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纺织城:变历史包袱为优势资源
2010-12-06   作者:记者 陈钢 储国强/西安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传统产业如何实现转型?这是我国老工业基地振兴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
  西北地区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西安纺织城在战略转型过程中,坚持破产不破生产力,通过体制创新将历史包袱变成了优势发展资源,成功解决了传统产业转型“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难题,走出了一条老工业基地调结构、转方式的新路。

  夕阳产业迎来新生

  西安纺织城是国家“一五”期间投资建设的西北地区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因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竞争加剧和生产工艺的落后,纺织城地区企业纷纷倒闭,大量工人下岗,许多家庭生活极度困难,上访、堵路事件时有发生。纺织城也由辉煌时期的西安“小上海”变为全市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
  为了实现纺织城的转型发展,2008年西安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完成这一地区主要国企破产改制的同时,启动新一轮的产业重组,成立了西安纺织集团公司,同时异地选址建设“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区”,开展了大规模的纺织产业搬迁、改造、升级工作。
  “我们纺织企业的搬迁,是一种全方位的升级改造。”西安纺织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柳说:“老企业厂区搬迁之后,我们将投资20亿元建设一个占地800亩的新厂区,形成30万锭的大型纺织品生产基地。新基地是按照新企业、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的要求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在国内同行业中达到一流水平,这里的纺织产业将重获新生。”
  对于纺织城老产业的“高调振兴”,今年77岁的西北国棉四厂退休职工葛朝祥深有感触。他说:“纺织城曾经是西安最富、人气最旺的地方。最近十多来年,这里又成了企业和职工最困难的地区,连自来水都要限时供应,年轻人也不好找对象,许多人对生活都失去了信心。现在看到西安市采取措施继续高水平发展纺织业,让我这个老职工又看到了希望。”

  历史包袱变成发展资源

  在纺织城地区,许多干部职工认为,各级党委、政府下定决心让纺织产业重新带动西安城东区域经济发展,既是一种历史的传承,又是立足自身优势抢抓发展机遇的选择。
  灞桥区委书记聂仲秋认为,企业破产不等于产业破产,传统产业也不等于是夕阳产业。他说:“很多人,包括一些专家都认为纺织产业是夕阳产业,没有前途。但我们考虑到纺织企业转型必须抱有民生情怀和忧患意识,要立足必须解决大量人口就业的客观现实,因此纺织城的转型不可能脱离纺织产业,我们在让部分纺织企业破产重组的同时,并没有放弃破坏纺织产业的生产力。”
  尽管争议很大,但大家还是形成了重振纺织产业的共识。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刘国荣分析说,纺织城的“重生”面临多重机遇:随着我国东部地区纺织产业向西部的梯度转移,许多企业在寻找产业承接地;再加上纺织城原有的人力资源、技术优势,这里的纺织产业具备了新一轮发展的条件。
  重振纺织产业也得到了大量企业职工的认可。原西北国棉三厂职工李玲花说:“人人都要穿衣服,纺织业怎么会没有前途?过去企业发展不行,主要还是技术、设备、产品落后,附加值太低。升级改造之后,肯定能挣钱。”
  西安纺织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柳说:“纺织行业不可能像一些新兴产业那样产生高额利润,但只要做好了,照样能够成为高端产业创造稳定的收益。所以我们对这个行业的发展还是有信心的。”
  正是缘于这种共识和信心,建设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区、改造纺织城老区,再一次成为西安东郊灞桥区经济发展的引擎。
  “过去纺织产业一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尤其是职工贫困面广,稳定压力大。那时我们的纺织企业想寻找投资商,门槛也低,但客商到那些老厂一考察,摇摇头都走了。”聂仲秋说:“现在我们招商门槛高了,客商反而多了。近两年来,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区已引进项目49个,合同引资300亿元,已开工项目50个,完成投资89亿元,同时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

  体制创新解决两大难题

  大型国企破产改制之后,下一步的转型发展往往面临“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难题。西安纺织城的转型发展中,基层政府通过体制创新使这两大难题迎刃而解。
  纺织企业改造、升级的资金短缺问题在“腾笼换鸟”中得以解决。西安纺织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柳说,纺织企业搬迁重建过程中,旧厂区的国有土地由政府部门进行统一收储,按照新规划开发建设商贸、物流、住宅、文化创意等产业,由此利用土地级差可以为新厂区建设、设备更新、新产品开发筹集资金约15亿元。
  聂仲秋介绍,前些年纺织城地区衰落的一大原因是产业单一、产业链断裂。而现在正在建设的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区,将以纺织企业搬迁和承接东部企业转移为主,拉长、拉圆纺织产业链条,形成纺织集群,实现效益最大化,同时提供充分就业岗位。
  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刘国荣说,园区规划占地约15平方公里,大约8年时间建成后,不仅能形成约500亿元的产值,而且可以提供8万多个就业岗位,这将为目前纺织城地区约2万名劳动力的就业提供广阔的空间,解决老工业基地“人往哪里去”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双赢。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西安高新区:超30亿打造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 2010-11-19
· 西安30亿大单助力国产大飞机制造 2010-11-18
· 西安新城区: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 2010-11-04
· 西安打造西北最大网上创业园 2010-11-04
· 西安曲江国际光影艺术节开幕 2010-10-27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刘敬东:中国管理稀土资源不违反WTO规则·[思想]财经洞察:透视爱尔兰危机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