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灵代表:社会融资总量可替代新增贷款指标
2011-03-08   作者:记者 吴黎华 施智梁/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全国人大代表、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原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在7日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可用社会融资总量替代贷款指标,并表达了对于16%的M2目标的谨慎态度,同时还建议出台定额保值储蓄以保障小额存款所有人的利益。
  “M2作为中间目标是不会被社会融资规模所替代的,用社会融资总量来替代公布贷款增加的额度是有可能的。”吴晓灵表示,银行贷款增长和M2增长并没有稳定一一对应的关系,在资产多元化的情况下,银行除了贷款,票据、购买债券和外汇占款等,都会创造货币,因此仅仅控制贷款规模并不足以很好地控制M2的增长。
  她表示,包括股票、债券、信托和投资基金在内的社会各种融资工具,虽然并不创造信用货币,但是会改变货币构成,即M1和M2比例状况。因此,央行要有效控制货币总量和货币结构,除了观察信贷规模,应该更多地观察社会融资总量。
  同日,央行网站公布的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的撰文称,社会融资规模是符合金融宏观调控市场化方向的中间目标。他认为,由于近年来我国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新增人民币贷款已不能准确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一是直接融资快速发展。2010年企业债和非金融企业股票筹资分别达1.2万亿元和5787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36.8倍和9.5倍。二是非银行金融机构作用明显增强。2010年证券、保险类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资金运用合计约1.68万亿元,是2002年的8倍。三是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大量增加。“用社会融资规模替代信贷指标作为中间目标,是我国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符合我国融资结构的变化趋势。”盛松成表示。
  对于舆论较为关注的负利率的问题,吴晓灵表示,目前央行控制的贷款利率是下限而不是上限,如果中央银行不调整贷款基准利率,如果能很好地管理银行间的流动性的话,市场是会自发形成贷款的正利率的。
  而对于存款负利率,吴晓灵则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在通胀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应当推出定额的保值储蓄。”她表示,存款的负利率实际上是属于国民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对于小额存款的所有人而言,由于不具备更多的金融风险承受能力,如果存款在通货膨胀中贬值的话,会对其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恢复全面的保值储蓄是不太可能的,因为目前银行已经股份化,这样会损害股东的利益。”她解释道。
  对于众人所关心的2011年全年的新增人民币贷款,吴晓灵则表示,“今年虽然没有确定具体的贷款增量目标,但是低于去年的贷款计划增长量是底线。”
  这意味着2011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的上限将被设定在7.5万亿元人民币。与之相印证的,是全国政协委员、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今年两会期间曾对媒体表示,在国内生产总值扩张8%的前提下,今年信贷增速将在15%左右。也就是说,按照2010年底人民币贷款余额47.92万亿元规模、15%的信贷增速计算,2011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将为7.188万亿元。
  对于16%的M2目标,吴晓灵则表达了自己的谨慎态度。“如果央行能够比较好地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能够对社会已铺开的基本建设真正做到‘有保有压’,实现M2的16%的增长目标并不是很困难。但是在这两个方面其实还都是有一定难度的。”
  在未来央行调控手段的选择上,吴晓灵则表示,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使用的余地。
  她表示,经济的全球化使得中国央行在目前的货币政策的主动性上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如果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个工具收紧流动性,同样可以逼高市场利率的话,“中国目前多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个工具还是可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不用利率的工具。”她说。
  “差别存款准备金率这个工具中央银行还会使用的。”吴晓灵表示,目前央行正在采取更市场化的方式来使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个工具来约束商业银行贷款扩张的行为。“这件事是一个方向,央行在探索,所以不存在说这个工具不用了的情况。”她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央行官员:社会融资总量指标已开始编制 2011-02-18
· 央行明确社会融资总量指标内涵 2011-02-18
· 夏斌:应关注央行社会融资总量的提法 2011-01-13
· 社会融资规模管理的关键仍在间接融资 2011-01-20
· 刘明康: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只准投保障房 2011-03-07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十二五”开好局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思想]通胀是资产价格泡沫的杀手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