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2010-10-14   作者:  来源:经济参考报
 

    航亿苇

  这样的推论让人不寒而栗。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当年的希特勒干过,波尔布特干过,阿明干过,这些专制统治者共同的话语,都是为人民谋幸福。

  王利平

  试问,如果一个又一个强拆后的中国城市,耸立起了一座又一座高楼大厦,而最终倒下的是中国的“法治大厦”,中国的希望何在?不知这位官员心里有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这里,我要向天下所有在实施强拆的政府工作人员说,不对人权予以尊重和保障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是最终要失败的发展。

  纪许光

  时下,有一个很形象的名词似乎比较适合这位官爷及其所代表的群体———“拆国贼”。他们正在打着政府的幌子,以他们自认的“正义”的名义,一点一点地蚕食着国民的信任底线。

  五岳散人

  细想宜黄官员所说“强拆拆出一个新中国”的逻辑,也并非没有道理,但这个道理是秦始皇的道理,他们所留下的大工程确实在长远发挥了效力,只是其国其人如何?二世而亡不说,给当代的百姓留下多少痛楚?这样求所谓的长远发展,是亡当代之国的逻辑。

  無事也生非

  在佩服其文笔与冷静的同时,一股寒意从后背直上脑门:原来在我们众多的官员眼里,为了发展,为了G D P,牺牲民众利益,是这样的理所当然合情合理,多么可怕的理性和冷静。

  郭全中

  宜黄官员的“强拆新中国论”的逻辑是典型的官场逻辑,强拆能带来土地,土地能带来好处和G D P,G D P能带来政绩和发展,政绩能带来更高的官位,说到底,强拆只能带来政府信用的大幅度下降!

  熊培云

  许多官员总是焦虑于“何时赶上西方发达国家”,却从不为自己世界倒数第一的执政理念焦虑。作为纳税人,我最关心的不是中国多几栋大楼,多几条马路,而是是否适合人类居住。

  财新网友

  此人谬论,可以用重复博弈的理论模型轻松驳倒。即使一次强拆的社会收益远远高过个人损失,也不能以社会收益最大化为名来强拆。

  polo

  中国需要现代化,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可避免,如何找出一条政府和被拆迁户都能认同的模式,需要媒体更深入的报道,让政府和将来的被拆迁户都能得以借鉴、总结、反思,避免下一个惨剧。

【字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易鹏-10月12日1715-新浪微博 2010-10-12
· 陈宝存-10月11日0658-新浪微博 2010-10-11
· 易鹏-10月10日2125-新浪微博 2010-10-10
· 微博 2010-09-29
· 陈宝存-9月26日0952-新浪微博 2010-09-26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樊纲:调节供需防范资产泡沫·[思想频道]诺奖“搜索理论”给奥巴马开药方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