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大家的战略思考
读《中国金融战略:2020》
2011-01-18   作者:欧明刚  来源:经济参考网
 

    金融问题对于大国来说,从来都是一个战略问题。大国历来将金融问题与安全问题并列起来,从美国派驻世界银行担任行长的佐立克和其好几位前任分别拥有外交或国防背景中就看得非常清楚。然而,中国在金融问题上似乎较少有战略性思维,有的只是在五年规划中由相关部门提出的,具有浓厚部门利益色彩的计划。这可能与体制有关,与中国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模式有关,也与时代背景有关。本轮金融危机让中国更有必要思考自身的金融战略。中国深刻地感觉到,一个经济大国如果没有金融大国来支撑将是如何被动。目前全球金融版图和国际金融体系正在发生剧变,此时中国更有必要思考自身的金融战略,以什么样的目标和策略去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的确,金融危机让我们思考金融战略问题。然而要把这样一个巨大问题分析清楚却并非易事。我们可能见到一些学人的思想火花不时在各种媒体上闪烁,但少有系统性阐述。夏斌研究员与其助手陈道富合作的新著《中国金融战略:2020》(以下简称《战略》)系统地对中国未来十年金融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性问题给予了清晰的回答。他们的著作无疑是生逢其时。这部集学术性、政策性和实务性于一身的40万字鸿篇巨著,不是金融危机所激发的偶然灵感,而是作者长期思考的心血结晶。夏斌先生是少有的纵横于研究部门、货币决策部门和监管部门的金融大家。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负责人——中国人民银行非银司司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参事+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履历,使夏斌先生的研究既有许多决策和实务工作的积淀,也能从金融管理当局的思维跳出而让位于国家核心利益思维。夏斌先生早在人民银行总行研究部读研究生时曾在野村证券实习一年,对国外证券市场早有了解,这一他不太向人炫耀的“海归”经历,则让其有一个对全球化的全面认识。这些独特资源使他成为思考战略问题、设计中国金融蓝图的合适的思想家。
    《战略》首先从理论层面对金融的本质进行了学术性分析,认为稳定的金融系统是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微观金融行动(即涉及国内的金融活动)和金融开放(即涉及汇率、资本流动的涉外金融活动)四要素的平衡。这个复杂的四维系统与生俱来存在着内在的扩张性和不稳定性,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化的系统,还存在结构上的非平等性。这是制定金融战略的理论基础。
    战略的制定依赖于对自身和周边环境的现状与趋势的理解。在对中国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金融的需求分析后,进一步指出了中国的金融现实,即“金融滞后”与“金融弱国”,而金融战略就是试图摆脱金融弱国地位,实现与第二大经济体相适应的第二大金融强国地位。基于对自身和周边环境的考虑,“充分市场化”和“有限全球化”成为战略方向选择。作者认为“目前国内金融的发展,‘不是过了’,而是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放松金融各方面的市场准入、资金价格、产品创新等管制。”基于未来国际金融秩序的不确定性和中国“金融弱国”的现实,作者认为“我国在拥抱金融全球化过程中的战略过渡期内,必须保持有限的金融全球化态势。即金融业的对外开放过程,只能是渐进的,在国内金融与国际金融的融合度上,只能是有限的。并且,两者需要在相互配合中推进。”这一核心理念体现在整个战略设计的各个方面。本轮金融危机使大家对全球化的收益和风险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但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的强化趋势却为有关管理部门找到了强化金融管制的借口。但愿《战略》发出“充分市场化”的呐喊能够惊醒梦中人。
    基于上述分析,作者将战略目标分为国内金融业的市场化、有序的金融对外开放、稳定的国际金融环境、有效的调控监管体系四大目标,分解为15项小目标。很有意思的是,作者将“有序的金融对外开放”置于重中之重,竟不惜笔墨,专辟五章来分别讨论汇率问题、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资本项目开放问题、外汇储备管理问题,以及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问题。我想这不是因为这几个问题很时髦,而是事关中国金融战略大局,并且解决起来难度很大,需要很高的艺术。尽管对国内金融改革的战略视角只有一章内容,然而却入木三分。他旗帜鲜明地批判了当前国内金融领域的两个错误倾向,一是“过度或片面强调金融体系的稳定”,二是“一些人简单模仿和过分迷信所谓的‘现代金融’”(而“现代金融”的风险影响了决策者的决策)。同时,“管理部门间协调不力、对管理部门监督不够”也是重要原因。根据这样的判断,他自然坚持市场化的改革取向,对改革中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分析,如准入限制的市场化,金融市场的统一与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完善,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完善,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新开放格局下的货币政策体系,金融监管框架与协调等。
    本书的点睛之章就是最后一章,这章是全书的总结和落脚点,是真正构成政策建议的一章。本章将全书发展战略归纳为四大目标和四项原则。其中这四项原则是非常有建设性的,这四项原则分别是“经济为本”,“中国金融的对内开放要优先快于对外开放”,“转轨经济中的金融改革与开放务必讲究节奏、次序和政策的衔接配合”,“谨慎引进‘高杠杆’金融产品”,并确立七项工作任务。这些行动建议真正体现出一个国家高参的价值之所在。
    对于文中的观点和建议,我不敢妄加太多评论。我更觉得这种研究问题的思路和踏踏实实不哗众取宠的严谨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本书开始写作于2007年,那时次贷危机还未演化为全球危机,金融战略问题远非今天这样引人关注,但夏斌先生就有这样的视角,这确实与他独到的经历和思维有关。于是历时近整三年,终于完成。在当前“快餐”文化时代,这样慢工出细活的研究委实不多。关于中国金融战略是每一个学者和决策者都可以去思考的问题,可能最后落实到政策建议的就是那么一篇不太长的文章、一段话、一句话甚至是一个提法,然而,要写好这样的政策建议需要坚实的理论准备和对现实清醒而全面的把握,需要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在当前的对策研究者中,我们看到的常是领导重视什么就写什么的应景之作,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哗众取宠,是什么热闹就写什么的媒体文章。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有远见和责任感的学者应当是关注国家命运、勤勤恳恳的研究者。对于战略性问题研究,国家应当有一批超越于部门利益之上专门研究之人物。对于国家来说,应当创造一个让学者安心研究基础性战略性问题的环境,而不让学者为了生存和体面的生活而通过“化缘”来研究。那样的话,则是学者之幸,民族之福!

(外交学院教授)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设计师不读书》 2010-11-09
· 第二届三湘读书月活动正式启动 2010-11-03
· 第十一届深圳读书月举办403项活动 2010-11-01
· 2010首都大学生读书节隆重开幕 2010-10-22
· “尚读”北京青年读书沙龙正式启动 2010-10-18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易宪容:央行挥动稳健货币政策大棒·[思想]陈晓彬:“民企参军”将实现强军富民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