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红制药:整合优势赢得广阔市场空间
2011-01-26   作者: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30年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人们也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生活的高质量,也越来越注重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加之人口总量的高居不下以及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中国医药行业面临着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作为从事生化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龙头企业,常州千红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红制药)在20多年来的成长发展过程中,整合技术研发、产品质量控制及市场网络等竞争优势,以优质的产品赢得了广大客户的好评。

    强大技术实力确保产品高质量

    制药企业的产品质量关系着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一直以来就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监管体制上形成了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主导机构的严格的监管体系,同时国家和地方也出台了为数众多的监管法律和规章。
    千红制药秉承“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高质量为根本,向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宗旨,不仅积极配合国家机关的检查和审核,严格按照国家的法规生产,而且不断提升技术研发水平和产品质量控制水平,保证了产品的安全可靠。
    千红制药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发体系。公司在总经理室下设由总经理室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外聘专家教授组成的技术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开发和实施公司新产品,并且完成公司确定的技术攻关及现有产品生产工艺、技术的优化和改进工作。在技术委员会领导下,公司组建了由42人组成的研发团队,团队成员学历素质较高,专业构成广泛,分布于公司制造部、质量保证部等部门,在产品技术研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公司在长期的自主创新与产学研合作中硕果累累,突破了生化药物大生产中的技术瓶颈,将现代分子膜超滤、蛋白质亲和层析、分子螯合、病毒灭活等技术集成运用于生化酶药物和多糖类药物的大规模生产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建立了生化药物产业化技术平台。由于采用了创新技术而使产品的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了多个国家的技术认证。
    高标准的质量控制正是建立在这种坚实的技术基础之上的。千红制药利用其先进的生化药物产业化技术平台对公司主要产品的质量标准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研究和提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对主要产品还制定了高于国家和国际质量标准的要求更为严格的企业标准。
    领先的技术、严格的执行标准使千红制药通过了一次又一次市场风暴的严峻考验。例如2008年美国“百特肝素事件”发生后,国家药监局对全国肝素钠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进行产品质量抽检,公司生产的原料药及制剂质量在抽检中全部合格,这无疑为使用千红制药产品的人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而这也是对千红制药高质量产品的无声肯定。

    打造多种优势提升企业价值

    千红制药不仅树立了行业产品质量上的标杆,而且还积极拓展企业优势范围,在产品结构优化、品牌价值提升以及市场网络构建等方面也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
    在产品结构优化方面,相对于主要依赖单一品种产品的国内众多生化制药企业,公司具有产品线丰富、产品结构合理的综合优势,生物质源综合利用程度较高。公司把两大系列产品作为公司的利润支柱,共生产7个品种11种规格的制剂药品。产品收入结构相对均衡,2009年公司生产的两大主打产品毛利额贡献分别为1.3亿元和1.09亿元。
    依靠其产品结构优势,公司在市场布局中推行了国际、国内市场并重,原料药和制剂业务并重的经营战略。公司原料药主要出口欧洲市场,在欧洲地区占据约20%的市场份额。同时,公司大部分系列产品主要定位于国内市场,并处于国内市场领先地位。如此一来,公司摆脱了单一品种或单一市场波动的影响,拥有了较强的综合抗风险能力。
    通过多年的产品营销实践,公司在生物制药领域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地位。在全国主要发达地区的城市中与具有国家GSP认证资质的30余家药品营销公司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已在全国10多个省市地区建立了区域营销办事机构,形成了一支专业化营销团队和较完善的营销网络。
    另外,公司的前身是1987年成立的常州千红生化制药有限公司,在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司及其前身专注于药品生产,积淀了深厚的行业与技术管理经验,是细分行业内的领先企业,拥有明显的市场品牌优势。
    公司的“怡开”品牌临床效果深受好评,最近三年占据了超过60%的市场份额,已在行业内树立起高技术、高品质、优质服务的市场形象。而公司的产品在经受住了2008年“百特肝素事件”的冲击之后,在国内外建立了良好的质量信誉和品牌形象,已获奥地利山德士公司、意大利奥玻克瑞公司和德国汉姆公司等欧洲著名医药企业的高度认同。

    借力资本市场,增强企业地位

    生物医药已经成为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重要的产品,生物制药产业也是目前制药业中发展最快、活力最强、技术含量最高的领域之一。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的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在我国医药产业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被列为我国重点支持的发展领域,已经成为制药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中的新亮点。
    在国家的支持和市场的推动下,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规模保持较快增长,全国生物制药产业初具规模。伴随着市场的日益扩大,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摆在千红制药面前。千红制药此次进入资本市场,就是要抓住难得机遇,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巩固并发展已有优势,开拓其他优势,把企业做得更大更强。
    公司将努力提高募集资金运营效率,把募集资金投向多项原料药及制剂扩产项目、生物医药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营销网络建设项目等五个项目,积极扩大企业产能、提升对新增产能的销售能力。
    公司将沿着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加大投入力度,继续深化技术研发与创新,整合多种优势,不断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增强企业细分行业领先地位。公司计划利用3至5年的时间,在保持从天然物中提取活性生物医药产品的技术与质量优势的基础上,力争在基因工程产品上有重大突破,逐渐发展成为在国内外生物医药行业有较高美誉度的高新生物医药技术企业。
    公司也将继续本着“用心制好药,造福全人类”的经营理念,保持和发挥公司产品质量竞争优势,增强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能力,不断提高相关产品市场占有率,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使公司成为细分行业最具竞争力的药品生产企业。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鲁南制药:做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2010-10-18
· 中国生物制药崛起令韩望而兴叹 2010-10-08
· 仁和药业拟参与对江西制药重组 2010-09-15
· 瑞典:弃纺织造船老支柱 扶制药电子新产业 2010-06-08
· 制药业又一“隐形冠军”现身资本市场 2010-04-16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梅新育:解决失衡何须太心急·[思想]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关键在政府转型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