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转型:突破“资源优势怪圈”
2011-02-16   作者:记者 吕晓宇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山西省潞安集团煤油循环经济园区一角。记者 燕雁 摄

    山西流传着一个故事:有人问一个放羊娃:“你为什么放羊?”“挣钱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生娃。”“生了娃让他干什么?”“放羊。”
  有人把故事的主角换成了一个“煤老板”。问:“你开煤矿干什么?”“卖煤挣钱。”“挣了钱干什么?”“再开更多的煤矿。”
  “人家是‘好’县,有煤,有钱!”,“我们县没煤,穷啊!发工资都困难”。在山西采访经常能听到这样的“一声叹息”。
  “煤情结”和“煤文化”在山西与老百姓息息相关。与煤的相关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煤文化’集中反映了山西人因循守旧、创新不足的一面。资源红利蒙蔽了人们的眼睛。这是众多资源型地区发展的悲哀,也是山西持续发展的致命隐患。”山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复明这样认为。
  资源型产业的过度繁荣,导致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要素向资源型产业单向流动,接续替代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受到严重制约。张复明认为,实施转型发展是规避“资源优势陷阱”的理性选择,是资源型地区步入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根本出路。
  长治市沁县是太行山区一个无任何矿产资源的“穷县”。“与‘有煤县’相比,我们的工资低1000多元。因为财政没钱。”沁县一名科级干部说。
  “上天是公平的,一个地区不可能只有劣势没有优势。”对于一度因无煤而失望的沁县,2007年上任的县委书记田志明却充满信心,他说,沁县有8条河流、300多处泉水、21座人工湖,水资源拥有量是全省的3倍,这是最大的资源。
  以建设“北方水城”为目标,三年来沁县招商引资100多亿元用以修路、栽树、治水和兴教,吸引了400多家投资商前来考察。沁县规划建设了农业科技园区、商贸园区、养殖园区,34类农产品达到有机转换的产品生产标准。田志明说,沁县将利用水和土地优势建设全国一流的有机食品基地,已把仅有的一座焦化厂拆迁,今后坚决不上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煤炭是资源,水、土地和绿色食品同样是好“资源”。
  “有煤县”的“资源观”也在悄然改变。2010年,原煤产能达1200多万吨的煤炭大县长治县开讲了三堂解放思想的“大课”,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举办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业、以煤兴业等十场主题论坛,组织干部对“守成求稳”、“靠煤吃饭”的思想展开大讨论,到清华大学等名校专题培训和赴省外考察学习。长治县确立了新材料、医药、汽车等新兴产业作为“十二五”的转型项目。
  长期以来“一煤独大”的山西如何转型,如何跨越?给山西带来“红利”和“困局”的煤炭产业又如何发展?袁纯清说,山西将依托四条路径实施转型: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和城乡生态化,其中工业新型化被视为转型跨越之本。山西省长王君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山西将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积极推进能源经济绿色化和高碳经济低碳化。
  资源本身并不是“麻烦制造者”,落入资源型经济怪圈的原因在于“发展观的扭曲,资源制度的缺失和开发方式的失当”。国家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目的就是通过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破解长期制约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实现资源型地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山西开展实施这项工作,就是要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和尝试,尤其要解决体制机制障碍的问题。”张复明说。
  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体制机制,包括矿业权管理体制机制、资源型产品价格形成、交易与收益分配机制、资源税改革,还有低碳经济导向下产业优化升级的体制机制,推进转型发展的支撑与保障机制,还有“煤炭预期收益证券化”探索等,都可能是山西重点改革探索方向。目前,山西通过“省部(国家部、委)合作”方式进行的矿用土地管理机制探索已展开。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山西女企业家丁书苗被查 2011-01-24
· 山西女企业家丁书苗被查 或涉高铁招标腐败 2011-01-24
· "十一五"山西环保投入千亿摘下污染"黑帽" 2011-01-13
· 山西2010年林业产值达到160余亿元 2011-01-13
· 山西"十一五"时期农村沼气用户累计达到70万户 2011-01-13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王迎晖:连续降雪相当于一次加息·[思想]从进口产品量价看结构优化紧迫性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