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黑水间串起金色城市链
东北东部(12+1)区域合作
2010-12-15   作者:记者 王晓明 石庆伟 范迎春/沈阳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通化一隅。资料照片
    旅游一体化:打开利益共享“突破口”

  在东北东部城市第二次圆桌会议上,不少与会代表普遍认为,东部城市在道路交通建设的基础上,首先应大力发展区域一体化旅游,突出“白山黑水、冰天雪地、天然草原、民族风情、工业基地、旅游基地”的特色,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品牌,让区域与城市之间互为市场、互为资源,形成区域“大旅游”。
  鹤岗市提出,应签订旅游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各城市旅游管理部门及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共同打造区域无障碍旅游区,力争形成品牌旅游产品链和产业链。其次要打造黄金旅游线路。各城市依据自身优势提出相应的旅游资源,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建成适应不同客源市场,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康体保健等为一体的旅游精品线路;联手打造旅游品牌。各城市之间建设相应的旅游基础设施,互为旅游目的地,提供旅游资源简介,推介对方的重点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景区,加强旅游产品开发促销,实现贸游互动。
  辽宁省发改委振兴处处长宁国光认为,以旅游业的合作与其它方面的合作相比,可操作性更强、见效更快,是各城市间利益共享的最佳突破口。
  延边州委常委、延龙图党委书记于晓峰说,应充分发挥区域内旅游资源丰富和互补性强的优势,加强政府间合作,共同开发旅游资源,统筹旅游线路,打造旅游品牌,加强宣传促销,拓展旅游市场,形成竞争合力。特别要利用东北东部区域特殊的区位优势,着力加强中、朝、韩、日、俄五国间双边与多边合作,积极发展跨境旅游项目。
  丹东市代表李树民建议:成立旅游发展联盟,整合旅游资源,共同开发跨区域旅游产品,联合开拓旅游市场,实行旅游一体化管理,建立东北地区无障碍旅游区,逐步推进一网通(通讯)、一卡通(车辆)、一导通(导游)和一票通(景区)。

  物流一体化:促进区域发展“加速器”

  专家认为,物流产业是推进区域城市发展的现实而理性的选择。发挥东北东部城市滨海、滨江、沿边的优势,加快发展区域物流产业,使物流产业在区域内、城市间、企业间的合作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板块,真正成为促进区域经济繁荣的加速器。
  辽宁省政府有关部门分析表明,近年来辽宁港口吞吐量与整个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同向的。经辽宁沿海进口的原油、铁矿石已占东北地区石化、钢铁等产业所需原料的三分之一左右;下水的成品油和钢材等货物占腹地产量的一半左右;粮食装船量占腹地粮食外运量的40%左右,巨大的物流推动区域经济向一体化迈进。
  为进一步加快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鹤岗市建设要尽快形成独具特色的物流网络。城市之间要合理设置物流中心,互相提供仓储、运输、包装、配送、装卸等物流各环节服务,以实现产业运作配套化、系统化和多样化;同时,把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运输方式有机衔接起来,推动多式联运的发展。
  要建立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有效机制。各城市之间充分发挥在资源、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提高货物流通速度、降低物流成本,鼓励和引导生产、商贸、物流等企业,在区域各市间、各行业间开展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经济合作竞争,尽快把传统物流培育成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体系。

  产业一体化:实现优势互补“一盘棋”

  交通一体化、旅游一体化和物流一体化发展,将最终打破市场和行政壁垒,促进各种要素合力流动,形成竞争合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据了解,目前东北东部城市已初步形成了以重化工业为主体、轻纺等工业协调发展、门类众多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全国重要的冶金、石化、能源、机械装备、医药、食品、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基地。通化市委书记张安顺介绍说,这些城市经济结构类似,产业关联度很高,在经济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分工格局。
  从产业基础上看,十二城市各有不同;在异质性方面,通化市重点建设钢铁、医药、食品三大基地;丹东市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机械制造、仪器仪表等产业;在互补性方面,通化、本溪是钢铁生产基地,可以为丹东、吉林市的汽车及零部件、机械制造产业提供钢材;鹤岗、白山等地丰富的煤炭、电力等能源可以有效缓解丹东、通化等地的能源“瓶颈”问题。
  同时,又存在同构性,如医药既是通化、延边的支柱产业,又是本溪、白山发展中的重点行业。国际经验表明,区域内经济协作的效应是与各组成部分的异质性成正比的。但是在经济发展水平类似的地区间进行经济合作,越来越寻求同构性行业内部的分工和异质化。因此,东部城市合作更具备平行分工的基本条件,即可以在区域内实行“错位竞争”,最终实现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专家建议,东部城市下一步应强化产业协作配套和经贸合作。根据现有产业格局,共谋一批合作项目,支持企业开展技术、生产、投资合作;鼓励重点产业衔接协作,拉长产业链条;积极推进临港产业、物流产业发展,共同促进冶金、医药、食品、煤炭、机械制造、汽车配件等支柱优势产业扩能提升和相互配套融合,增强资源、技术、原材料等各种要素的优势互补,形成更大范围的集群发展。

    [东北东部(12+1)区域合作区简读]

   东北东部地区分布着鹤岗市、佳木斯市、双鸭山市、七台河市、鸡西市、牡丹江市、吉林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白山市、通化市、本溪市、丹东市12个城市。
  12市虽然分属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但都属于沿中朝、中俄边境线地区,各城市间各具产业特色,互补性很强,都处于东北亚核心区域,山相近,水相连,人相亲,即将开通的东北东部铁路贯通东北三省,直通大海,把12个市紧紧连接在一起。
  12市城市数量占东北三省省辖市的三分之一;面积78.5万平方公里,占东北三省区域总面积的31.2%;人口2480.32万人,占东北三省总人口的22.8%,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400亿元,占东北三省19.3%。
  在区域一体化大潮推动下,2009年9月,首届东北东部12市(州)区域合作圆桌会议在丹东举行,共同签署《东北东部12市(州)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了区域合作圆桌会议机制。
  2010年,大连市作为观察员身份加入到东北东部城市区域合作中来,从而形成了(12+1)的区域合作体系。
    东北东部城市的区域合作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经济专家认为,要推进东部城市区域发展取得实效,应以“一体化”为突破口,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打破市场壁垒及行政壁垒;鼓励优势企业跨区兼并重组,发挥比较优势,构筑优势互补、梯次发展的一体化现代产业体系。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通化:东北“三沿”开发开放新高地 2010-07-28
· 吉林通化:医药冶金食品三大支柱产业初具规模 2009-09-22
· 辽通化工20亿再融资环保核查初审“过关” 2009-03-11
· 吉林通化“围钢经济”一石三鸟 2008-09-19
· 小中药铸就大产业 吉林通化打造“医药城” 2008-06-23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张健:保障基本民生政府责无旁贷·[思想]孙兆东:CPI“破5”缘何加息迟滞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