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的期待 发展的动力
2011-03-09   作者:詹勇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民生改善是广大人民热切的期待,民生议题是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彻底取消农业税,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医改惠及4.32亿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8.35亿农村居民,1100万户困难家庭住上了新房……无论是从政府工作报告的字里行间,还是从代表委员们带来的各地发展信息中,人们无不强烈地感受到,过去的五年,是国家走向富强的重要时期,也是老百姓得到实惠最多的阶段。
  发展未有穷期,民生工作任重道远。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坦言,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如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物价上涨压力加大,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过高等,大多还是民生问题。这也与两会前媒体民意调查中,物价、住房等民生话题居于前列的结果高度一致。
  回顾“十一五”,战胜各种严峻挑战,靠的是发展;一切成就和进步,靠的是发展;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仍然要靠发展。从民生的视角看发展,人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局面和成果,更加珍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也更加强烈地企盼在发展过程中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共享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面对广大群众过上更好日子的新期待,面对新旧问题交杂的民生现状,改善民生,破解难题,不仅需要坚定的国家意志,更需要高超政治智慧、科学实施方案、有力现实行动。
  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围绕民生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制定好“十二五”规划更是凝结着代表委员们的心力。翻阅纲要草案,民生理念力透纸背:首次提出“改善民生行动计划”,以十大举措应对民生难点、作出庄严承诺;首次提出“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首次设立“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专章……
  纵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十二五”规划纲要突出地把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民生追求更加深刻地融入发展进程,一个个民生“路线图”、“时间表”昭示人们,下一个五年的民生前景,不只是各项实惠量的增加,更是发展方式的转变,改善民生成为更自觉更主动的国家行为。
  中国民生的发展与改善,不仅凝聚了亿万中国人民的期待,也牵动着世界的目光。一个国家的发展,其最终的落脚点是人;而民众对幸福生活的期待,则正是发展再上层楼的强劲动力。回应期待,满足期待,中国将迎来更有质量的发展,中国人民将拥有一个更加幸福的未来。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保增长惠民生需增加有效制度供给 2011-03-09
· 农民的住房问题也是民生 2011-03-09
· 这一天,三场记者会聚焦民生 2011-03-09
· 乌海市:长效机制让"民生为重"不再是空洞的口号 2011-03-08
· [思想]叶建平:促进消费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2011-03-08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荣融炒炒股·[思想]叶建平:促进消费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