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今天的黑龙江省大庆市市民来说,“邮局”的概念已经悄悄地变了。 寄给远方的信件可以直接交给登门来的邮政社区服务中心投递员,不必再顶风冒雪送进邮筒;注满亲情的包裹会在第一时间送达到户,不必担心会耽搁在投递的“最后一公里”;写错了门牌号码的汇款和邮件,也一样安全地到达了邮寄对象的手中…… 带来这些变化的,是大庆市邮政局创建的社区邮政服务中心网络。 2002年开始,大庆市创新投递方法,创建社区邮政服务中心,为广大市民提供“投递到户、揽收到门”的用邮服务。这些服务中心建在居民住宅、门市房、自行车棚或社区超市内,确定地址和人选的原则有三:必须是一楼居民;必须是下岗职工或生活困难的居民;有一定素质和能力,责任心强。服务中心的建立,既解决了部分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又使邮政服务得以延伸,同时拓展了社区服务功能,方便了居民生活。到目前,大庆市社区服务中心已扩大到160多处,覆盖全市全部180个社区、100多万人口。 大庆市邮政局投递局局长王志国说,由于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熟悉所在的社区环境,而且,他们工作责任心强,服务质量好,用户非常满意。 在大庆市东风新村的府明社区,社区邮政服务中心的车延民师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晚上9点多钟,忙碌一天的他正准备上床休息,一位喝醉了酒的用户因为忘记自己家里已经换了新邮箱,打电话责备没有收到订阅的报刊。车师傅二话没说,穿衣出门,骑着自行车来到这位用户家楼下,打开他家的新报箱,取出报刊送到6楼居民家里。那以后,两个人成了好朋友。 据了解,在南方的一些较早建立社区邮政服务网络的城市,用房多为租赁或自建,除了人工成本,房租等费用也较高,影响了网络运行效益。大庆市邮政局采取了“谁承办,谁出房;保证200元底薪、按效益提成”的委代办模式,一方面降低了成本,一方面激发了委代办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社区服务人员薪酬采取底薪与代办手续费相结合的方式支付。底薪每月200元,酬金为报刊订阅流转额的5%、报刊投递流转额的9%、收投合一流转额的14%,特快专递、快递包裹、商函投递以及物流配送等按件支付或协商支付费用。 益民社区邮政服务中心的“掌门人”王永慧今年40多岁,下岗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2005年在邮政局和社区居委会的支持和帮扶下开办邮政服务中心,到现在平均月收入超过1000元。“挺累的,但是也挺踏实的。”王永慧说。 大庆市邮政局对社区服务中心实行“5个1”标准:统一营业标识、统一人员服装、统一作业设施、统一时限、统一资费标准。根据各网点的经营情况,大庆市邮政局每半年组织一次居民或居民代表评议,进行情况通报,每年进行一次总结表彰。 王志国说,对于邮政企业来说,如何解决投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始终是个老大难问题。建立社区邮政服务中心后,邮件送达到户,实现了“零距离”服务。今后,还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搭载商业信函、物流送水、便民收费等更多围绕社区居民生活的新业务,在拓展邮政业务市场、增加业务收入的同时,使邮政的服务更加贴近群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