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货币超发后果将会体现
2010-11-26   作者:  来源:搜狐财经
 
【字号

    “搜狐企业家论坛”2010年会于11月25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论坛围绕“重构:不确定性改变世界”问题,邀请国内众多著名企业家、学者以及一线经济学家共同探讨交流。以下是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在现场发表的演讲:

    我作为一个发言者也想借这个机会对这次搜狐企业家论坛成功举办表示衷心的祝贺,这次论坛在我看来非常有特色。是经过了精心的策划的,我仔细看了这次论坛整个议程,参加部分讨论,发现你们策划下了很多功夫,非常像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风格,不管是会前方面准备,更重要是智力方面的准备,每个论题,每个话题都是经过精心策划,再次表示衷心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谢谢各位!
  我想我们讨论的一个问题是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中间谋求发展,谋求重构,这么一个选题在金融危机爆发了两年之后,我想是非常非常的恰当的。这场金融危机的确给全世界带来了不确定性,就中国而言,我们发现这个世界,越来越看不清楚了,我们越来越发现西方国家所出台的各种各样的经济政策,离他们自己所长期坚持的教科书里面一些教育越来越远了,同时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猜疑越来越上升了。在西方现在有一句流行的话,叫后美国时代。他们认为在很大程度上,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他们认为金融危机对美国权威性,对美国绝对霸权地位产生了挑战,于是我们进入了一个美国绝对权威不断下降,美国再也没有能力独立支撑这个世界的后美国时代。他们认为这个后美国时代中间的标志性的现象就是中国的崛起,很多的保守的西方的政治家,经济学家纷纷预测中美之间必将会有重大的冲突。这就是在他们看来的不确定性。
  我们看不清西方的政策,西方人也看不清中国的战略意图和中国崛起后带来的种种后果,在我看来这是最大的不确定性。面对这个不确定性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我想面对这个不确定性,三件大事,我们的决策者们现在正在积极的策划,企业家们也在纷纷的思考,学者们也在进行各种各样的深入的探讨,第一件事情,可能需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促进结构调整,应对我们复杂的经济形势。现在的经济形势的确是非常的复杂,比如说一方面我们的增长速度基本上稳定下来,但是并没有说完全稳定下来,仍然面临着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风险,这个风险不能说不存在。与此同时,物价出现了短期内迅速的上涨,这么一个形势,确实是非常的复杂。同时我们的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目标并没有完全达到,该怎么办,我想应对这么一个复杂的经济形势,需要创新,需要改革,需要实事求是的分析各种经济现象背后实质,需要采取各种政策去应对。

  本轮通胀是成本上升导致 不能归咎于货币发行

  以物价为例,刚才姚景源说得非常对,我非常同意。这一场物价上涨全市经济范围内经济现象,在我看来本质并不是像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需求带动型,并不是货币发多了所带来老百姓购买力迅速上涨,社会总需求远远超过生产能力,总生产超过总供给带来的通胀机制,不是这样的机制。这次通胀应该讲是生产成本上升所带来的成本推动型的通胀,也就是问题出在生产这一侧,而不是简单出在需求这一侧。
  如果各位认同我这个分析,应对这么一场价格上涨的新的形势该怎么办呢?全方位的去应对,应该主要把精力放在生产这一侧。比如通过一些减税的方式,通过一些财政的扩张的方式,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包括劳动用工成本的上升,包括国际原材料价格输入所带来的成本的上升,通过这些方式提高企业效率,增加供给,减低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场价格上涨的经济现象,短期内并不应该完全归咎于货币发行量过高所带来的后果,的确货币发行量这是事实,货币发行量过高的局部在短期内带来的炒作,比如主持人讲的大蒜问题,生姜问题,绿豆问题,这是短期的炒作。姚总说得很好,这种短期炒作是不可持续的,毕竟存生姜存多久呢?大蒜存多久?超不过一年,这种短期的现象不要把它升级为全社会货币发行量过高所带来传统意义的通货膨胀。
  所以这场通胀,这场价格过快上涨的现象,在我看来是非典型意义的按中国的历史判断来看,是非典型的通货膨胀,应该通过供给方,通过改革的方式,通过简化流通环节的成本,通过财政扩张,通过减税方式来加以化解,这些方面需要创新,需要改革。我呼吁我们的财政政策,财政体制,应该进行大规模改革,从中央地方的分税方式,到个人所得税必须要经过有一个全方位系统的改革,在我看来中国经济的几乎所有的问题,从房地产到物价,到消费不足,都是跟财政有关,到产业重组不利,都是跟财政体制有关的。
  比如说重组不利,那是因为地方政府大量的财政税收,跟本地企业财政上缴额是挂钩的,当然各个企业不愿意自己企业被并购走了,所以需要进行改革。结构调整需要我们推进,需要实事求是的采取改革的措施,去推进结构改革。第一句话应对全球的不确定性。

  以道德力量化解世界各国对中国的猜疑

  第二句话是什么呢?就是要以道德的力量来化解世界各国对我们的猜疑,现在经过了金融危机,全世界各国都知道中国的经济实力,这场金融危机可以说过早的把中国经济的实力显示在全球各国老百姓的面前了,把中国领导人,把中国企业家非常快的,甚至于在我们没有做好准备前提下推向了前台,各种各样国际会议,各种各样国际论坛,各种各样国际首脑会议,我们企业家,我们学者,我们政府领导必须参加,而且必须要做重点的发言。
  这个事情也带来了猜疑,很多人讲中国的崛起一定会带来全球秩序的重组,有人讲中国人甚至要报复过去150年所受西方人的气,这件事情怎么化解,最好的行动是化解,通过我们行动化解西方人的猜疑,这件事情跟企业的运作密切相关。我们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了两万五千亿美元,如果加上中投的钱恐怕是两万七千八千亿水平,这么多储备一定在未来五到十年之内通过各种方式交给企业家,由企业家出国投资。所以我呼吁我们的企业家,尤其是大型的企业家,像复星集团这样的出国投资的时候,一定要讲社会责任,什么是社会责任?出国投资的社会责任,就是要多用当地的工人,多去研究当地的法律和政治,符合当地的运行方式,符合当地的法律约束,通过这种方式,通过我们行动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经济崛起,中国发展不但不会带来全球秩序大混乱,不但不是对西方人的报复,也不是重新走西方人的殖民主义道路。而相反我们是给全球老百姓,尤其是非洲的穷哥们带来福音,这件事情,我反复呼吁,对于大型企业而言,最大的社会责任可能还不是在境内,在国内搞福利事业,这就需要眼光更高一点,更远一点,在国外经过我们运作,我们力量,我们行动去化解外界对我们的猜疑。
  第三件事情,如何应对不确定性的事件,如何应对不确定性,我想应该是坚定不移的,不遗余力的保底线,中国经济我们过去三十年,总的来说增长是比较平稳的,总的来说是相当顺利的。当然了中间克服了很多困难,包括94年的24.1%CPI消费物价指数上升,但总的来说,和英国、美国的经济的起飞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后路径相比,我们是相当平稳的,相当平稳的增长路径不代表未来增长路径我们发展路径仍然是平稳的。相反我们应该有忧患意识,要保底线,要防止重大的经济增长中的冲击和风险。

  重点关注粮食、石油和金融系统三大风险

  哪些是风险呢?在我看来三大风险我们必须要共同的关注,企业家们,政策制定者,学者必须共同关注。  
  第一件事情广义的粮食和食品的安全,其中包括我们价格在未来可能出现短期比较快的增长。为什么这么讲?中国经济的发展,自身不仅食品对对粮食提出了要求,工业品,我们日常用品离不开粮食。包括我们间接消费的牛奶,食品的肉都是粮食来的。中国粮食产量在全球产量比较高的,或者我们进口粮食量在世界贸易中间比重是比较高的。在这个形势下,如果中国的粮食生产短期内出现一点点的下降,不能保持七年八年的丰收,同时如果世界其他主要粮食生产国的生产出现共振性产出下降,很有可能代表全球粮食价格迅速上涨。
  其中一个辅助性的因素,美国人西方人的流动性的高度宽松,高度宽松的流动性,会炒作全世界粮食生产短期的不足,会使得粮食价格迅速上涨,这个对中国经济毫无疑问是一个重大风险,这个事情上需要我们全方位运作,包括增加储备,包括去境外获得长期粮食供给基地,包括控制国外的一些粮食的运输线,和粮食的收购渠道等等,这是第一件事情。
  第二底线性风险,就是石油,50%以上石油靠进口,而且我们进口和西方人相比更加集中,西方人有自己石油公司,有自己上游油田,我们比较薄弱,更多依赖于中东石油出口,这个问题上也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尤其是现在流动性过剩的大趋势,美国第一轮,第二轮出现量化宽松政策以后很有可能使石油价格回到07年130美元,150美元甚至我相信200美元一桶原油价格都不足为奇,流动性过剩,今天的黄金价格比07年涨了多少,07年应该是不到一千美元,到今天一千三,一千四,如果原油价格高速上涨,涨到两百美元以上,原油进出口市场很可能就消失了,西方的国家很可能就跟自己企业家讲,跟自己石油公司老板讲,你看你们的原油的成本不就是85美元一桶,凭什么卖到200美元一桶,请你按照长期合同给我们的炼油厂提供原油。这一部分原油如果经过长期合同供给到了西方炼油厂,剩下来被中国人所自由买卖的原油量就很少了,原油价格会进一步攀升,这件事情我想提醒各位一定要关注。一定要从现在开始全方位关注它,包括增加原油储备,包括在海外更加积极的运作,去寻找一些上游的资源。这是第二大系统性风险。
  第三大系统性风险,金融领域系统性风险。当前物价上涨我不认为是货币发多所直接带来的后果。的确货币量很高,的确这么多货币量带来短期内局部的价格的运作,投机,像大蒜,但是货币发多了这个事情,主要后果会体现未来五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之内我们面临着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货币政策应逐步回归常态

  为什么这么讲?今天货币存量已经世界第一,超过十万亿美元,已经接近200%,这也是世界纪录。尽管我们货币还不是国际货币,可是我们的货币存量其中包括现金加存款已经是世界第一,这么高的货币存量沉淀于我们银行体系,到目前为止为什么还没有闯祸,主要是百姓仍然坚信我们金融体系,银行体系是稳定的。所以并没有把大量的资金,现金拿出来去投资于各种投资市场,也没有拿来囤积食品,目前是稳定的。但是今天的稳定不等于说永远是稳定的,从现在开始,必须要保底线,怎么保底线,在适当的时候,应该逐步的渐进式跟老百姓充分沟通的基础之上,逐步逐步的使我们的宏观政策要转型,逐步回到常态。我不认为马上回来常态是现实的,我不认为马上回来常态采取收缩政策是最合理的,可能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慢慢回到常态。尤其不要让投资市场,资本市场参与者有误解,这是货币政策,要进行适当的调整,要回到稳健的、甚至于审慎的货币政策的轨道上来。
  第二件事情必须要继续扩大我们资本市场,像今年每个工作日,每个交易日有1.5到2个IPO,这么一个步伐,在我看来应该坚持,还应该坚持若干年,一定要扩大我们的资本市场,包括债券市场,一定要放开,包括国债券市场,地方债市场都要放开。通过这个方式吸纳过高的货币存量。
  第三件事,刚刚实际上已经谈到了,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在试点的前提下,逐步的让企业家,让老百姓获得我们的外汇储备,出国投资。要使得一方面我们的外汇储备官方外汇储备逐步的有所下降,同时通过官方储备下降方式,把老百姓存在中国银行体系里的钱逐步存量要下降,百姓和企业家把自己人民币存款逐步的换成美元、日元、欧元到境外投资,通过这个方式让我们高水平的堰塞湖水位逐步下降,这一定是渐进,可控过程,爆破性过程会带来系统金融性风险。
  总之,我们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今天上午特别关注搜狐网站,也看了其他网站,办得非常好。但是我非常抱歉的告诉大家,有一个消息你们没有放在首页,我们国务院前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黄华同志去世,反而纽约时报把这么一个消息放到了首页,为什么提这个事情呢?今天的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如果说黄华这一代老的外交家帮助我们中国打开了向世界的窗口的话,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站在一个逐步的要和西方人平起平坐的一个新的历史的阶段。98岁高龄的黄华老前辈可能在他当时去联合国代表中国开联合国大会的时候,可能没有想到今天,但是今天我们站到了这个历史的起点上。所以我们关心的事情,不仅是我们当前的物价问题,更应该关心一些世界性的格局的问题。我相信有我们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我们经验培养起来,历练起来的一代领导人,有改革开放成长起来我们企业家,有逐步起来的国际化的学术界,我们一起努力,把我们的事情做好,用我们出色的行动来应对这个不确定性的时代。谢谢各位!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李稻葵:警惕流动性从"桑拿浴"变"冷水澡" 2010-11-03
· 李稻葵:人民币汇率调整不能屈从于外部压力 2010-11-01
· 李稻葵:未看到人民币汇率巨幅波动前景 2010-09-16
· 李稻葵暗示中国或短期内加息 2010-09-13
· 李稻葵:目前加息时机合适 2010-09-13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黄祖斌:中国银行业的利差低于国际同业·[思想]财经洞察:“气荒”濒临 何以解忧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