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即将开幕,标志着“两会”会期正式开始。在接下来的12天时间里,代表委员以及社会各界将围绕“十二五”规划等重点议题,为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出谋划策,进一步凝聚科学发展的共识。包括证券市场投资者在内的人们,都将努力从两会上读出中国整体经济或者相关特定领域的政策信号。 在2月27日两会召开前夕,温家宝总理通过新华网与全国人民交流,广泛涉及了经济、社会等热点话题,其中就物价房价、收入分配、教育养老等传递了诸多积极信号。特别是强调了经济转型的重要性,明确表示把持续多年的8%的经济发展目标下调为7%。可以说,主动下调经济增长的目标是一个转折点,体现了中央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决心,也体现了对未来经济走向的信心。 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归宿就是吸纳就业,现在政府决定以7%的增长率解决持续升温的就业压力,就给经济转型打开了巨大的空间。2010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已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要求,其中“改造提升制造业”、“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内容引起投资者极大的关注。在论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建议》再次强调“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其中包括“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这两个大项均与证券市场相关。因而,无论从经济转型所涉及的具体产业规划来说,还是从服务大局、支持改革顶层设计来说,还是从落实公平正义和保障民生来说,证券市场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并且,证券市场也将随着“十二五”规划的推进落实而焕发更大的活力,拓展更大的空间。 与往年一样,在两会召开之际,投资者也会对当期市场行情给予期待。而从近20年来的历史来看,两会期间,国内股市上涨的年份占比较大。除1995年、1998年、1999年、2001年和2008年外,其余年份沪指均在2月取得正收益;除1991年、1993年、1994年、2005年和2008年外,其余年份沪指均在3月取得正收益。值得注意的是,在两会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股指多呈上涨走势。我们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投资者对于两会寄予厚望,二是每年的二三月份是中国重要的“投资规划季”,三是中国投资者有秋收冬播的习惯。 事实上,每年3月的全国两会更像是一次大检阅,其中包括对上一年经济工作得失的进一步总结;而当年经济工作的具体部署也在会议期间得以充分讨论和放大传播。从这个角度上看,两会期间及其前后一段时间内的股市行情,其实反映的是对全年的预期。我们相信这次也不会例外。所不同的是,今年恰逢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人们的预期甚至会延伸到未来5年的时间范畴。 就近期股市行情来看,由于市场题材丰富、资金相对充裕、上市公司业绩可期,同时,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不高,大盘平稳运行将是主调,并有可能在当前基础上进一步上行。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前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外部挑战,诸如国际粮价、油价以及热钱等均对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构成较大压力。而统筹国内和国际、长远和近期的利害得失,形成适合我们自己的发展模式和应对危机的机制,是根本之根本。 我们预期,今年的两会一定能够汇民智、集民力,达成稳定发展、加快转型的共识,并形成科学发展的新的推动力。我们也预期,作为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持平台的证券市场取得更大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