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发展的路线图
2011-01-18   作者:丁一凡  来源:经济参考网
 

    夏斌的《中国金融战略:2020》终于出版了,可谓是老夏“十年磨一剑”的精心之作,也是业内人士翘首以盼的对中国未来金融发展大战略的分析。
    《中国金融战略:2020》全面分析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其中一些看法观点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综合看来,夏斌的分析大约有以下六点值得特别注意:
    一、不拘泥于发达国家金融实践的教条。比如,夏斌承认一般的金融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来解释中国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的过程。但同时,他又能打破“迷信”,认为有些发达国家的金融创新并非发展中国家应该学习的榜样。他一针见血地指出,金融业不应该忘记自己的根本目的,金融业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是歧途。老夏参考了大量国际金融、货币危机的实例,指出货币金融过度扩张是一切金融、货币危机的根源。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参考并借鉴了大量西方发达国家治理经济的经验,货币、金融的管理也不例外。然而,夏斌冷静地指出,面对国际金融市场上所谓“先进的、成熟的”金融制度与技术时,我们必须始终牢记金融系统第二个特质,即由于货币金融系统与生俱来的内在扩张性和不稳定性特质,其对经济稳定发展的有利功能又是动态的、相对的,决定了这种信任的基础是脆弱的。因此,在确立中国今后金融战略时,我们必须始终注意这一点。
    二、不迷信有所谓最佳的金融制度。夏斌在分析中国的金融业发展及参照其他国家的金融业发展时,总不忘指出这些案例中事物间的互相依赖性。他认为,某个国家在某个时间段选择某种特有的货币、金融体制是由它的政治体制、文化价值背景等决定的,因此没有什么绝对完善的制度,因为人们在制定金融制度时,是无法随意改变那些决定这些制度变化的其他因素的。
    三、金融制度是一种动态平衡的体系。夏斌指出,金融业的发展总是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相关的,某种程度的发展决定了某种程度的金融业发展情况。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尚不那么复杂时,过度追求复杂的金融业发展是一种舍本逐末的事情。而且,如果金融发展不顾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需求,反而可能导致某种类型的危机。夏斌认为,“单个系统的变革,不仅需要其所在系统运行方式的改变,而且同样需要其他系统的相应变动,才能形成新的稳定系统。因此,货币金融系统的变革,需要经济系统,甚至政治、文化等系统的一定变化加以适应,或者相反。同样,更大的系统的演进过程,也是人们认知预期修正的过程。预期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并伴随着人们的心理过程、认知过程,往往存在较大的波动。其结果,又将引起新的不确定性及其新的波动风险。”
    四、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使中国不得不考虑重新制定未来的金融发展战略。夏斌认为,今后的10年、20年,是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要变革的累积期。世界经济增长重心正逐步从西方转移到东方。他的基本看法是,美国已从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变为了最大的债务国,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正在逐步削弱美国的绝对领导地位。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进一步侵蚀了长期以来世界对美元的信任,国际货币体系正在积聚变革力量。中国身处变革力量的中心,其政策取向和发展势头不仅将决定中国自身的利益,同时也直接影响这一变革的趋势。因此,出于变革中各国间“博弈”的需要,夏斌尝试着给中国金融的发展战略绘出了一张路线图,为今后中国在经济、金融发展战略上提供了新的思路。
    五、独立的货币政策应该是首选。夏斌认为,中国作为世界舞台上的大国,人民币的汇率不能围着别人的货币政策转。用别的货币当名义锚的代价是我们的货币政策要由着别人的货币政策,部分地丧失了自主权,因此所谓“挂钩”只可能是临时性措施。归根结底,中国的货币政策要以适合中国经济发展为最大目标。人民币汇率相对一些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或重要货币浮动是不可避免的。但这些浮动又不能太大,不能影响中国企业的出口及投资,因此有管理的浮动制度就是未来一段“过渡时期”最佳的选择。
    六、人民币的国际化是条非走不可的道路,但应该谨慎慢行,多布局,少操之过急。夏斌认为,发展中国家过度依赖“中心货币国”提供货币、金融网络及服务,将给它增添许多新的不确定性,特别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以浮动汇率为主,同时又缺乏必要的国际约束力时,更是如此。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势在必行。
    夏斌分析了世界上几大货币的“国际化”进程,那真好比是“有心裁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除了美元的国际化是美国有计谋地策划,用多种政策配合实现了美元在新的国际体系中的霸主货币外,其他国家货币的国际化成果差异很大。有的国家的货币在不经意之间成为别人喜欢使用的货币,也有的国家精心策划自己的货币“国际化”,最终结果却是别人用的并不多。夏斌认为,在未来5至10年内,筹划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势在必行。但此事急不得。虽然人民币国际化有战略意义,但短期内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不会大,而且操之过急有可能招来更大的风险。所以,在人民币国际化上我们应该像下围棋一样,更多地进行战略布局。
    夏斌对中国金融的研究可谓久矣,他深谙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金融改革过程。他不仅熟悉中国金融业从操作到管理的各个层面,而且也是金融理论研究的权威。因此,对中国金融感兴趣的研究人员都愿意听他神侃中国金融改革的那些过程。而夏斌也十分慷慨,经常与金融研究界的后来者及新交的朋友分享自己的心得。我与夏斌相识以来的这些年,深深得益于他的那些深邃的分析。夏斌在《中国金融战略:2020》中集中了他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业发展的总结及他对未来中国金融发展战略的展望,其中既有他参与中国金融发展的亲身经历与他得到的教训,也有他对世界金融史及外国金融理论的理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的研究将不仅成为国内研究货币政策及金融政策走向的重要参照,也会被外国投资人员奉为解读中国未来金融发展的金科玉律。

    丁一凡,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外国语大学)法语系,后赴法国学习,获得法国波尔多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在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做过访问学者.曾就职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新华社与光明日报社,现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第六届理事。
    主要著作包括《美国批判——自由帝国扩张的悖论》、《大潮流——经济全球化及中国面临的挑战》、《欧元时代》、《智慧化世纪——知识经济及对中国的挑战》、《平衡木上的金融游戏——从债务危机到金融危机》等。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设计师不读书》 2010-11-09
· 第二届三湘读书月活动正式启动 2010-11-03
· 第十一届深圳读书月举办403项活动 2010-11-01
· 2010首都大学生读书节隆重开幕 2010-10-22
· “尚读”北京青年读书沙龙正式启动 2010-10-18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易宪容:央行挥动稳健货币政策大棒·[思想]陈晓彬:“民企参军”将实现强军富民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