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网民议楼市调控:知难更要迎难
2010-11-29   作者:记者 于璐/整理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26日提出,现在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前所未有,房地产调控压力前所未有,也遇到了房地产调控难度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是温家宝总理在澳门回答有关房价问题时坦承“这件事(房价调控)确实很难”之后,政府主管部门官员的对房价的又一次无奈的怨声。联想到11月23日,杭州的土地出让会上,于香港上市的宝龙地产首次进军杭州,便以22亿元总价一气拿下三块土地,其中10281元/平米的宅地价以及10276元/平米的商用地价格创造了下沙的新地王。房地产市场屡调屡涨的严酷现实不断引发网民热议。

  知难,更要迎难而上

  天津网署名“张贵峰”的评论文章说,仇保兴副部长针对房价调控的这一连串“前所未有”表态本身,显然也同样“前所未有”——此前,在房价问题上,包括住建部在内的国家有关部门,似乎从来没有如此“叫苦”过。
  文章指出,调控难度前所未有,我们该何去何从?是知难而退,还是迎难而上?答案显然应该是后者。一方面,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行百里半九十”。这种时候,如果我们畏难不前,那势必功亏一篑、最终导致前功尽弃;因此,惟其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我们才可能从前所未有的难度中走出来,成功抵达胜利的彼岸。另一方面,就房价调控本身而言,“难度前所未有”诚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同时也未尝不是一种极具迷惑性的表象——越是困难前所未有呈现的时候,导致这些困难的根源实际上也就越是“前所未有”地彻底暴露出来了,相应地,化解根除它们的办法出路,也就越是清晰可见了。

  导致三个“前所未有”的主要原因

  仇副部长给出了房价调控难的六大原因,其中第一条就是城市化发展带来刚性需求。对此,有网友表示赞同。
  署名“cfsgttt”的博客文章说,中国房价所以无法打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正在进行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首先,城市化增加对房地产的需求,从而拉动价格上涨。其次,快速城市化导致城镇用地紧张,推动房地产价格上涨。城市化必然产生大量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求,从而占用众多的土地资源。
  也有评论文章认为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是主要原因,这也正是仇副部长给出的六大原因中的第五条。张贵峰的文章说,土地市场行情火爆,地方政府卖地收入突飞猛进,水涨船高之下,地价之上的房价如何可能“调控”住,又如何可能不难?

  “工具包”能否有效?

  仇副部长认为,对于未来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需要中央和地方的协同以及调控政策的组合使用,要给地方政府包括土地、金融、财税政策在内的政策“工具包”。而现在要做的工作,包括对房地产泡沫衡量和警戒;制作货币投放与房价波动的定量分析模型,并对地方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进行评价、监测和激励。
  网民对仇副部长的方案表示出谨慎乐观。
  博主“向下看”说,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很复杂,使用工具包当然是必须的,但更需要的就是仇副部长所说“中央和地方的协同”。中央调控的决心显而易见,但地方就不好说了,很多地方就盼着涨呢。
  网民“金边眼镜”说,要完善目前的财税政策,完善中央和地方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体制机制,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对地方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评价、监测和激励机制。
  网民“是乐天”说,“工具包”有没有效不好说,但愿有效吧。还有一点,要坚决惩治房地产领域的腐败,打击以权谋房的行为。
  网民“huisetiantang”说,制作货币投放与房价波动的定量分析模型很有必要。另外,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开征土地增值税也该实行了。至于“限购令”等仅是临时性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矛盾。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外资PE巨头加快布局中国楼市 2010-11-26
· 海南楼市回暖:昙花一现还是打破僵局 2010-11-26
· [博客]中国楼市的“阴谋” 2010-11-25
· 中国楼市的“阴谋” 2010-11-25
· 高价卖地不遏制调控楼市成空谈 2010-11-24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黄祖斌:中国银行业的利差低于国际同业·[思想]财经洞察:“气荒”濒临 何以解忧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