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门成为企业最大负担让谁蒙羞
2010-10-14   作者:耿海军  来源:经济参考报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一场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历时时间最长的为中小企业减负行动,从今年6月国务院成立减轻企业负担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开始,已进行了四个月。这次的大清查公布了中国企业17项最重负担排名,其中环保部门成负担最大来源。
  企业的环保负担真有那么重吗?我们只需从最近那场关于紫金矿业公司重大污染事件的处罚就可以看出,那种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所谓重罚,简直就是“挠痒痒”。不过明眼人会发现,国务院减负办明明说的是“环保部门”成企业最大负担来源,而并没有说“环保问题”。因为,环保部门固然与环保有关,但是,却并不必然其所有的行为都与环保有关。比如环保腐败问题就是如此。
  近几年,环保系统腐败案件多发,上升态势非常明显。据统计,2002年至2008年6月,22个省区市环保部门有487人被立案查处,且案件数和涉案人数逐年上升。例如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2007年,环保系统违纪违法案件比2006年增长88%,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人数比2006年增长216%。
  当权力被污染,环保执法就会“有气无力”。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企业即便公开排污,环保部门也睁只眼闭只眼;甚至某地污染已相当严重,一些村民被迫集体跪求治污时,一些环保部门还在敷衍塞责,拿不出更多实际处理措施。当然,在此过程中企业会付出各项公关成本,这自然会加剧企业的经营负担。
   除了腐败因素,环保领域的乱收费也加重了企业负担,如天价环评费。据广东某企业提供的一份《环境影响评价书》显示,监测费3 .5万元、大纲编写费1 .5万元、报告书编写费4 .5万元、专家评审费1 .5万元、评审会务费0 .6万元、税费1 .13万元,合计12 .73万元。然而,如此昂贵的环评不过是乱收费的噱 头 。 按 照 惯 例 , 环 科 院 将 拿 出30%左右的环评费,以“环评协作费”的名义返还给手握审批大权的环保局,以促使环评报告顺利通过。剩余的70%也有很大一部分作为提成,分配给项目的牵头人,而真正的环评成本则微乎其微。
  可悲的是,环评不仅贵,而且几乎无用。据媒体报道,环评虽号称是阻挡污染企业的第一道关口,但每年中国出的环评报告书数量,几乎超过了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历年环评报告书的总和;再加上超过99%以上的通过率以及缺乏公开、透明以及独立监督、事后惩罚的评价体制,使得这一制度在很大程度流于形式。于是数量庞大的污染企业,在环评审批的“掩护”下,不该上马的,上马了,应该建在郊区的,结果建在了居民区或商业区。
  环保部门成为企业的最大负担,应该让所有环保工作者和决策者蒙羞。笔者想,假如“环保问题”能取代“环保部门”成为企业的最大负担,那么,企业就会被迫积极治污,我们的环境污染也许就不会像现在这般糟糕吧。

【字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绿色信贷:环保部门和银行共担其责 2008-02-14
· 我国基层环保部门执法面临窘境 2007-09-18
· 环保部门为何总放马后炮? 2007-03-29
· 美国富豪领跑环保投资 2010-08-31
· 私人飞机的环保牌 2010-08-30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樊纲:调节供需防范资产泡沫·[思想频道]诺奖“搜索理论”给奥巴马开药方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