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网民:国务院“修法”表明物价管控力度空前
2010-12-01   作者:记者 史丽/整理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11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作出修改。会议指出,修改后的规定草案将相互串通、恶意囤积、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以哄抬价格、牟取暴利的行为作为惩处重点,加大了处罚力度。网民认为,此次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作出修改,表明稳物价保民生组合拳将继续发力。

  稳物价是“保民生”重中之重

  “与之前的两次通胀(2003年和2008年两次通胀)不同,今年物价上涨的特点是轮番上涨,粮食、蔬菜、肉类、棉花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快速上涨,这在历史上比较少见。另外,需要引起重视的是,10月份非食品类的价格也开始出现上涨。努力减缓通货膨胀对民生的冲击,已成为近期宏观经济调控的关注重点。”新浪博主“陈田猛”认为。
  有网民表示,当物价的上涨影响到广大群众的基本生活时,国务院及时出台有力举措。北京部分批发和零售市场的蔬菜价格均出现小幅度下降,2元以下的蔬菜不在少数。粮食、猪肉价格涨幅已趋缓。

  警惕行政手段“副作用”

  “历史来看,行政手段对抑制物价在短期内比较有效,中长期来看仍取决于市场良性的供需循环。从中长期来看,农产品价格的高低取决于市场良性的供需循环。如一味靠政策扶持生产或补贴流通环节,那会造成供需实际的不平衡,对抑制物价效果甚微。”新浪博主“陈田猛”认为。
  还有网友认为,对于中国这个行政执行力比较强的国家,实施“价格管制”可能效果会比较明显,但这治标不治本,只能起到短期抑制价格的作用,而造成价格上涨的因素并未消失,同时也会损害市场运行机制,会留下诸多后遗症,如果拿捏不当将有可能会“把聋子治成哑巴”。
  网易博主“尔希”认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在分配方面是有问题的,分配过多地向政府和企业倾斜,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显然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也落后于物价水平的上涨速度;于是,就出现了只见肉价上涨,不见钱包变厚的情形了,购买力相对下降了,短期内只能把物价降下来。其实,长期来看还是应该建立一种居民收入随经济发展不断增加的机制,使得经济发展果实真正做到全民共享!

  根本在于管理货币

  有网民表示,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货币政策工具”使用应双管齐下。由于流动性过剩是引发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的罪魁祸首,因此在“疏导”农产品流通环节和价格监督的同时,控制流动性显得尤为重要。预判货币政策还是会使用组合拳,一方面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还会更大,另一方面存款准备金率由于其作用直接、效果明显、副作用小的优点,仍将作为最重要的手段被多次使用。
  “人们看到目前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政府用滥发货币抵消普通百姓的收入;商人用涨价抵消流动性过剩的威胁。最后,只有弱势的普通百姓才是最终的受害者。控制物价的根本措施是,管理货币。而更根本的措施是,不要跟着美国的货币理论走,要创造中国自己的货币理论。”新浪网友认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说说稳定物价的天时地利人和 2010-11-29
· 中美物价“倒挂”是一连串制度事件 2010-11-29
· 物价调控大限将至 涨价预期减弱 2010-11-29
· 南京“17条”措施稳物价 2010-11-26
· 引导通胀预期是调控物价的重中之重 2010-11-26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刘敬东:中国管理稀土资源不违反WTO规则·[思想]财经洞察:透视爱尔兰危机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