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把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压到最低
2010-10-12   作者:陈志武  来源:经济参考报
 

    纽约今天作为世界金融中心,区别于当初伦敦金融中心最大的地方,就在于其在股权交易方面有了全新、更深、更广的发展。所以整个20世纪,在股权交易方面纽约作为新的世界中心,是伦敦、阿姆斯特丹或者中国香港这些其他的金融中心所不可替代的。
  美国过去200多年的金融发展史,早期从1790年到1850年的金融发展主要是靠政府公债和企业的债券市场,从1850年到1890年左右,资本市场开始从侧重债券市场转向侧重股权市场发展,对于当时美国产业结构的转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929年发生股灾之后,美国进入大萧条,使美国以及欧洲人们对股票投资几乎丧失了兴趣,几十年里资本市场进入了停滞状态。真正激活美国市场以及被激活的资本市场反过来带动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是在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在1982年之后,硅谷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支持,出现了新一轮的互联网产业的换代升级。
  我们或许只想要金融市场带来的好的东西,发展资本市场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可是很遗憾,金融市场是一个套餐,不能只带来好处而不带来金融危机和资产泡沫破裂所形成的伤害。
  我之所以把这好的和不好的两方面形容成是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提供的一整套的套餐,就是因为金融市场所交易的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桌子、椅子、汽车,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金融契约,很多时候连一张纸都没有。
  正因为资本市场交易的这种基本特点,为资产定价、为证券定价而提供了很多的想象空间,确确实实也为某一些人去造假、去欺诈,提供了很多的想象空间。或者是正因为这个想象的空间太大了,所以很容易在资本市场的运作过程中犯错误,有的资产的价格、股票的价格被抬得太高炒得太厉害,有的被压得太低,会带来一些泡沫,会造成金融危机。
  但是在我看来,不能够因为这些金融危机、这些资产泡沫,就把金融市场、资产市场发展的空间尽可能地压缩到对社会没有影响的地步。因为更重要的是,必须要调整整个资本市场的信息环境。我过去的研究也表明,自由开放的新闻媒体对于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是非常关键的,非常基础性的。
  另一方面就是必须要有非常靠得住的保护契约权益、财产权的法制架构。契约权益、财产权保护架构和信息环境架构,包括独立的新闻媒体,对于这两个方面的追踪应该说是可以帮助我们把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尽可能地压到最低,然后把资本市场出现欺诈的程度和所产生的那些我们不想要的害处甚至于公害尽可能压缩到比较小的程度。

【字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金融危机中的中国金融政策》 2010-10-09
· 刘洪:我所亲历的金融危机 2010-09-27
· 对金融危机的反思刚刚开始 2010-09-26
· 金融危机逼家电企业经营异化 2010-09-21
· 我国服务业经济效益恢复至金融危机前水平 2010-09-09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央行盯的或许不是CPI·[思想频道]地产已成投资业“鸦片”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