之前,北京对周边主要发挥的是“聚集”或“虹吸”效应,现在已经转向互有需求和互动。
  北京社科院经济所所长赵弘表示,北京的人口膨胀、交通拥堵、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日益严重,北京已提出CBD东扩等解决办法,分散首都功能势在必行。北京城市辐射力所及的京津冀、环渤海区域发展相对滞后,与世界城市腹地相比差距很大。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迫切需要推进“首都圈”建设,提升区域体系的支撑作用。同时,河北在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达的优势,获取足够的技术研发支撑、金融支撑、文化创意支撑。
  赵弘认为,北京除了继续聚集高端优势资源外,更主要是辐射带动周边发展,对整个区域发挥产业传导、技术扩散、智力支持、区域服务和创新示范等带动作用。北京周边省市在承接北京辐射的同时,则为北京提供人口功能疏解、相关产业配套、自然生态屏障、基础设施共建、发展空间扩展等服务。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将进入空间优化、建设新城、依托首都圈建设世界城市的新阶段。天津滨海新区作为中国新的增长极正在迅速崛起,但是其建设现代制造业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的目标,都离不开北京的支持,“十二五”期间也将进入“双城互动”“区县联动”寻求区域合作发展的新阶段。河北则在服务京津,积极推进环首都经济圈建设中寻找新的发展动力。

      从三方面共建“圈”时代

  “圈”时代的来临,需要跳出原来的利益格局,需要宏观调整协调,才能产生连锁效应。这需要强劲的民意,更需要高层的智慧。祝尔娟等专家建议共建“首都经济圈”需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第一,建议成立“首都圈发展促进委员会”。在国务院和各有关部委的指导下,成立“首都圈发展促进委员会”,下设区域合作推动领导小组,并建立相应的工作推动机构,如区域规划与产业协调委员会等机构,使这一合作有专人负责。争取国家在产业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布局和区域发展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第二,建议试点建设一体化“大关区”。争取国家批准“首都圈”开展“大关区”试点,全面推行一次通关、一次检验。建设一体化的“人才特区”,包括构建“首都圈”一体化的人才政策、法规、规章框架,降低人才流动和开发成本,搭建一体化的人才流动平台,为人才流动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第三,建议从产业、生态、社会入手推进“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区域一体化的核心是产业一体化。京津冀晋蒙发展阶段的不同步性、产业结构的层次性,恰好为产业在区域范围内的转移、聚集与链接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内在动力。应以新型产业分工为基础,重构都市圈产业分工体系,形成错位竞争、链式发展的整体优势。北京将推动一般制造业向北京市外转移,促进经济合理分工。鼓励北京区域内高端产业功能区和产业园区设立合作投资区、共建产业园。北京应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周边产业园区的辐射,促进科技成果到周边转化,共同打造环首都高技术产业带。鼓励在京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周边省市联合兴办研发机构,积极开展技术合作研究,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此外,联手共建“首都圈”生态环境和绿色宜居家园。从建立和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入手,促进京津冀晋蒙生态环境共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王月娥代表:加大扶持贫困地区养老机构建设力度 2011-03-14
· 贫困线标准该提高了 2011-03-12
· 贵州:“十一五”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72万 2011-03-08
· 与物价水平挂钩 让贫困标准脱贫 2011-03-04
· 大幅提高“贫困线”合情合理 2011-03-04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荣融炒炒股·[思想]叶建平:促进消费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