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进入攻坚期
“十二五”改革系列谈(一)
2010-10-08   作者:张健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2日会议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会议强调,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不难看出,改革在“十二五”架构中占有重要位置。但也无须讳言,中国的改革进入了较为艰难的攻坚阶段。在一定意义上说,举世瞩目的发展速度让人们忽视了改革的必要性,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从容应对让人们淡忘了改革的紧迫性。笔者以为,中国经济出现的深层次问题其实都与改革不到位有关,包括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等重要问题的难以顺利推进,包括社会矛盾的尖锐和复杂化,都对下一步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可以说,新形势下的发展更需要改革。
  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大致包括:健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以及创新公共服务体制等方面。在有些人看来,改革问题容易被“轻视”,主要是改革不像发展速度那样容易出现“政绩”,不像财政收入增加那样为地方得实惠,在考核上不像GDP那样容易量化。不但如此,改革需要承担风险,需要牺牲一些发展速度和地方利益,甚至要准备应对可能的社会问题。加上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市场主体之间利益格局的重大变化,许多关键性改革涉及的利益关系十分复杂,“牵一发动全身”,改革的阻力和难度远非三十年前、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相比。因而,如何让改革具有“吸引力”,特别是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是搞好改革的关键。
  首先,要理清发展中存在的主要体制问题,下大力气寻找可行的改革路径。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要求相比,我们的改革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市场中垄断多数并没有打破,有些领域甚至有强化的趋势;不少产业准入门槛过高,市场环境和交易成本都不令人满意;竞争条件、创业环境和发达市场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市场主体中,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作用和关系,依然不明朗,改制走向不清;行政力量过强、政府配置资源的能量过大,在不少地方和产业表现突出,等等。要逐步理清急需解决的体制问题,力争下一个五年规划将有所突破。
  其次,要把改革目标具体化,不能只讲模棱两可的原则性。要像把发展速度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那样,把改革具体目标提出。内容和措施越清晰越好,操作上越简单易行越好,切忌贪大求全,切忌口号连篇却没有可供执行的“路线图”。在一定时期内,要突出重点,加快推进,而不要四面出击,分散注意力。
  其三,改革要有整体性、联动性、互动性的战略思考,要有前瞻性的配套措施,要有综合考虑改革、发展、稳定的“一揽子”规划。在中国,改革事业决不能孤军奋战,更不能“唯我独尊”,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具体国情,充分考虑中国目前的发展水平和存在困难,充分考虑国际环境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提出可行、易行的方案。

【字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楼市博弈加剧 调控进入"攻坚战" 2010-08-24
· 彩电产业链抱团攻坚数字电视 2010-08-17
· 彩电产业链“抱团”攻坚数字电视 2010-08-17
· 国民收入倍增必须攻坚 2010-07-26
· 中国石油管道局打响“百日攻坚”战 2010-06-28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央行盯的或许不是CPI·[思想频道]地产已成投资业“鸦片”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