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非现场购物渐成消费纠纷重灾区
2010-09-14   作者:记者 梁书斌/哈尔滨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网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哈尔滨市工商局了解到,目前非现场购物行业所呈现出的种种不良经营业态和存在的问题,已逐渐成为消费领域产生消费纠纷的重灾区。
    来自哈尔滨市工商局的数据显示,近两个月以来,消费者通过网络、电视、电话等非现场方式选购商品的消费咨询、投诉、申诉已达到410件,同比增长37%,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商品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虚假宣传、实际性能与实物不符、售后责任难追溯、难认定等方面。
    哈尔滨市的消费者魏先生通过一家电视台购物栏目购买了一盒价值为1088元的电子香烟,使用过程中发现吸后不冒烟,经相关检测部门认定为假冒商品,魏先生按照商家所提供的客服电话沟通协商退货事宜,但对方电话始终打不通。魏先生无可奈何地说:“电视购物质量没保证,风险大,希望广大消费者以我为鉴,谨慎购物,严防上当受骗啊!”
    南岗区下岗职工马女士在亲属朋友的帮助下开办了一家仓买店。7月中旬,仓买店来了三个学生模样的推销员推销财会软件,马女士刚好新添置了一台电脑,用于仓买店账目管理,因此马女士没有犹豫花了1000多元购买这套软件,一个月后,当王女士请人安装软件时,发现根本无法登录,马女士这才知道上当受骗了。
    哈尔滨市工商局提示广大消费者,由于非现场购物存在销售环节多、商品质量难保证、售后责任难追溯等风险,因此建议广大消费者尽可能采取现场选购商品的方式来选购商品。如需采取非现场方式购物应谨慎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务必要索取购物凭证或保存好交易协议(包括电子凭证);二是选购时可通过不同网站或多种途径了解所需商品性能、价格等再做决定购买;三是收货时要做到当场仔细验货,发现问题现场及时解决。四是由于电视购物的实际经销商大多数是外地公司,因此收货时要留意查看票据的公章,根据自己所需再决定是否付款;五是如果已经购买了商品并发生纠纷,应按照属地管辖原则向票据盖章单位所在的有关行政部门进行申(投)诉、举报。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哈尔滨:"东方小巴黎"演绎现代大都市愿景 2010-09-08
· 哈尔滨:“制造”变“智造” 2010-09-08
· 马迭尔:见证哈尔滨百年发展史 2010-09-08
· 前五个月哈尔滨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 2010-06-30
· 哈尔滨逐步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 2010-06-30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左晓蕾:信贷此时放松调控将前功尽弃·[思想频道]谢和平:发展和掌握低碳核心技术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