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波欧债危机端倪再现
外媒称中国承诺投资欧洲债券
2010-11-09   作者:记者 肖莹莹 综合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与货币事务的委员奥利·雷恩8日开始对爱尔兰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按照预定方案,雷恩此行的重点是对爱尔兰政府上周公布的预算削减计划进行检查。
  但彭博社的文章认为,爱尔兰政府将利用这次机会竭力“游说”欧盟官员,使后者相信自己有能力恢复国家财政秩序,从而避免接受希腊式的救助方案。其背景是,近日爱尔兰国债收益率连创历史新高,市场对该国需要接受国际援助且欧债危机可能再度爆发的忧虑急剧上升。
  由于投资者担忧爱尔兰不能有效地管理其财政问题,爱尔兰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周四连续第8天走高至7.7%,再次刷新欧元创始以来的最高纪录;与德国同类国债收益率之间的利差更是扩大至520个基点的历史新高,已大大超过希腊今年4月向欧盟寻求救助前的水平。
  与此同时,葡萄牙、希腊、西班牙的借贷成本也纷纷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扬。市场因此担忧,不断飙升的借贷成本将令爱尔兰等国的债券违约风险持续增加,进而成为引发又一波欧债危机的导火索。
  面对借贷成本持续飙升的压力,4日晚间爱尔兰财长勒尼汉提前宣布了一份原定于月中公布的财政预算削减计划,试图以此安抚投资者。根据该计划,爱尔兰政府明年将增加60亿欧元的储蓄和税收,约占其GDP的3.6%;在接下来的3年内计划削减90亿欧元的支出,目标是在2014年前将预算赤字在GDP中的占比从目前的12%降至3%。事实上,如果把救助银行的成本也计算进去,爱尔兰今年的赤字将高达GDP的32%。勒尼汉还将在下月7日之前公布其2011年财政预算案。
  分析人士指出,上述预算削减计划能否让投资者相信爱尔兰政府有能力恢复国家财政秩序,将是决定其是否需要寻求国际援助的关键因素。据介绍,尽管爱尔兰目前尚拥有200亿欧元现金储备可保证其年内无需筹资,但这些储备仅能维持到2011年年中,届时如果爱尔兰不能成功地从国际市场筹资,它将不得不像希腊一样申请国际援助。然而,不管是爱尔兰还是葡萄牙政府都不愿像希腊那样寻求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财务支持,因为这些机构的严格规定将使本国的借债成本压力与日俱增。
  去年曾担任爱尔兰政府支出审查小组组长的前美联储经济学家卡姆·麦肯锡认为,如果爱尔兰政府的财政管理措施能令投资者信服,借贷成本能够下降,那么这个国家是否需要国际援助尚存变数。反之,那就是一触即发的事。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则比较乐观地认为,希腊、葡萄牙和爱尔兰很有可能会避免主权债务违约,因为三国皆有强劲的本地投资基础,即使是处于紧张时期,本地银行和养老基金等机构也会购买政府债券。
  在欧洲债务危机疑云再起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仍旧向葡萄牙等债台高筑国伸出了援手。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近日访问葡萄牙期间称,中方愿意采取切实措施,帮助葡萄牙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路透社的消息称,随团访问欧洲的中国副外长傅莹6日告诉路透社记者,中国仍致力于投资欧洲债券,且愿意向葡萄牙伸出援手,“我们的朋友有困难,我们当然会担心”。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上月也曾表示,将以积极姿态参与希腊新发行国债的认购。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希腊顺利发债 欧债危机缓解 2010-07-14
· 欧央行官员:欧债危机引发的金融市场风暴已过去 2010-07-12
· 欧债危机下半年走向分析 2010-07-09
· 德国或是欧债危机最大受益者 2010-06-30
· 尹中卿:抵御欧债危机需再完善汇率机制 2010-06-21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观点擂台:谁是“柴油荒”的祸首?·[思想]陈晓彬:货币战未必真打起来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