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名工程院院士疾呼:自主创新仍是中国汽车工业软肋
2011-01-20   作者:记者 张琴 实习生 张翅/重庆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中国汽车私人消费的兴起,使之成为全球各知名汽车品牌青睐和争夺的热点市场,也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然而,在世界汽车第一产销大国的招牌之下,中国汽车产业却显得弱小。
  在前不久于重庆举行的“中国工程科技论坛--2010中国汽车自主创新”上,包括2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近千名专家共同研讨中国汽车自主创新。专家们认为,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第一产销大国,但自主创新仍然是中国汽车工业的软肋。专家们呼吁,只有自主创新才能实现中国从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

  “世界第一”的隐忧

  柳百成院士在中国汽车自主创新论坛上表示,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产品以中、低端为主,附加价值不高,某些关键核心技术没有掌握;第二是产业制造基础薄弱;第三是系统集成和工程成套能力差。我国制造行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不到1%,整个汽车行业研发大概在1.5%左右,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可见一斑。
  一边是毋庸置疑的世界汽车第一产销大国,一边是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的薄弱。在中国汽车市场这块最诱人的大蛋糕面前,跨国汽车企业纷纷抢滩登陆,在中国汽车工业构成中,60%属于合资企业。
  据业内人士介绍,合资企业中的外方牢牢掌握着企业的控制权,中国汽车企业在合资合作过程中“以市场换技术”的想法受到遏制。比如引进产品时,外方会收取技术转让费、引进费、入门费和人员支持费等。技术转让费又分为好几个不同的等级,有些产品在中国生产销售两三年后,还得按照合同规定按照销售收入的2%到3%缴纳技术引进费;人员支持费一般按照美元计算,只要有技术人员提供支持,不管是否休息,都得按照规定的标准给付,费用标准根据时间长短计算。
  国外汽车企业在中国专利的数量绝对优势也凸显出其在市场的控制地位。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关于《我国汽车行业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调查》报告显示,1985年至2005年,我国共受理国内、外企业涉及汽车的三种专利申请31497件,其中国内企业申请15686件,国外企业申请15811件,各占总量的50%。在受理的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主要来自国外企业,这是技术含量最高、保护时间最长、对市场控制更强的专利申请。
  在最基础的汽车零部件行业中,只有43%的国内零部件企业拥有专利,不到20%的国内企业拥有发明专利;再以自动变速器为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国产自动挡乘用车中,80%左右搭载的是进口自动变速器,而剩下的20%也主要来自外资控股的合资企业。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李骏博士表示,在品牌方面,2009年世界500强中仅有两个中国汽车企业,而且不是靠技术创新而是主要靠产值入围。中国这几年每年都评年度车型,但自主品牌几乎没有,原因很多,主要与核心技术缺失有关。
  有关专家表示,十二五以内需型经济增长代替投资、出口型经济增长成为重点,而汽车作为耐用消费品,占到国民家庭消费总额的多数,如果自主品牌在核心技术无所突破的话,市场将依然属于合资品牌,这无疑会使国内汽车企业“受制于人”。

  新技术是自主创新的核心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在中国汽车自主创新论坛上说,在全球能源、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汽车在造型、结构、功能、材料、能源动力、道路交通模式的选择上,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这对中国是挑战,更是机遇,是中国从汽车产销大国向汽车制造强国迈进的历史性良机。自主创新是成为汽车制造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动力,创新让汽车产品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让企业有能力应对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
  专家指出,自主创新应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技术、品牌、管理、文化、市场,其终极目的是具有国际竞争力、被市场认可,而非技术创新本身。
  柳百成院士指出,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轻量化、精密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同时必须符合绿色环境的条件。比如铝合金和镁合金材料可以令汽车变轻,能提高性能,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在信息化技术方面,美国汽车工业90年代的研发周期是五年,现在是两年,靠的就是信息化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忠钦介绍,以某合资品牌车为例,车身大约80%以上从国外进口,在20%国内里面,大概还有12%是合资企业的。以发动机来讲,大多数汽车厂90%要从国外进口。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对机床、材料、能源等方面都进行重点投入,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对汽车自主研发的投入严重不足,亟待加强。

  自主创新还源自新能源

  能源与汽车密不可分,汽车的创新与发展也源自新能源的创新与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当下汽车科研与产业共同关注的热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电动车研究中心荣誉主任陈清泉说,电动汽车是革命性产业,不能用造传统汽车的思维对待,要有“三好”(即好的产品、好的基础设施、好的商业模式)和“两结合”(即与智能电网结合、与信息通信技术结合),电动汽车才能真正实现大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学汽车学院名誉院长郭孔辉建议,优先推进低速小型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发展,并多层次发展电动车,低端车型定位农村市场,高端车型则满足大城市和出口的需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校长钟志华提出了“开放联合的自主创新模式”,即通过“政产学研金”结合、跨行业合作、国内外交流,为自主创新提速。“人生需要梦想,汽车自主创新更需要梦想,也许是白日做梦,但是要做梦才能创新。”钟志华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中国汽车工业应多朝前看 2009-10-20
· 合资是否过度 中国汽车工业如何走 2009-08-27
· 中国汽车工业:见证自主创新的力量 2009-08-14
· 第八届中国沈阳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开幕 2009-07-08
· 新中国60年汽车工业巡回展8月举行 2009-07-01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梅新育:解决失衡何须太心急·[思想]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关键在政府转型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