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中国”呼之欲出
2011-03-01   作者:张量(中新社记者)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全国“两会”在即,通过地方“两会”的热议和近期媒体讨论的发酵,“幸福指数”几乎跃居今年全国“两会”热词之首。有分析人士认为,“十二五”期间建设“幸福中国”的政治导向已经呼之欲出,幸福指数或被视为中国转型时期摆脱GDP崇拜的密钥。
  从“幸福广东”口号的提出,到北京“十二五”规划写入“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再到重庆提出到2015年“农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城镇居民收入增长75%”,率先将衡量社会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的调控写入规划,并宣示要成为“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及至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与网民交流时将“幸福”解读为“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中国各级政府满溢的“幸福”热度,令全国乃至世界倍加注目。
  从去年底开始,一股“幸福”浪潮悄然在全球范围兴起,欧洲和中国正是这股潮流的积极推动者。荷兰、瑞典、丹麦和挪威等欧洲国家已开始对儿童进行“幸福教育”,并将其纳入国家研究计划。英国和法国也正在通过衡量幸福指数来调整公共政策。英国国家统计局去年底在卡梅伦首相的委托下开始对英国人的幸福指数进行调查,而法国总统萨科齐也责成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该问题展开研究。
  对于这股潮流,领导制定“幸福星球指数”的英国“新经济基金”研究员萨马赫?阿卜杜拉表示:“由于认识到国内生产总值无法反映现实,而且通常会掩饰贫富差距,因此人们开始制定幸福指数。这种积极的进步将催生新的公共政策。”一批关于幸福感的调查报告也随之纷纷出炉。国际智库组织列格坦研究所日前发表了一项全球繁荣指数报告,其中将公民幸福指数作为排名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中国也早已开始关注到“幸福指数”这一课题。2006年,胡锦涛主席在耶鲁大学演说时就明确提出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与幸福指数”,已将公民的幸福感列入中国政府的责任单。
  从2009年底开始,由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领导的中国民生指数课题组致力于“中国人幸福观调查”。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近日,该调查发布,中国民生指数的指标体系基本形成。
  在著名学者、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看来,在当今世界,政府应当为公民的幸福生活提供的最重要条件就是善治。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是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好合作,是两者关系的最佳状态。他指出,公民的幸福指数,应当成为评价政府民主治理的一个重要指标。政府应当建立一系列的制度和机制,履行对人民幸福生活的承诺和责任。
  “幸福指数”与善治的研究一直在官学界默默进行。之所以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幸福指数”能够大热,是与中国社会转型大局相契合,并且在民间得到强烈共鸣的顺势而为。中国要进行主动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已经提出一段时间,然而,地方上的GDP依赖惯性思维难以扭转,政绩考核的调整也遭遇现实困难。要想突破,必须找到一个具有导向性和操作性的新指标,让GDP的增长更加科学、更加以人为本。
  “幸福指数”作为这一背景下的重要话语,已经到了付诸实践的阶段。在全社会的热烈关注下,“幸福指数”作为一种政治导向的轮廓正在不断清晰,而它如何通过全国“两会”转化为“十二五”期间的国家行动,将是今年的一大看点。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两会行情临近 新疆板块表现强势 2011-03-02
· “两会”概念升温:水利板块续涨 2011-03-01
· 多方占主动 关注两会把握行业轮动 2011-03-01
· 预热“两会行情” 沪指收复2900 2011-03-01
· 楼市进入两会敏感期 2011-03-01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十二五”开好局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思想]通胀是资产价格泡沫的杀手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