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是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部纲领性文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历了一个经济高速增长期。“十一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已达11.2%,按年平均汇价计算,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4000美元。与此同时,也要看到,支撑过去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内在条件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和老龄化加快,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将可能发生调整,劳动力供需形势变化使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短期内大幅提升难度较大,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硬约束持续强化,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面临巨大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与前一阶段相比,我们面前有一系列更复杂、更重大的课题亟待破解:如何在外部需求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改变经济增长对外需和投资的高度依赖;如何在产能过剩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改变经济增长对传统工业规模扩张的高度依赖;如何在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情况下,改变经济增长对资源和要素大规模、高强度投入的高度依赖;如何在利益格局更加复杂多样的情况下,改变城乡、区域和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局面等等。 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二五”规划肩负着比以往五年规划更重大的历史使命。这一时期能否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战略性突破,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经济转型之路,不仅事关今后五年的发展,而且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让我们开好头、起好步,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